【中庸】7.中和的至高智慧

【中庸】7.中和的至高智慧

00:00
10:47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惠然Zss

    【笔记】 1⃣️《中庸》的三大主纲:隐微的至深工夫、中和的至高智慧、至诚的至善道德。 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是一种稳定浑然一体的状态,不仅仅是情绪隐藏而不发,而是在未发前内心致良知本质状态,谓之中。) 比如:不迁怒、不贰过等反求诸己的良知。 3⃣️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表达出来合理符合规范,谓之和) 4⃣️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5⃣️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风一居士 回复 @惠然Zss: 记录准确,条理清晰。

  • 惠然Zss

    【总结】 1⃣️《中庸》上升到的个人情感情绪,就是说如果我们都做到中和,我们就是一个温和的完美的人,每个人都能做到,那这个社会就很完美了。这也是儒家思想的逻辑。 2⃣️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各归其位,万物各得其所,生生不息,这就是所说的最大的“道”和“德”啦! 3⃣️做到“中和”虽然很难,但是可贵,我们依然要努力去做,这就是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4⃣️做到中和,唯有至诚。

    风一居士 回复 @惠然Zss: 记录得有条有理,思路清晰,非常优秀。

  • 风中的云在飞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情绪隐而未发,是内在虚静、淡然、时中的状态,是向内的功夫;“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当情绪要表现和流动出来时,是以符合自然常理、社会法度、人与人相处规范的状态呈现的,是向外的功夫。当“中和”达到一定境界时,就能使个人生命与天地生命相感应、天人合一,使“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怪不得“中和”是至高的智慧!👍👍👍

    风一居士 回复 @风中的云在飞: 越品越深,越体会越难,“中和”二字,看似简单,时时处处事事做到,实属不易,至高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