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卷上 徐爱录 3 至善是心之本体

传习录 卷上 徐爱录 3 至善是心之本体

00:00
09:05

3、至善是心之本体


原典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翻译


徐爱问:“《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朱熹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定理,这好像和您的学说相抵触。”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这里讲一下义外这个词,语出《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反对告子义在心外的观点,认为仁和义都在人心之中,只是后天被遮蔽了。王阳明认为“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跟告子“义在心外”的观点本质上是一样的。 


了解了义外的出处和含义,我们来看王阳明是怎么回答徐爱的。


先生说:“从外在的事事物物上去寻求至善,这是告子以义向外求的办法了。至善是心的内在、本来状态,是其达到至精至一最高境界的体现,同时又显现于万事万物中,不脱离具体事物。像朱熹在《大学章句》中所注释的穷尽天理,而心中没有丝毫私欲,这是对的。”


解读


《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谓修身七境——知止定静安虑得(心性运行的过程)就是这七个字。


这个地方是朱熹和阳明先生思想尖锐对立的地方,朱熹认为“理”应当在事事物物上求,阳明先生认为“理”不外乎人心。徐爱的疑问,朱子说外求,先生说内求,到底怎么个求法呀?一头浆糊呀。


这个“理”怎么理解呢﹖这里的“理”就是天理的意思,天理就是“真理、原理、规律”等在意识体的投射,在没投射之前的存在就是老祖宗讲的“道”,上天生成万物,万物就应该有各自的规则和特征。比如天理落在某条狗身上,这条狗的大脑活动、意识冲动、行为表现都必须符合狗的规则和特征。如果某一天,你看到一只金毛居然在爬树,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狗要成精吧?言外之意,这个物种虽然生理结构是狗,但已经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狗了。天理落在人心本体上,就是良知,良知充盈流动起来,驱动生理结构上的人成为一个符合天道意义的人。良知涵盖伦理方面却又非“伦理”局限,还有更广阔的外延,这在后面会讲到。




讲这一部分,要讲一下“至善”,“至善”是心体充盈满良知,无一丝一毫人欲之私,天理完全落在心之本体上的状态。人心对事理的反映与本然如此的自然之理重合为一时,心之所止的点就是“至善”,“至善”的善不能误认为是流于道德判断上的“善与恶”的“善”,“至善”指心与天理相吻合的点。用古话说,就是“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的状态。


但这个“至善”是心里活动,你不是别人肚子里的孙悟空,是不可能知道别人到底在想什么的,所以我们没办法评价别人是不是“至善”,别人也同样没办法评价我们是不是“至善”。这个评价只能是自己对自己,自己心里都有杆秤,按孟子的说法,“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个是非之心,就是善恶的分界线。


从修心性的角度,向外求是一件南辕北辙的事情了。关于“义外”,孟子和告子之间有一个公案,讲的是孟子批判告子之学讲的东西都是有问题的,像仁义礼智信这些东西是源于于我们内心的,是不能向外求,向外求就相当于用行为来推断一个人这种动机,这很显然是有问题的。


同样一件事情,比如说我扶一个老人家过马路,我在路上走的时候,看到有个老人家准备过马路,年纪大了,眼神不好,腿脚也不是很好,我有恻隐之心,我想我应该帮老人家一下,这是发自内心的,这就是良知呀。我也没想求什么额外的好处,就是觉得应该做,就走过去,扶着老人家过了马路。这件事情是基于我内心的良知。




如果我同样看见一个老人家过马路,恰好旁边有认识我的人,或者干脆我的领导在那边,我马上心里想,我要在熟人或者领导面前表现一下,我赶紧过去扶这个老人家过了马路了。


从行为上说,我扶老人家过马路的行为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但从动机上说,我前一个动机是发自内心的,是没有私心的;后一种是完全出于这种私心的。发心动念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谓“义外”就是通过扶老人家过马路这件事情了,来逆推我的动机是什么样的。那您说。从你的角度,看到这个行为,你能说出来我的动机肯定是发自良善的,还是有私心的吗?


先生接着说,“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心之本体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常讲的赤子之心,赤子就是小孩刚生出来,身上红彤彤那种状态,这时候小孩的心里边是没有贪嗔好恶的攀附,是一种非常纯净的这种状态,没有一丝一毫的人欲之私。


前面我们讲过心性和思维是不同的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思维是逻辑合理性的部分,内心是修心性的部分。心性是会受情绪干扰影响的,我们之前讲过关于失眠的例子,按照思维来说,我们应该晚上9点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精神抖擞;事实上是躺在床上,心在不停的闹腾,翻来覆去睡不着。行为是由内心决定的,而不是思维来决定的,或者说思维会影响内心,但最后临门一脚是由内心决定的。阳明心学修的是心性。




《大学》的“明德”,就是说心之本体中充盈满作为人这个物种,上天给的德行,也就是天理。明明德是洞悉天道,心体无贪嗔好恶攀附,心如明镜的状态。达到这个状态,处理人情事变,看世间万物,自然游刃有余。


把攀附在心体上的种种遮蔽拿开,才能明心见性,明心见性见到的性,就是本性具有的德行,也就是明德。说到明心,必然要讲观照,明心就是观照清楚自己的内心。比如说你今天很有情绪,不要从外部找原因,向内反观自己的内心,感觉情绪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发怒?为什么会悲伤?为什么会心生怨气?为什么会高兴?等等。找到这种情绪的源头,通过不断的观照,养成习惯,一旦我们情绪有波动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产生这种情绪的源头。观照久了,就能看清楚内心了。一旦情绪有涌动的苗头,我们马上就知道了。这就是明心,明心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只要不断观照就能达到,但“见性”是非常难的一件事,需要在喜怒哀乐七情的汹涌中,找到未发之前的本来面目,并能在这种汹涌中找出一条安然能走的路。


你没修心性之前,碰到某个事情,马上就怒发冲冠了,最后情绪主导了你的行为,事情过去了,回头自己想的时候,会忍不住反问: “这个事情是我干的吗?”。你到明心见性的水平,刚有这一涌动,心弹出个巨大的警醒,情绪涌动中,你的心会找到一条路,让心态保持在“勿忘勿助”的状态。这就是中和之道。




朱熹说:“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这句是对的,当我们心里存的全是天理的时候,心体里自然而然就没有人欲之私了。一般人心里经常是人欲之私干扰,天理是没有办法充沛起来的。如同气球上有个破洞,无论怎么充气,都没办法吹的饱满起来。


这里有三个点要说一下:


1、修心性是不是要修到六根清净,七情皆无?这显然是不对的,如果这种状态算是得道的话,石头早就得道了,岂不荒谬?


2、任何事情都把七情六欲放在一边,能做到完全理性的处理人情事变,算不算得道?这显然也不算,人如果一点感性都没有了,就是无情了,也就是脱离人性了。连人都不算了,还谈什么得道﹖所谓纯粹理性就是精于算计,任何事情都以广义的利益为标准。计算机是可以完全做到的。说计算机已经得道,岂不荒谬?


3、圣人有没有犯错的时候?有没有发怒的时候?显然是有的,孔子°说颜回不迁怒不贰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说颜回也有犯错的时候,只是不会重复犯错;也有发怒的时候,只是不会迁怒于别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添泽文化

    我们知道《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明德”、“亲民”、“至善”是《大学》“三纲领”。 “明德”,就是把人天生的固有善性发挥出来。所谓“明德”就是善性。由于《大学》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思孟学派认为人性善,因此,他们主张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发扬人固有的善性。 “亲民”,就是推己及人,使人去其旧染之污,重做新人,兼有教养的意思。儒家向来主张修己是为了安百姓的, 因此大学教育的第二个目的就是“亲民”。

    程序猿很忙 回复 @添泽文化: 解释的浅显易懂

  • 添泽文化

    ”知止首要在立志,去除内心杂念,明晰应该达到的修养境界。“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纵观古今名士,无不以立志为先,抱负远大且意志坚强。”知止者,止于至善,至善之境的修为在于建设内心。惟有向自己的内心探索,把心灵品质的提升作为人生追求,“志于道德”,而非“志于功名和富贵”,才能拥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定。

  • 添泽文化

    这里重点不在知止而后有定,而是至善是心之本体,探寻至善之路的不同方法

  • 添泽文化

    曾国藩年轻时喜热闹、重私欲,理学名师唐鉴告诫他:“检摄于外,只有‘整齐严肃’四字;持守于内,只有‘主一无适’四字。”曾国藩由此把自己的号改为“涤生”,平日“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曾国藩还为自己订立了修身十二条功课,其中最主要的有五个字,即“诚、敬、静、谨、恒”。“择善而固执之”成为他终生秉持的修身信念,成就了他的修养水平。

    程序猿很忙 回复 @添泽文化: “择善固持之”作为修身理念,如果真是这样,那真是好大的讽刺了!曾国藩被骂为曾剃头,盖因他杀了那么多太平军,那他的善体现在在哪呢?明明行的是以杀证道啊!

  • 添泽文化

    “至善”,就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大学》的“三纲领”是从“明明德”到“亲民”到“至善”这样一个由低级到高级, 由个体到群体到社会的层层递进的完整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达到德政礼教目的的施教主张。

  • 添泽文化

    知止而后有定以后会细说,评论从下往上看

  • 添泽文化

    知止而行,知足而常乐。“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奔忙中不知止,便会不知足。人生不幸福的根源,多在于不知足。“贪得宇宙隘”,自然没有“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的智慧,内心也便不会安定。“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身处陋室,生活清贫,不但不觉得苦,反而乐在其中。颜回这种注重志气、追求真理并以之为乐的精神,与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实为同一旨趣,成为千古传颂的修身佳话。

  • 听友233445565

    理,向内求和融汇聚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