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无心、灭尽定02八地以上真自在

461无心、灭尽定02八地以上真自在

00:00
12:20

461“要断三界见所断惑。方起此定。异生不能伏灭有顶心心所故。”所以灭尽定啊,要断除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见”道了以后,断除了一切见思惑,就是你的贪、嗔、痴、慢、疑都断了。还不止断欲界的,我们普通说,你修行打坐,欲界的饮食男女、功名富贵、生意发财、做官总而言之一切等等,父母儿女,没有一样断得了的。偶然在这里有几秒钟的清净,身上的神经跳动了,哎呦!气脉通了!不得了了!通了怎么样?通了也不能做电线杆用,也不能把你当电缆用,你比电缆公司的电缆还不值钱。这个有什么用啊,这不是定啊,你心没有定。所以啊,灭尽定是要断除了三界里头,一层一层都有障碍,一层一层都有贪、嗔、痴、慢、疑哦。所以,人也是一层一层的,每个层次,每个社会阶段不同,他的贪欲不同哦。譬如我们经常讲,以前,我们乡下地方的乡下人,穷的不得了啊,海边人都吃红薯干,红薯晒干了,每天吃饭就是这个东西,放几颗米啊,煮一点稀饭,红薯干已经不得了了,天天吃一点那个臭豆腐,很难得,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吃到一次好的豆腐。所以他发了狠,说“我如果发了财啊,每一餐要吃豆腐!”你看他的贪欲就是那么大,对不对?他每一个阶层的人不同,享受惯了的人,他贪图更高的享受。同样道理,你的修养高了,贪、嗔、痴、慢、疑的欲望不同了,不能说你没有。所以,要好好自己反省检查,这都做不到,学佛、学禅、修定,不是自欺欺人嘛。所以,这个灭尽定要断三界欲界的、色界的、无色界的“见所断惑”。 见道以后,一见顿见。所以,譬如说禅宗讲见道,灵云祖师见桃花而悟道叫顿悟。怎么样叫顿悟呢?三界惑要断除才能够顿悟。所以后人的诗,讲灵云禅师见桃花而悟道,“灵云一见不再见,红白枝枝不着华。”要一见不再见,就顿断了。所以,要把三界“见所断惑”了,“方起此定”,才叫做灭尽定,才能生起灭尽定的境界,他的见思惑的烦恼习气,才能永不起来。 “要断三界见所断惑。方起此定”,才有可能生起灭尽定。 “异生”,“异”就是不同了,其他不同的一切众生,乃至于说初禅、二禅、三禅境界的人,“不能伏灭有顶心心所”,有顶天是色界天以上的境界,这个心理状况他停不了,免除不了,所以他不能得到灭尽定。 “此定微妙要证二空。随应后得所引发故。”灭尽定那是高的很哦!大阿罗汉境界。我们修行,尤其是出家修行,就想证得灭尽定,到达此定“微妙”得很,“要证二空”,人空、法空。你不要说“人空”,你坐在这个禅堂里,连两个腿、身体都空不了嘛,心境扰动、生理扰动,什么哪里痛、哪里胀你都空不了,你还什么空呢? 所以,“要证”得“二空”,人空、法空,才能够“引发”灭尽定。人空、法空,你理到了还不行,那个境界还要到,亲自到了人空境界。我们现在,譬如说修行打坐,不要说人空,身空都做不到,你身空了以后嘛,慢慢再谈人空嘛。在那里连四大身体都空不掉,这个感受就压迫得你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不要吹了。但是,到达灭尽定1836的二空境界,就算成佛吗?还没有,接近涅槃,是有余依涅槃,这个道理很深了。现在,上一段交代完了。 “有义。”另一派大师讲。“下八地修所断惑中。要全断欲。余伏或断。然后方能初起此定。”以大乘的境界,见道以后修道,过了八地菩萨的境界,“修所断惑”,你就是悟了,见道了,见到空性,还要修呢;不修,你那个空性有时候掉了的,空不了。你们大家修行都有点经验了,“哎呀,那一天真好!”好了以后,正是“灵云一见不再见了,红白枝枝‘没法’花”了,那真是没有花了,那还有什么用呢?!你说,我有一次修到一个很好的境界,现在呢?现在“没法度”了!那叫“没法度”定,也是定,那有什么用啊?所以见道以后还要修道。所以这个灭尽定无欲了,是“下八地”,八地以下“修所断惑中”,要完全断除了欲界的见思惑,欲界的贪嗔痴慢疑等等。断除了欲界的见思惑,譬如说,我欲界里没有欲了,男女之欲、饮食之欲、钱财功名富贵之欲,大小欲都没有了,都断除了。那个山上好啊,白云万里,满目青山啊,纤尘不染,那正是净土的境界啊,好的很,对啊,我们修行人就是要这个清净啊,色界欲!这就是色界的欲。  所以,你断除了欲界欲,“余伏”,色界的欲同无色界的欲还在,石头压草一样,被定的境界压在那里;或者断了,其它的“余伏”。“然后”,古文了,白话文就是“那么”,“方能初起此定”,才或者能够刚刚生起灭尽定。 此定“欲界惑种。二性繁杂障定强故。”总而言之,灭尽定这个境界,生在欲界中的众生很难得到。为什么?欲界里本来欲望多嘛,欲念多嘛,欲界里的“惑种”,见思惑烦恼,起心动念的身心烦恼太多了。“二性繁杂”,恶性、不善、有覆、有障碍的事情太多了。在这个欲界里头,善念比较少,恶念容易造。所以,在这个欲界里头,染缘易就,道业难成。因此,它(有)两个性质,恶性同有覆,有盖覆的,到处是障碍,盖覆就是障碍。“障定强故”,所以,在欲界里修定啊,不要说灭尽定,普通你得定都很难,就是恶性强大,烦恼太多,烦恼心障碍定力。 所以灭尽定,“唯说不还。三乘无学及诸菩萨得此定故。彼随所应生上八地。皆得后起。”所以,不管小乘大乘,四禅八定……四禅八定还是因哦,修到了不还果、阿那含果,就是此生这个肉体受报身是“我身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再见,就是长揖世间。 那么古人到此,所谓自己引发了本身的四大三昧真火,不是靠送到殡仪馆去烧,本身自己,就是意所成,意生的,意念一动,引发本身的四大三昧真火,化一阵光就没有了。比殡仪馆的电火烧还快,“哗”一声,亮一下,没有了。那么,也永远再不来此地了,这个旅馆他不会来玩了,不会来观光了,得不还果。所以,灭尽定这个境界,欲界里头不是绝对不(能)到,看你的心力坚强不坚强。他说欲界里障碍太多,只有“不还”果。 总而言之,“三乘”道里,不管你走小乘、声闻、缘觉、大乘菩萨,三乘道里头的,功力都到达了不还果的阿那含的果位功力,有四禅八定,乃至一般的大菩萨,大乘菩萨境界,他随时可以得此定,此所以步伐要大一点。但是,我也受了菩萨戒,菩萨不容易啊,“及诸菩萨得此定故”。“彼随所应”,因为他心念相应,“生上八地”,尤其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皆得后起”,随时到这个境界,随时要到灭尽就灭尽了。而且尤其是大乘菩萨,随时可以入灭尽定。可是他要再来就再来,所以叫自在。这是另一个道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09654358

    世出世间无惧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