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

1.7 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

00:00
18:49

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

周扬

“如今唱歌用箩装,千箩万箩堆满仓,

别看都是口头语,搬到田里变米粮。

种田要用好锄头,唱歌要用好歌手,

如今歌手人人是,唱得长江水倒流。”

上面是安徽省新出版的“大跃进民歌”第一集的卷头诗,它本身就是一首好民歌。人民群众对自己旺盛的诗歌创作作了一个充满自信而又正确的评价。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大跃进,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民歌,真有“千箩万箩”之多。解放了的人民在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斗争中所显示出来的革命干劲,必然要在意识形态上,在他们口头的或文字的创作上表现出来。不表现是不可能的。大跃进民歌反映了劳动群众不断高涨的革命干劲和生产热情,反过来又大大地鼓舞了这种干劲和热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新民歌成了工人、农民在车间或田头的政治鼓动诗,它们是生产斗争的武器,又是劳动群众自我创作、自我欣赏的艺术品。社会主义的精神浸透在这些民歌中。这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的民歌;它开拓了民歌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开拓了我国诗歌的新道路。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民歌。三十多年前,他在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时候,就作了搜集民歌的尝试。“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我们才开始注重民间文学艺术的搜集整理工作,在这一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工作仍然做得十分不够。最近,由于毛泽东同志的倡导,全国各地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搜集民歌的运动。这是我国目前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件令人兴奋的大事。

我们古代就有采诗的制度。但那时所采的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代的国风,那时的人民是在奴隶主、封建主的压迫和剥削之下从事劳动和创造,过着十分痛苦的生活。我们今天的民歌则是代表社会主义时代的新国风,表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新生活、新思想、新道德和新风俗。劳动人民已成为国家的主人,他们的劳动和创造受到国家和全体人民的尊重。因此我们今天采风工作的规模和意义就决不是过去任何时代所能比拟于万一的了。

我国本是一个民间文学艺术蕴藏极为丰富的国家,现在群众文艺创作又如此地蓬勃发展,真是大家会说唱,到处有歌声,我们的国家简直要成为一个诗国。新民歌中有不少具有高度思想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一面鼓励群众的新创作,一面大规模地有计划地搜集、整理和出版全国各地方、各民族的新旧民歌,这对于我们现在文学的进一步民族化、群众化,将发生决定的影响,它将开一代的诗风,使我国诗歌的面貌根本改变。

“五四”以来的新诗打碎了旧诗格律的镣铐,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产生了不少优秀的革命诗人,郭沫若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新诗有很大成绩,为了同群众接近,革命诗人作了很多的努力。但是新诗也有很大缺点,最根本的缺点就是还没有和劳动群众很好地结合。群众感覚许多新诗并没有真实地反映他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在这些诗中感觉不出劳动群众自己的声音笑貌,更不要说表现劳动群众的风格和气魄了。群众不满意的诗读起来不上口,特别不满意那些故意雕琢、晦涩难懂、读起来头痛的诗句,总之,群众厌恶洋八股。有些诗人却偏偏醉心于模仿西洋诗的格调,而不去正确地继承民族传统,发挥新的创造,这就成为新诗脱离劳动群众的重要原因。

诗人只有向群众学习,向民歌,特别是向新民歌学习,才能为我们的诗歌打开一个新局面。

和旧民歌迥然不同,新民歌不再是劳动人民被剥削的痛苦生活的反映,也不再是小生产者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心理和习惯的反映。

新民歌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劳动人民在国家生活中取得了主人公的地位,有了自豪的感觉。工农群众一经挣脱了阶级剥削的锁链,在政治上和思想上获得解放,他们就敢于起来摔掉压在他们头脑上的一切旧东西,抬起头来蔑视一切因袭势力,不再迷信鬼和神,相信自己有力量克服任何困难,他们不再在盲目的自然力面前屈居奴隶的地位,而要作自然界的主人,向自然发号施令了。在不少的新民歌里,就突出地表现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改造世界、征服自然的雄伟决心。人们带着尊敬和怀念想起了治水的大禹和移山的愚公,想起了历史和传说中的许多英雄人物。但是歌唱者并没有在古代的英雄面前拜倒。“社员个个赛古人”,就是他们的豪迈的结论。

请看他们在治水斗争中的气概:

“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

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

喝令三山五岭开道:我来了。”

这个“我”,自然不是“小我”,而是“大我”,是集体农民的总称,所以才有那样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另一首表现同样气概的诗里,就正确地道出了这种力量的来源:

“干劲真是大,碰天天要破,踩地地要塌,

海洋能驯服,大山能搬家,

天塌社员补,地裂社员纳,

党的好领导,集体力量大。”

在其他以水利为题材的民歌中,有不少类似的描写。一首描写农民一蹶头挖到了水晶殿,龙王见了直打颤,连忙作揖许愿:“缴水,缴水,我照办。”另一首描写地上的水库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以致山神出来都迷了路,惊讶道:“哪来这多的大江河?”

一首民歌表示了向太阳的挑战:

“太阳太阳我问你,敢不敢来比一比?

我们出工老半天,你睡懒觉迟迟起;

我们摸黑才回来,你早收工进地里。

太阳太阳我问你,敢不敢来比一比?”

新民歌充满了这类大胆的幻想,火一般的热情和轻松愉快的幽默。作者们的想象力像脱缰之马一样地自由驰骋。他们神往于更加美好的未来生活。他们根据自己的革命经验和劳动经验,相信世界是可以改造的。他们正凭自己的双手在从事着这个改造世界的巨大工作。他们的幽默,就是相信自己正确,相信自己有力量,而蔑视敌人,蔑视困难的一种表示。他们敢于幻想,并且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把幻想变成现实。这就是民歌中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结合的根源。

毛泽东同志提倡我们的文学应当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这是对全部文学历史的经验的科学概括,是根据当前时代的特点和需要而提出来的一项十分正确的主张,应当成为我们全体文艺工作者共同奋斗的方向。毛泽东同志本人所作的许多诗词,向我们提供了最好的范本。我们处在一个社会主义大革命的时代,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都获得了空前解放,共产主义精神空前高涨的时代。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的斗争中,就是把实践的精神和远大的理想结合在一起的。没有高度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就不足以表现我们的时代,我们的人民,我们工人阶级的、共产主义的风格。人们过去常常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当作两个互相排斥的倾向;我们却把它们看成是对立的而又统一的。没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就会容易流于鼠目寸光的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对现实主义的歪曲和庸俗化,它决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当然,浪漫主义不和现实主义相结合,也会容易变成虚张声势的革命空喊或知识分子式的想入非非;而这是我们所不需要的。我们赞成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就是以这样的理解做为基础的。高尔基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好的见解。在文学史上,革命的浪漫主义是艺术上不灭的火焰。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是一位最大的浪漫主义者,后来的诗人在这一点上表现得特别突出的还有李白,他们两人在创作上都和民间文学有血肉相联的关系。在一千多年以前,刘勰用“酌奇而不失其真,翫华而不坠其实”这样两句话来探索屈原诗歌的风格,可以说是我国关于文学中幻想和真实相结合的最早的朴素的思想。我们应当从我国文学艺术传统中吸取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丰富经验,并且在共产主义新思想的基础上发扬而光大之。新民歌表现了这个特色,所以特别值得我们珍贵。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党的路线政策,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是启发人民创作灵感的伟大力量。四十条就是全体农民的愿望,但是体现在民歌中的并不是政策条文的枯燥图解,而是真正群众的生动的艺术语言。请听下面一首民歌:

“树上喜鹊喳喳地叫,老汉咧嘴忍不住地笑。

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好比四十颗太阳当头照。

太阳也比不上它温暖,处处地方它都照到。

放近耳边听一听,莫不是毛主席的说话声?

回头胸上贴一贴,句句话儿暖人心。

没闭住嘴巴笑出了声,咱社员们有了指路的大明灯。”

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美丽的图画: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带笑容,手里拿着四十条纲要,一会儿把它放在耳边听一听,一会儿把它贴在胸口上,这么短短的几句,就多么深刻地传达出了劳动人民对党,对毛泽东同志的深厚感情。四十条纲要把五亿农民的干劲鼓舞起来了。

工人也鼓足了干劲。他们的口号是“和火箭比速度,与日月争高低!”他们把标志生产先进指标的箭头比成载送卫星上天的火箭,工人们骄傲地唱着:“要问火箭谁来造,车间全体战斗员。”

钢铁厂的工人这样地描绘着铁水奔流的奇景:

“钢水红似火,能把太阳销,霞光冲上天,顶住日不落。”

劳动成了新民歌的支配一切的主题。诗劳动化了,劳动也诗化了。在过去的诗中,甚至民歌中,谁歌颂过积肥送粪这样的事情呢?现在送粪入了诗,而且充满了诗情画意。请看这首“小蓬船”:

“小蓬船,装粪来,惊飞水鸟一大片。

摇碎满河星,摇出满囱烟。

小蓬船,装粪来,橹摇歌响悠哉哉。

穿过柳树云,融进桃花山。”

情歌也因为和劳动相联而增添了新的光彩:

“情哥挑泥快如飞,妹挑担子紧紧追,

就是飞进白云里,也要拼命赶上你。”

新民歌真实地表现了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的新的相互关系。互爱互助,互相评比,比先进,赶先进,干部带头,依靠群众,这些就是人们新的关系中的基本特点,而作为这种关系的共同道德基础的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干部能拿梯,我们能上天,

干部能下海,我们能擒龙,

干部能翻山,大海我们填。”

这几句诗,不但表现了群众的冲天干劲,同时也表达了干部和群众的正确关系。

劳动群众用诗歌表扬好人好事,也用诗歌批评坏人坏事。大字报中有不少很好的讽刺诗,刻画出了官僚主义者、保守主义者等等的可笑的形象。劳动人民是非分明,爱憎热烈。他们一点也不含糊。

从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中,特别是从生产大跃进以来出现的大量的群众诗歌创作,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波澜壮阔的图景,反映了劳动人民共产主义意识成长的过程。这些民歌当然是我们应当首先加以重视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国人民的胜利是经过了长期的流血的斗争得来的。各个革命历史时期,不论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也不论是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和义和团时代,都有无数英雄故事传说和民歌在人民的口头流传,我们应当全部加以搜集和整理。这和搜集各地方革命史料一样需要,两者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湖北省出版的民歌选集中,收集了一部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时代的民歌,吉林的民歌中收了一部分抗日联军时代的民歌,这是有意义的。人民用自己的血写成历史,用自己的声音来歌唱。

“碣石可把长江堵,堵不住唱歌人的口,

洪湖的水可以平,红色的歌不能丢。

要唱歌来要唱歌,不唱心里不快乐,

唱歌为的把恨消,唱动天地口不渴。”

这就是从前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一首民歌,这一首和我开头引用的一首,表现的完全是两个时代,两种光景,但人民对革命的铁石般的坚定信心,他们的革命的乐观主义,难道不是可以使世界上最懦弱的人都能直起腰杆来吗?

我再引一首一九二七年上海工人起义时代的民歌,它也同样地令人振奋:

“天不怕,地不怕,哪管在鉄链子下面淌血花。

拼着一个死,敢把皇帝拉下马。

杀人不过头落地,砍掉脑袋只有碗大个疤。

老虎凳,绞刑架,我伲(们)咬紧钢牙。

阴沟里石头要翻身,革命的种子发了芽。

折下骨,当武器,不胜利,不放下。”

中国不但是一个具有丰富革命传统的国家,而且是一个具有长期灿烂文化传统的国家,这种文化传统的精华有许多还保留在人民中间。因此,除了大力搜集革命民歌外,还必须有计划地继续搜集和整理旧时代传下的民歌及一切民间文学艺术和民间戏曲。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各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艺术的宝藏是特别丰富的,应当积极地加以挖掘和整理。长篇叙事诗“阿诗玛”、“阿细人之歌”等作品已经进入了世界的文库。

全面搜集民歌及其他民间文学艺术,是一件必须全党、全民动手的工作,同时必须动员和吸引全体文艺工作者来参加这个工作。民歌是文学的源头,它像深山的泉水一样静静地、无穷无尽地流着,赋予了各个时代的诗歌以新的生命,哺育了历代的杰出诗人。今天的民歌,是新的农民,工人、士兵的作品,它们已经不完全是口头创作,有的作者是很有文化的,因此新民歌不但在内容上,而且在风格上也与旧民歌有所不同了,它们保持了民歌的格调,同时又更多地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吸取了新诗的长处。它们正像黄河、长江一样,以汹涌澎湃之势,对新诗起着冲击的作用,必将使新诗的面貌为之改观。群众诗歌创作将日益发达和繁荣,未来的民间歌手和诗人,将会源源不断地出现,他们中间的杰出者将会成为我们诗坛的重镇。民间歌手和知识分子诗人之间的界线将会逐渐消泯。到那时,人人是诗人,诗为人人所共赏。这样的时代不久就会到来的。我们的诗人一定要深入工农群众,和群众一同劳动,一同创作,向民歌学习,向优良传统学习,只有这样,我们的新诗才有真正广大发展的前途。我们的文学艺术需要一个大革新、大解放,在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来实现这个大革新、大解放,现在正是时候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zqd_7u紫氣東來

    這種風格不是講述 ,是照夲宣科的讀或唸 。速度還不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