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成长》26 可怕的两岁

《二次成长》26 可怕的两岁

00:00
05:30

  【可怕的两岁】

  孩子在两岁的时候,会迎来第一次自主性的突破和发展,他们会开始想要验证一些观念,即他们是独特的,他们对这个世界有控制力,他们有一些新的、令人兴奋的力量。这个时期的孩子有非常强烈的意志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实践自己的爱好以及自主进行决策。乍一听好像是“哎呀,孩子长大了”的即视感,但这种自主性往往会以叛逆的形式表现,开始很容易以及很频繁地说“不”,有时候并不是对于父母的要求有什么不满,甚至可能只是单纯地为了拒绝权威而说“不”。

  我就这个问题又去采访了前面提到的朋友,果不其然,朋友说最近真是气死了,小姑娘开始频频向她发出挑衅,比如会故意把食物扔在床上,然后观察她的反应,似乎是在测试她的边界在哪里。如果这次还不够生气,那么下次会加倍捣蛋,试图激起她强烈的情绪反应,然后还觉得挺好玩的。这个阶段对于父母来说真是不小的考验,理想情况下,如果照料者可以把孩子的自我意愿表达当作为了独立而进行的正常且健康的努力,而不是倔强的反抗,那么能够帮助孩子很早就学会自我控制、增强胜任感和避免过度冲突。

  但这个过程谈何容易,在我的朋友自己就是心理学出身的情况下,每天面对大大小小的频繁的挑战,仍旧是心力交瘁的。因为这个平衡实在很难把握,不管,孩子可能会越发失控;过度管教,孩子可能会丧失自主性,变得胆小怯弱、没有主见,盲目服从权威。

  对于一个两岁的孩子,通过这样“极具破坏性”的行为,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才得以发展,这可能就是所谓的“乱世出英雄”。如果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都很乖、很听话,那么就失去了锻炼调节能力的机会。一个孩子只有无所畏惧地进行各种危险尝试,才能够尽早地感受到边界。我记得我小时候很喜欢把手插进家里任何带眼儿的地方,其中最危险的就是电源插孔,我记得我在进行第一次尝试时,被父母吼了一声:“哎,干吗呢?!”就下意识地缩回了手。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尝试过,因为那声大吼给了我边界,从而产生了调节意识。不再触摸电源插孔,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调节,更重要的调节是对负面情绪的调节,这个部分的能力往往是通过“讨好父母”来实现的。

  当我们期待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赞同时,就会按照他们的期望行事,孩子小小的脑瓜里就会吸收各种父母给出的信息,然后“读出”父母对自己各种行为的情绪反应,作为自己做事的判断标准。调节能力的出现也催生了自我效能感,这是一种对自己有能力控制挑战和获得目标的一种感觉。如果孩子在讨好父母的过程中总是遭遇挫败,那么自我效能感就会变得不容易建立起来,然后出现刚才讨论的自我怀疑,自我怀疑一旦出现,主见就像建在沙漠上的空中楼阁,只能漂浮在期待和幻想中,永远无法落在地面上。自我效能感是自信的鼻祖,自信是对自己整个人的态度,而这个稳固的态度最开始就是从做每一件事时给自己带来的自我效能感而来的。比如一次成功的如厕训练、一次成功的情绪调节,都能让孩子产生自我效能感,越早体验的自我效能感,就越能深深地扎在我们心底,并成为我们内在的自信。

  调节能力、自我效能感的获得和发展,表面上看起来是孩子在讨好父母,其实是父母在引导孩子如何应对生活。这个阶段虽然有挑战,但是心理学家们还是研究出了很多应对“可怕的两岁”的指导方式,这些指导方式,翻译成适合成人的版本,就是我们重新成长的说明书,详见“方法工具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