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转法轮经之四圣谛—苦谛(下)

4.2 转法轮经之四圣谛—苦谛(下)

00:00
17:15

总说苦


悉达多刚出生就有婆罗门占星师预测他未来会成为一位伟大的修行家,而这转变则似乎要以他见到苦为起点。


“四门见苦”。这看似四种人生非常正常的现象对悉达多的冲击是巨大的,青年悉达多以苦的现象为发端思考了人类的现实处境。


乔达摩离开家所追寻探索是为了摆脱生老病死的方法......悉达多是非常实际的、是务实的,他见到了苦,见到了人的所谓必然,就去寻找灭掉这苦的方法。他在菩提迦耶真的找到了解决方案,他超越了生死。


此后佛陀45年讲的只有两个内容,苦及苦的止息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什么是苦?


简单的说,苦即是不能令人满意,苦是一种感觉,一种可悲的心情,这是知觉世的普遍特点,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一个有情可以从此不幸中解脱。


实乃难以避免。


世尊曾说:“人生是苦的,是以苦味为基础的。”


苦统治着生命。


佛陀所探寻的苦绝不仅仅是感官世界的现象苦。进一步而言苦不是外在的而是主观的。


同样还有更具哲学意义上的苦,例如苦是缺陷,是无常,是不圆满,是虚幻不实。不止于此,在深度对苦的考察后你会发现一些令人惊讶的真理,佛陀所说的苦是仅有苦的存在,但却没有受苦者的,是有行为的痕迹,但是找不到行为者的佛陀所说的生命是什么?回答生命只是活动本身。


苦的分类


身苦心苦


苦苦坏苦。


隐蔽苦和非隐蔽苦。


间接苦和直接苦。


还有一种苦称为行苦,这是佛陀对苦的考察的深层部分。行苦是苦的本质意。对五蕴的执取就是苦所以世尊说,苦是不离五蕴的。


何谓五蕴


五是数,色这是五。


蕴有聚集、集合、组合的意。


五蕴就是五种聚集。这五部分的组合聚合称为生命体。


色,佛陀说:诸比丘,因何说是色,因它被破坏,所以称之为色。色就是变异。


色是四大及其所造色。


何谓四大地水火风是四大它们互为依存。


需要特别注意,色是客体,处在被观察的角度,但在佛法中并没有这个客体相对应的主体


受蕴受的定义是一切有觉受相的称为受蕴即“朋友,觉受,觉受,故名为受”。受有三种:乐受,苦受无记。


想蕴一切有想念相的总扩为想蕴,正所谓“朋友,想念,想念,故名为想”。


行蕴佛陀说:“诸比库,造作诸行,故名为行”,“一切有行作相的总括为行蕴”。行作相就是聚合相,聚合就是组合,发动组合此乃行蕴。行,就是意志活动,有意志力的行动才会产生业。


行,这种带有意志力的活动就会产生请注意行和受想不同,它不是一个而是一组,其中的思是业。“诸比库,我说思即是业。” 行的重要是因为业的积累全由它来负责,所以业的管理就是对行的控制。


无明是生命存在的基础而智慧则是生命的消融。众生依无明而有轮回,依智慧而得解脱。


“一切有识之相的总括为识蕴”,“朋友,识知,识知,故名为识”。简而言之识的概念:当五根门及意门受到刺激,这是指眼等根门遇到色等外尘,但官能与外境必须通过识而了别。


佛陀说这五取蕴就是苦


只有放弃对感受苦的主体——五蕴的执着才能彻底的脱离苦。因为五蕴是无常的,在佛陀的教法里,无常就是苦的别名。因为五蕴不是恒久不变的而是刹那生灭瞬息即逝的因缘和合体其本质就是无主体的无我的、无自性的刹那的生灭之流。


“五蕴是负担,放下实快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闲云悠鹤OM

    心躁动的时候听听范老师的课,很快便会澄净安定下来,感恩分享

    范塬 回复 @闲云悠鹤OM: 真好

  • 欢乐澜歌

    坐等范老师更新

    范塬 回复 @欢乐澜歌: 谢谢您,非常惭愧!计划四月中旬可以恢复更新。

  • 月无忘

    老师讲的太好了,听的意犹未尽,期待老师更新🙏🌹❤

  • 玄o_

    🙏感谢老师,辛苦了

    范塬 回复 @玄o_: 不辛苦

  • 积木哥

    老师 何时更新?

    范塬 回复 @积木哥: 过几天

  • 羊羊洋Yoga

    老师什么时候才能更新?

  • 莫川_5rv

    老师什么时候更新呀?等了好久了

  • 听友466314088

    很好

  • 赵秋阳_j9

    因无明而轮回,因智慧而解脱。非常精彩,感谢范老师。期待后续更新,感恩🙏

  • 菩提经舍

    感谢老师法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