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年万安桥被焚毁,再为乡村遗产保护敲警钟 | 新京报专栏

900年万安桥被焚毁,再为乡村遗产保护敲警钟 | 新京报专栏

00:00
07:01

8月6日晚,我国现存最长木拱廊桥——福建屏南万安桥突发火灾,惨遭损毁。目前,当地公安、消防已介入,火灾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而当地也已明确将重建万安桥。

这座距今已逾900年历史的木拱桥之最,于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安桥横跨两个中国传统村落与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棠口村与长桥村,将村落之间朴实庄重的文化内核与精神内涵紧密相连。

作为我国重要的乡村遗产,万安桥的损毁引发出我们对传统乡村遗产保护的一些思考。

火灾已成廊桥保护最大威胁

我国木结构体系桥梁建造技艺已有数千年历史,以闽浙廊桥最为突出,其数量与质量兼居全国前列。木拱廊桥是一种“河上架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的古老桥梁形式,其编木为之的拱架结构,代表了古代木构桥梁的最高技术水平。

据研究统计,仅闽东北浙西南现存的木拱廊桥数量就达88座。在群山深涧与村居驿道之间,木拱廊桥是区域鲜明基于生产劳作目的所进行的有意设计,满足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交通等多方面需要。

这种精心设计的木拱廊桥,还承担了重要的社会文化交流作用,不仅是当地的休憩场所、祭祀神庙、交易市场,由此体现出村落宗族的关系,也是娱乐平台、地标建筑、文化长廊、教育学堂。

可见,木拱廊桥具有十分特殊的人居文化与象征意义,是一种传统木构建筑的形式、功能与审美的融合艺术,在具备实用性与科学性的同时,也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性,为当地村民们历代守护。

功能多样与文化内涵,赋予了木拱廊桥在人居生活中的重要性,历史上人们对于廊桥的管理维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通常派以专门工匠对其定时刷漆与检测,以保障廊桥结构的稳定性。

然而,随着我国现代交通的飞速发展,木拱廊桥在人居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渐淡化,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保护与修复,是当前乡土遗产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受传统风水学说影响,村落选址通常位于溪流环绕之处。作为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木拱廊桥多位于空旷之处、洪流之上,以天然屏障之形将村落划分为村内与村外两个空间领域,与村落主体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特殊的地理位置无形中增加了廊桥遭受雷击、洪流等自然灾害的可能性。

为闽浙地区人们的信仰需求使然,廊桥内部通常设神龛,祀观音。每值祭祀隆重之时,村民们在此点炷燃香以求神灵庇护。因此,火灾成为廊桥保护工作中的最大威胁。

自下而上加强乡土遗产保护

事实上,已有不少“百岁”廊桥因自然灾害或火灾离我们远去。仅2016年,浙江泰顺县就有三座古廊桥在台风袭击中被损毁。除自然灾害外,闽北武夷山的余庆桥、建瓯步月桥,都先后毁于大火。

此次万安桥被焚毁,无疑为当前乡村遗产保护再次敲响了警钟。

现代交通与经济的发展、古驿道的湮灭、古村落的整体搬迁,加之保护意识的缺失,廊桥因功能性降低与价值消弭而处于被废弃、日晒雨淋、自然消亡的状态,造成日益严重的影响。

万安桥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不能避免意外所带来的毁灭之灾,那些尚未进入公众视线的乡土遗产在保护工作中又应该何去何从?

从使用主体层面而言,村民应当在延续民俗文化,实践传统活动的同时,对以木拱廊桥为代表的乡土遗产加强自下而上的保护。

从监管主体层面而言,以政府、保护协会为代表的单位应当完善监管机制,对洪灾、火灾等预防和应急处理建立系统的配套措施,有效地解决保护资金来源,在保护意识宣传、廊桥基本信息的收集整理、保护区划定、资金来源、旅游开发等方面统筹安排。

如今,世间再无万安桥。这场大火焚毁的,不仅仅只是一座万安桥,更是历史所呈现的另一种可能和900年来的历史记忆,尤其需要认真反省、思考。

历史的悲剧不能再次发生。木结构建筑本身遇火即燃,毁于火灾的风险极高,如何“防火于未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做好日常防火巡视,消除火灾隐患同时,还可以增加火灾预警装置、自动喷淋装置、机器人灭火装置等现代消防设备,以便做到对火灾事故及时发现和有效扑救。

情感价值是重建的核心内容

据报道,屏南县官方已启动万安桥修复工作,并初步拟定修复方案。在万安桥重建工作应中,应以突出文物价值、情感价值、旅游价值、教育价值为基本原则。

首先,在文物价值方面,强调“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式”的再现,是当前重建工作的关键举措。

由于万安桥较早被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在重建过程中应基于原测绘图纸的真实性,同时尽可能积极联络桥梁曾参与重建的搭建工匠,在重建活动中能够再现复原传统营造技艺。

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木拱廊桥的保护中,应最大化利用激光扫描、倾斜摄影等数字技术,对桥梁的测绘数据进行全面采集,构建完善系统的数据库。

其次,万安桥不仅是聚集之所,更是人们的情感与信仰的寄托之处。大火虽已将桥梁焚毁,但却无法焚毁当地村民的情感记忆。未来继续保留传统民俗活动、重视村民情感寄托,是重建工作中突出万安桥情感价值的核心内容。

当前,人们在遗憾以此种特殊方式认识万安桥的同时,也赋予了其极高的旅游价值与教育价值。以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为原则,通过适度、科学的开发,可以使更多人认识到万安桥的文化遗产价值,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积累一定的保护资金,促进遗产的保护和遗产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同时,促使社会各界提高乡村遗产的保护意识和觉悟,以制定有效的保护机制和科学保护规划,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以此而言,万安桥此次被焚毁,并不是其命运的终点。在万安桥残留基础上对其进行重建,或许是历史文化层层积淀的必经过程,也是当代及后代需求与历史遗产之间平衡且可持续关系的体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理解_jt

    是有人有意毁坏的

  • 1337180pjlq

  • 听友47174285

    我也觉得不正常🈶人在作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