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话 034. 弑母尼禄掌大权,舍生耶稣渡众生
 5.32万
试听180

欧洲史话 034. 弑母尼禄掌大权,舍生耶稣渡众生

00:00
19:47

本期内容

1. 暴君尼禄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他早期的执政表现怎样?后来为什么变了?

2. 基督教的起源怎样,后来怎么发展起来的?基督是怎么死的,又怎么复活的?真的有耶稣这个人?旧约和新约有什么差别?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上集说到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整死了老婆,换了一个新媳妇。开始的时候,他应该还是很幸福的,新媳妇小阿格里皮娜不像上一任皇后那么不靠谱,对克劳狄乌斯是百般奉承,万般讨好,老克觉得这个人生的第二春也不错。


可是新媳妇这样做是有目的,有野心的,她有一个心肝宝贝,是她从前夫那里带过来的儿子,名字叫做卢修斯,不过我们今天都不叫他这个名字,而是用他后来的名字,尼禄(Nero)。在小阿格里皮娜的不断哄骗之下,终于让克劳狄乌斯相信,收养尼禄做养子,并让他继承皇位,对自己的亲生儿子是有很大好处的。


说实话,如果我的脑袋没有被驴踢过,这个逻辑在我这里是无论如何也不通的,但小阿格里皮娜就是能让一位并不糊涂的罗马皇帝,相信并接受这个逻辑,我们说这个女人的手腕,野心和枕头风那真不是一般的强大。


做出这个决定并正式立好遗嘱公布于众,克劳狄乌斯也就没啥用了,之后的不长时间,公元54年10月13日,这家伙在吃了一盘媳妇儿给的蘑菇之后,双腿一蹬,去屋大维那里报道了,享年只有64岁。虽然说没有确切的证据,但包括塔西佗在内的几乎所有历史学家一致认为,就是小阿格里皮娜下的毒手,只是他们描述的细节略有不同而已。


                         一、皇帝尼禄的两个阶段


克劳狄乌斯死后,17岁的尼禄走上了历史舞台。


不论今天的人们如何评价尼禄,我们必须实事求地说,早期的尼禄皇帝还是不错的,特点就是亲民和善政,比如说他经常和士兵一起训练,国家搞水利工程他第一个拿着铁锹走上大坝等等,并且制定了很多对老百姓有利的政策。其中有两件,让我早年在读历史书的时候都很是感慨,一件是他废除了法院旁听席收钱的政策,只要不是涉及到国际机密的案子,老百姓只要想来,就可以坐进来听法官审判,这无疑让司法更加透明,法官们判案也会更加谨慎;另外一件更是了不起,那就是尼禄限制了律师的收费标准,规定某些涉及到底层群众的案子,律师费是有上限的,超过这个数,即便是客户往你口袋里塞钱,你都必须坚定地拒绝。


那为啥说这个规定了不起呢?因为如果律师收费无上限,那么,好的律师就只会给富人打工,穷人根本就雇不到给力的律师,那自然是有很大概率官司是要输的。我们说虽然这一项政策不可能解决在纯法治社会的律师弊病,但至少,它可以让穷人有那么一点点希望,这一点,在我看来,比今天的大多数国家都要好很多。


尼禄这个皇帝虽然还不差,他背后却有一只大黑手,或者应该说小白手,那就是老娘的那只小手,是他老娘把他推到了皇帝这个宝座上,而问题是,这只小手在尼禄登基之后,明显地不想缩回去,换句话说,尼禄老娘小阿格里皮娜试图干政。


当尼禄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他开始反击,登基的第二年,他就以皇帝的身份拒绝了他娘要出席外交晚宴的要求。小阿格里皮娜很生气,小兔崽子,你这是儿大不由娘啊,居然敢和老娘叫板,于是,把尼禄找来一顿训斥,说你那个倒霉的后爹克劳狄乌斯,他可不是没有亲儿子,如果你再这样对待老娘我,我就把你赶下来,把那小子推上皇位。


尼禄当面说啥了咱们不知道,反正不长时间,他那个同样倒霉的,既不同父,也不同母的弟弟就被当众毒死在宴席上,而一旁的尼禄一边大口吃肉,一边指着地上翻滚的弟弟说,谁也别救他,他这就是癫痫发作,一会儿就好了。当然,如果好了的标准就是不再痛苦地翻滚了,那他弟弟真的是很快就好了,再也不会动了。


这个弟弟的死,拉开了娘俩争斗的序幕。明争暗斗一直持续到了公元59年3月23日,尼禄终于下了狠手,借口他娘要谋反,直接派兵把他娘拍死了事,随后,尼禄开始了大权独揽。


现在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尼禄的大权独揽等于放飞自己,和第三位皇帝卡利古拉一样,他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从一个政绩斐然的好皇帝,变成了一个残暴的,还有些无厘头的皇帝。


这种观点对不对,我们不着急下结论,先来看一场大火。


                       二、基督和基督教的诞生


公元64年7月17日,罗马城的大竞技场失火,当时里面堆满了帐篷等易燃物品,导致大火向四处蔓延,持续了六天七夜,整个罗马城被烧了一个惨不忍睹,一共十四个行政区,三个全毁,七个半毁,仅仅四个行政区没有被波及。


这场神秘的大火到底是怎么烧起来的,一直到今天,还是一个谜。当时罗马城的人民以及尼禄也都是一脸的无奈和懵圈表情,可是做为最高领导者,如果不为大家找出凶手,平息大家的怒气,那人民的怒火很可能就要烧到自己身上了。在这种情况下,尼禄找到了一个,或者说一群替罪羊,那就是一个叫做基督教(Christianity)的群体。


想解释什么是基督教这个问题,还需要从前面说过的犹太人和那个希律王说起。


按照后来基督教的宝典,新约《圣经》上的记载,就在公元元年,也就是公元一年,在大希律王统治的犹太行省拿撒勒城(Nazareth),有一个叫做玛丽亚(Mary)的小姑娘,许配给了一个老实的木匠约瑟(Joseph)。可还没等两人洞房花烛夜,有一个天使就告诉玛丽亚,说你不用洞房,就能怀上孩子,因为上帝看中了你了,结果是,玛丽亚的肚子就一天天地大了起来,真的怀上了,这叫做“圣灵感孕”(virgin birth of Jesus),当然,你也别问我这么神奇的事情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


当事人约瑟一开始听说这事,和我的反应一样,都是一脸懵圈,就想退婚,买一送一这种便宜俺可不能占。但刚刚有了这念头,咔嚓一下子,一个天使就站在了他面前,严肃地说,这个孩子是上帝的,你不仅不能退婚,还必须欢喜地当这个爹。


当时正好赶上罗马人口普查,所有的居民都必须回到家乡,约瑟本人来自伯利恒城(Bethlehem),他也只能欣喜地带着大肚子的玛丽亚往故乡走。就在路上客栈的马棚里,玛丽亚生下了一个非凡的孩子,按照天使的旨意,取名叫做耶稣(Jesus),今天也被称为拿撒勒的耶稣,因为他娘玛丽亚是拿撒勒居民。


耶稣诞生之后,天使们就跑到野地里,告诉放羊的,说你们的主,基督(Christos)已经诞生了,他将是所有犹太人的王。天使为了让放羊娃们能听懂,特意选择了希腊语,这里的基督就是希腊语“受膏者”的意思,前文说过,它在希伯来语里,就读作“弥赛亚”,犹太人旧约《圣经》里的救世主。


实际上,“受膏者”的原意就是被用珍贵的膏油涂抹脑袋的人。历史学家研究过,犹太人古代的君主或者大祭司,走上领导岗位的时候,都要经过这样一道仪式。之所以要这么做,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古时候阿拉伯半岛实在是太干燥了,如果能够天天都用一些雪花膏,擦脸油什么的,那肯定是最幸福的事情,由此,发展出来这样一个传统,给位置尊贵的人擦拭膏油,简称“受膏者”,希伯来语的“弥赛亚”,希腊语的“基督”,它们都是一个意思。


言归正传,天使大姐们这么嗷唠一嗓子,牧羊人就赶紧四处传送这个消息,很快地,大希律王就知道了,啥?有一个犹太人男孩子即将诞生,还将是整个犹太人的王?那我大希律王和俺的子孙咋整?于是,他马上下令,屠杀掉伯利恒城周围所有两岁以内的婴儿。但这老兄也不想想,人家耶稣是带着天命下凡的,怎么可能被你一个小小的希律杀死,他早就在他那个假老爹约瑟的保护下,躲进了埃及,希律死了之后,他们又回到拿撒勒城。


在这之后,按照新约《圣经》上的记载,30岁的时候,耶稣在约旦河,有一个叫做约翰的人给他洗了一个澡,然后他绝食40天进行祈祷,从此开始传道,一共收了十二名徒弟。因为大家都叫他基督,就是前文说的“受膏者”,于是,基督教就此诞生。


而约翰给耶稣洗澡的过程,现在是基督教里面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叫做洗礼(Baptism),这个词也是来自希腊语,原始意思就是东西脏了,用水冲冲,但现在却神圣的不得了。


                           三、基督之死


我们说耶稣所宣扬的东西,或者说他传的道,实际上和犹太教差不多,也是只有一个神,要爱神,爱别人,甚至爱你的仇敌,不要贪婪,淫欲等等,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宗教电影,比如说《七宗罪》什么的。


可是郭德纲说了,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在耶稣的传道过程中,他却和犹太教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两点上,第一个是他不仅到处宣扬自己基督,弥赛亚,还公然说他就是神的儿子,这让传统的犹太教信徒极其不爽;第二个问题是耶稣的这个道实在是传得太广了,他不仅仅帮助当时犹太教认为的罪人,诸如妓女、税吏等人,而且还对非犹太裔的人传道,这就彻底违反了旧约的基本宗旨,旧约上说的是,上帝只拯救犹太人,这是很久之前就约定好了的,耶稣现在却说上帝他老人家贼拉地慈悲,谁都救,只要你信,他就捞你一把。


如果耶稣做了这些事之后,犹太长老们批评他,他能虚心接受批评,可能也没啥大事,毕竟他当时的江湖地位不高,也不会有很多人天天盯着他看,大不了过后再犯,犯了再改,千锤百炼呗。可千不该,万不该,耶稣在听到批评之后不仅脖子一梗,当面反击,而且还四处宣扬犹太长老们的虚伪,贪婪,以及各种丑事,这让那些德高望重的犹太长老们颜面尽失,气得暴跳如雷。


后果很严重。


公元30年左右,大概33岁的耶稣最后一次进入耶路撒冷,和十二个门徒们吃完了“最后的晚餐”(Last Supper),被十二门徒之一的犹大出卖,抓进了犹太教的监狱。


犹太宗教领袖给耶稣定的罪名是“自称神的儿子基督”,亵渎罪,不过他们没有权力杀人,因为当时属于罗马的犹太行省,是在总督彼拉多和大希律王的儿子希律·安提帕斯统治之下,这两人一开始也都没有杀死耶稣的意思,甚至他们连基督是谁都不关心。可是犹太教祭司长和大门外面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却强烈要求判处基督死刑,甚至总督彼拉多拿出一个罪大恶极的强盗,和耶稣放在一起,问大家放了哪一个?大家居然异口同声地说,放了那个强盗。


总督一看,这耶稣到底得罪了多少人啊,这种舆情之下,我要是不判处耶稣死刑,万一这些家伙闹事,那大皇帝提比留就要判处我的死刑了。于是,耶稣先被判处鞭刑,随后又被逼着自己背着十字架走到刑场,被人钉在十字架上,大约三个小时之后,才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当时旁边有一个叫做朗基努斯的罗马士兵,为了验证耶稣是不是死了,就用手里的长矛刺了刺耶稣的肚子,这把枪就是后来有无数个名字的圣枪(Holy lance),又称命运之矛(Spear of Destiny)或者朗基努斯之枪(Lance of Longinus),都是它。这把枪和耶稣被处死的十字架,现在都是基督教的圣物,珍贵无比,但版本却有很多个,至于说哪个是真的,俺是真的不知道。


这里顺便说一句,把人钉到十字架上,和基督教,犹太教都没有关系,那是古巴比伦、波斯、罗马等国普遍的行刑方式,犯人一般都是自己背着十字架游街,最后被活活钉上去,慢慢窒息而死,很残忍。以前的人们是不可能在家里摆这么一个玩意的,那也太吓人了,不过自从耶稣被这么处死,基督教壮大之后,十字架变得神圣无比,一直到今天的满大街都是。


耶稣死的这一天是星期五,现在被称为受难日,也叫圣周五,英文是Good Friday。有人可能问了,英文Good不是好的意思吗?为啥耶稣死的那一天叫做Good Friday,而不是Bad Friday?这是因为英文词义的变化,Good这个词在古英文里,多数时候就是表示神圣的意思,并不是大家欢庆耶稣这家伙终于死了。


一般来说,Good Friday这一天在西方都是假期,然后隔上一个周末的星期一,便是大名鼎鼎的复活节(Easter),《圣经》上说了,耶稣在死后的第三天复活了,所以必须整一个节日庆祝一下。而且他复活之后,到处显露自己的踪迹,给徒弟们打气加油,增加信心,勉励大家好好干,我在天堂等着你们。就这样在人间盘桓了四十多天后,他才最终升天,临走还留下一句话,我还会回来的。


那他啥时候回来呢?《圣经》上说是在末日审判(Last Judgment)的时候,说有那么一天,所有死去的都会复活,一一接受耶稣的审判,有的上天堂,有的下地狱,至于说天堂和地狱哪一个好,你有时间可以自己琢磨琢磨。


和佛教一样,在耶稣死后,无数信徒前赴后继的努力下,基督教的规模越来越大,大家都说耶稣的死,是用自己的血,洗清了人类的原罪,从此人神之间的隔阂就没有了,大家更方便上天堂了,我们只要信他,信这件事就行了。


这种理论的宣传人员里,最重要的,是一个叫做保罗(Paul the Apostle)的人。此人本来是反对基督的,但耶稣死后,对他显现了一下法力,从此他就虔诚地传教了,一生足迹遍布小亚细亚,希腊和意大利的很多地方,建立了很多非犹太人的基督教会,而且,最重要的,十分重要的是,新约《圣经》大概有一多半是这哥们写的。


我们说在基督徒的眼里,旧约(Old Testament)和新约(New Testament)的主要差别是两个,一个是旧约只拯救犹太人,这个前面说过了,另一个差别就是旧约主要是让人去“行”,教导你如何做事,而上帝和人类重新签署的这个新约,是由耶稣的血完成的,它主要以“信”这个字为基础,在“信”的基础上去“行”,换句话说,你做什么可能是次要的了,最重要的是你要相信,只有相信,才能被拯救。


但我们最好不去在犹太教徒面前大谈新约和旧约,即便他不说啥,心里也反感,因为真正的犹太教徒是从不会承认耶稣是上帝的宝贝儿子的,至于说新约,那等于是打犹太人的脸,啥叫俺们和上帝过去的约定过时了?你的意思是上帝不要我们了?这是很令人难堪的事情。


这里还有一个小常识,那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公元某某年,比如今年是公元2022年,意思就是耶稣出生之后的第2022年,英文的缩写是A.D.,来自大罗马的官方语言拉丁语Anno Domini,意思是在主耶稣之后。而公元前某某年,英文的缩写是B.C.,这个词不是来自拉丁语了,而是英语,Before Christ,在基督之前的日子,这一套玩意是在公元5世纪,也就是耶稣去世500多年之后发明的,一直用到今天。


以上呢,就是基督教大概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四、耶稣真的存在过吗


实事求是地说,这一切都来自新约《圣经》,历史书和档案上是基本找不到耶稣和他的事迹的,举个例子,《圣经》说耶稣当年的死惊动了犹太行省总督彼拉多和犹太人管理者希律,这两位高官处理的案子,怎么来算,都应该是一个大案子,但历史学家翻遍了当时的记录,却是一个字都没有。


再比如说,耶稣出生的公元元年,《圣经》上说大希律王四处追杀他,可是希律这家伙在公元前4年就死了,这个是确切的史实,那希律怎么可能去追杀一个他死之后四年才诞生的家伙呢?当然,现在有人解释了,说那是因为我们把耶稣老人家的生日记错了,他应该是公元前7年出生的,这事儿,我们就不知道真假了。


不仅如此,甚至一些《圣经》上都没有的东西,后世也发展出来了,比如说圣诞节,12月25日,这一天现在全世界都知道,是耶稣他老人家呱呱坠地,降生在马槽里的时间,谈恋爱的在这一天要是男方没啥表示,你就等着分手吧。但这个日子在《圣经》里那都是没有记载的,是耶稣死了快400年之后,罗马天主教会把拜日教(Mithraism)崇拜太阳神的日子拿来,作为耶稣的生日,并且广而告之的,原因是罗马后来的皇帝君士坦丁大帝认为,耶稣就是那个太阳,他老人家是光,是温暖,是万物之源。


所以,历代不信教的哲学家和史学家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到底是耶稣创造了基督教,还是基督教创造了耶稣?耶稣,真的存在过吗?不过你要是说耶稣纯粹就是一个虚构的人物,那就产生了另一个逻辑上的问题,在罗马帝国前期,基督教备受打击的时候,为啥在诸多的抨击基督教的文章里,唯独没看见对耶稣是否存在质疑的呢?这很明显,说明那时候的人普遍认为耶稣是真人真事,确实存在过的。


以上的争论,你如果问我答案,我只能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我们还是言归正传,回到罗马的大皇帝尼禄同学,看一看为啥罗马着了一场大火,这小子就要把帐算到基督徒的身上,这个,我们下集再聊。

精选用户评论
  • 31x60756m2349

    再去一次。

其他用户评论
  • 1x903360m7784

    请问白衣先生,圣诞老人又是咋回事?跟耶稣有啥关系?

    枫落白衣 回复 @1x903360m7784: 和耶稣一点儿关系也没有,我在后面会提到

  • BoyChou

    在本专辑第41集讲到的尼西亚会议上,教会认为耶稣复活应该是“第”三日,而不是三日“后”,于是把复活节定为星期日,而且统一成每年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这是一个包含了阳历(春分)、阴历(月圆)和星期的节日。在本专辑的第70集讲到的东西教会大分裂之后,由于东正教采用的是本专辑第28集讲到的儒略历,而不是我们现行的格里历,因此天主教和东正教各自的复活节既可能是同日,也可能相差几个星期。在第105集讲到马丁路德开辟的新教,由于是从天主教分裂出来的,因此复活节的日期和天主教是统一的。

  • Elementarywatson

    白衣老师辛苦了

  • 听友235227674

    听着老师的历史,觉得以前白去了希腊,罗马

    31x60756m2349 回复 @听友235227674: 再去一次。

    三丫家的丫 回复 @听友235227674: 同感

  • 钟祥_yG

    请问白衣先生圣诞快乐英文译作merry Christmas 中的快乐用的merry一词是不是本意是圣母玛丽亚的意思。寓意是圣母生基督。

    枫落白衣 回复 @钟祥_yG: 应该不是,而是欢乐,让人愉悦的意思。

    BoyChou 回复 @钟祥_yG: 先生说的没错,以下是查到的资料:merry来自于古英语词汇“myrige”,意思是“pleasant(令人愉快的)”。早在16世纪的手抄本上,就出现了作为固定习语使用的Merry Christmas了。从1843年狄更斯的作品《圣诞颂歌》开始,就出现了'Merry Christmas'的固定搭配,成为约定俗成的说法,而Merry这一词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指发自内心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