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话 146 启蒙运动前的欧洲历史总结

欧洲史话 146 启蒙运动前的欧洲历史总结

00:00
22:59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这一集我们来总结一下欧洲中世纪之后,一直到启蒙运动之前这段时间的历史。

一般的看法是,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时候,欧洲的文艺复兴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了,你可以想象为这就是一场长达两百多年的文化大革命,没人组织,也没人领导,但却从根本上破除了宗教的权威,人们重新认识了宗教诞生之前的学问,也重新认识了“人”的价值,复兴,复的就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知识观。

与文艺复兴同时而来的,就是马丁·路德开启的宗教改革,这其实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1517年10月贴的大字报,当时主要就是反抗赎罪券,后来才慢慢树立了“五个唯独”的理论,诞生了基督新教,当然,这小子的这套东西,比起文艺复兴,那是更加直接,也更加粗暴地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伴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另一场革命,科学革命,也悄无声息地开始了。1543年,已经要咽气的哥白尼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手抄本,出版了《天体运行论》,提出了“日心说”,这件事标志着欧洲科学革命的到来。在他去世之后的21年,1564年,伽利略出生,此人在历史上被誉为“科学之父”,也是第一个把理论、逻辑和实践三者紧密结合,创建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家。

与此同时,葡萄牙这个以前谁都没在意的小国,却因为它的一位叫做恩里克的王子的个人兴趣,开启了沿着非洲西海岸探索大洋的历程。前赴后继的航海家们把西非海岸从北到南摸了一个遍,最后迪亚士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并且确定了从这里绕过非洲,直达印度的航线,这是1488年的事情。

但在1492年,由于错误的计算和西班牙“天主教双王”的支持,热那亚的航海家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背道而驰,不是向南,也不是向东,而是向西航行,误打误撞之下,发现了美洲大陆。

在上面的这两个发现之后,举世闻名的“大航海时代”开启。葡萄牙和西班牙也开始了从亚洲和美洲的疯狂掠夺,实现了一夜暴富。有了钱之后,这俩货就有了制造更大,更快,更先进船舰的资本,也让随后的掠夺更加容易。就算是在欧洲,本来只是两个边陲小国的他们,也一跃成了俩大哥大,甚至在1494年和1529年,两次通过协议,把世界分为两半,两国各自统治一半,当然,只限于非天主教国家,并且这还不是他们的个人行为,那是有天主教教皇背书的,也因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条“教皇子午线”。

与此同时,欧洲内陆深处,起源于德意志地区的哈布斯堡家族通过一次神奇的婚姻,来了一个咸鱼大翻身,家族继承人最终当上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从这时候开始,这个家族就以奥地利为基本盘,也开始了疯狂扩张,最巅峰时期,它控制了大半个欧洲,而大部分时间,他们的对手是法国。

之所以哈布斯堡家族和法国为敌,起因是在1494年,法王查理八世翻过了阿尔卑斯山,准备入侵意大利,拿下当时这块商业气息最浓的地区。而意大利的米兰公爵向哈布斯堡当时的掌门人马克西米连求助,在金钱和美女的双重攻势下,马克西米连答应了,但他也不傻,也不想单独面对强大的法国,一转身,就用联姻的方式,把西班牙拉到了自己的阵营,从而开启了长达65年的意大利战争。

马克西米连的孙子,也就是西班牙公主胡安娜生的儿子,在姥爷、姥姥、爷爷和奶奶都去世之后,公元1519年,成了神圣罗马帝国,勃艮第公国,西班牙王国,以及半个意大利,还有全世界无数的殖民地的唯一继承人,所以,他有两个名字,作为西班牙国王,他叫卡洛斯一世;但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他又叫查理五世,当然,后面这个在历史上更出名一些。

也就在法国、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在意大利混战的时候,经历了30年玫瑰战争之后改朝换的英格兰,也诞生了一位改变历史走向的国王,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在1509年登上王位,同一年结婚,娶了和他哥哥定过亲的西班牙公主凯瑟琳,可是1525年,因为凯瑟琳没给他生儿子,就给教皇去信,请求和老婆离婚。教皇克莱蒙七世由于不敢得罪西班牙,就不批准,结果是,亨利八世不仅强行离婚,并且宣布英格兰退出天主教,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给了他完美的借口反抗天主教,最终导致英格兰圣公会的诞生,整个国家脱离了天主教。也正是因为从此没有了天主教的负担,英格兰得以开始释放出大量的土地和劳力,再加上著名的“羊吃人”圈地运动,国家开始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形成了以毛纺织厂为主的初级工业产业。

在西欧的一片混战之外,东欧的俄罗斯开始崛起,他们先是在1480年彻底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随后在1547年,由伊凡四世宣布建立俄罗斯沙皇国,法理基础就是当年他爷爷娶了一位拜占庭的流亡公主,从此名正言顺地以罗马继承国的名义和欧洲列强争雄,只不过俄罗斯的信仰,既不是天主教,也不是新教,而是东正教。

到了16世纪的下半叶,英格兰在亨利八世去世之后,经过一系列血腥的内斗,最终他的小女儿伊丽莎白一世在1559年登上了王位,开始了她45年的统治,这是英格兰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国王,正是在她的手里,英格兰完成了从一个岛国迈向海洋,控制海洋,从而控制全世界的梦想,在美国历史作家杜兰特的笔下,伊丽莎白可以说是世界女王第一人。

同一时间的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在1555年宣布光荣退休,把诺大的帝国一分为二,他那个在奥地利的弟弟继承神圣罗马帝国,亲儿子腓力二世继承西班牙和几乎所有的海外殖民地,这既是哈布斯堡家族和西班牙最高光的时刻,也是他们的顶峰。

与西班牙和英格兰在西欧鼎足而立的法国却没有实现和平交接,他们在经历了一场长达36年的内部宗教战争之后,最后总算是在1598年安定下来,改朝换代之后,来自波旁家族的亨利继承了法国王位,开启了法兰西的波旁王朝时代。

几乎和法国宗教战争同时进行的,就是荷兰的独立战争,也叫80年战争,为的就是从西班牙统治下独立出来。最后他们在奥兰治公爵威廉的带领之下,算是成功了,于1581年发表了《荷兰独立宣言》,这也是一份对后世,尤其是美国影响很大的宣言,美国那个独立宣言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它的翻版。

独立之后的荷兰和其他国家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彻底实现了宗教自由和宽容,信啥都行,信不信都行,而且全国商业化,只认钱不认血统。在那个时代,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它打破了阶级壁垒,无论你出身是什么,都可以通过努力赚钱而出人头地,随之而来的,就是股票期货等现代金融耳熟能详的东西闪亮登场,荷兰如果有外号的话,就是现代金融祖师爷,这一点,举世公认。

时间来到1603年的时候,因为英格兰的伊丽莎白一世无后,只能由来自苏格兰的詹姆斯·斯图亚特即位,英格兰随即开启了斯图亚特王朝,同时也等于是兼并了苏格兰和爱尔兰,一个新时代开始,而我们史话也改口,称呼不列颠岛上的这个国家为英国。

17世纪初,就在大家过着史书上称为“西班牙治世”的和平日子时,因为布拉格抛窗事件,德意志爆发了持续三十年的宗教战争,这场战争让几乎欧洲所有国家都卷了进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些国家仅仅是损失了钱,但德意志大概有800万人口死于非命,大多数是青壮年。

三十年战争之后,随着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订,人类第一次把国家主权放在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大大小小的公国之间主权平等变成了一个政治概念,史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这场战争的另一个后果就是普鲁士这个公国的建立,并且随后在他们都叫做腓特烈·威廉的国王带领之下,越来越强,最终成为了德意志地区的扛把子,并且在19世纪建立了现代德国。

当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王位传到查理一世手里的时候,他准备用收税的办法对付伊丽莎白和詹姆斯留给他的巨额外债,却导致了和议会的战争,最终以查理一世战败走上断头台而告终。英国随即迎来了一个十分短暂的共和时代,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圆颅党人把持了英国政府,也是公认的英国历史上最独裁的一段统治时期。克伦威尔死后,英国人一分钟也没耽搁,迎回了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当国王,继续君主制,也是,共和制弄得比君主制还独裁,那还有啥用呢?

1687年,英国人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本划时代的图书里,他不仅证明了开普勒的行星三定律,还提出并且证明了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这标志着欧洲的第一次科学革命达到了顶峰,完美地收官,为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查理二世和他弟弟詹姆斯二世的天主教信仰,最终让英国人忍无可忍,勾结了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两口子入侵英国,在一部分英国人作内应的情况下,威廉,这个詹姆斯二世的女婿最终推翻了老丈人,一屁股做到了英国国王的宝座上,和媳妇玛丽共治英国,后世称他俩的造反为“光荣革命”,而英国的贵族们也通过《权利法案》牢牢地控制着国王的权力范围。英国的君主立宪体制到这时候已经是牢不可破,国家权力把持在贵族们组成的议会手里,但如果你说这时候权力属于人民,那肯定是瞎扯,因为只有不到3%的人拥有选举权。

威廉三世执掌英国之后,两次参与到“大同盟”里和法国作战,让法国历史上最具野心的太阳王路易十四称霸欧洲的梦想彻底破灭,但法国还是通过西班牙王位继承者战争,成功地让波旁王室掌管了西班牙,相当于大大地削弱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

继威廉三世之后的安妮女王办成了一件以前国王拼命想办但没办成的事情,那就是把苏格兰王国彻底兼并过来,从此之后,就没有了英格兰和苏格兰这两个国家,也没有了苏格兰王,而是变成了合二为一的不列颠王国,安妮是唯一的王。

同一时间的1682年,俄罗斯沙皇国先后出现了索菲亚摄政和彼得大帝这姐弟俩,尤其是彼得大帝,通过大出使的方式游历欧洲各国,并且成功地在俄罗斯境内进行了各种改革。同时和北方的瑞典开战,打败瑞典之后,不仅获得了波罗的海的控制权,还变成了欧洲新的强国,史书上说,“从此欧洲的任何事物,都要经过俄罗斯的同意了”,这话有点夸张,但俄罗斯再也不是那个躲在东欧蒙古人铁蹄之下瑟瑟发抖的小男孩了,这倒是真的。

彼得大帝在1721年把俄罗斯沙皇改成了俄罗斯皇帝,从这时候起,我们对俄罗斯的称呼就变成了帝国。四年之后,1725年,彼得去世,虽然他没有儿子即位,但他的死却并没有让俄罗斯产生动乱,权力最终实现了和平过渡,这就和15年之后,174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的死形成了鲜明对比,查理六世死时,也没有儿子,遗产交给了女儿,围绕着这件事,一场著名的奥地利继承者战争打响。

这场战争进行到最后,由于查理六世女儿玛丽亚·特蕾莎的成功外交手段,导致了欧洲阵营的大洗牌,法国和奥地利这对多年的冤家居然走到了一起,和俄罗斯帝国形成了三国同盟,一起对抗英国和普鲁士的联军。

双方在1754年的重新开战,在史学家眼里,被称为七年战争。宽泛地说,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因为战争在欧洲、美洲和亚洲同时展开。同时,七年战争也是英国最终成为大英帝国最重要的一场战争,它在这场战争里获得了巨大的好处,从法国手里得到了整个加拿大,还有几乎整个印度,而法国自然是最屈辱的那一个,从此之后,日日夜夜,等着报仇的机会。

同样对英国恨之入骨的,还有它的盟友普鲁士。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以一己之力,为英国在欧洲大陆上死死扛住了各强国的围攻,最后靠着俄罗斯中途反水的“勃兰登王室奇迹”的事件,才艰难获胜,但一直到最后,他也没等来英国人的一兵一卒。

很快,英国人的报应就来了,当它因为七年战争的巨大亏空,准备向北美洲殖民地收税的时候,北美的“走私犯们”群情激愤,纷纷起来造反,史称美国独立战争。在这个时刻,法国和普鲁士齐刷刷地站在了美国一边,法国甚至不惜举债帮助美国独立,最后迫使英国不得不签字同意,法国人总算是小小地,报复了一下。

美国独立的时候,英国已经不是斯图亚特王朝了,这个王朝在安妮女王去世之后也绝嗣了,只能从德意志地区的汉诺威找回来一个血缘关系最近的乔治老大爷当国王,那一年是1714年,英国又开启了汉诺威王朝。

而俄罗斯和奥地利在七年战争之后,觉得实在是饥饿难耐,就在1772年,伙同新崛起的普鲁士王国,对波兰的领土进行了瓜分,史称第一次瓜分波兰。对于这种流氓行径,英法采取了沉默不语,间接地,也助长了这三个国家对波兰土地的垂涎,后来又连续两次瓜分波兰,导致波兰最后彻底亡国。

以上就是过去40几集的大致内容,下面按着惯例,我们说说那个时期欧洲人的生活情况。

和中世纪相比,贵族们和最底层农民的生活,没什么变化。贵族们没变化可以理解,无非就是吃得精细点儿,穿得华丽点儿,和中世纪相比,电灯,电视都没出现,娱乐节目自然也没啥变化,大部分人就是看个小歌剧,找两个情人,如此而已。

那为啥说农民的生活没变化呢?不是应该变得更好一点儿吗?实话实说,最底层的农民和中世纪相比,也没啥变化。虽然说相比中世纪,土豆和玉米从美洲引进了欧洲,让农作物的产量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地提高了,但由于三个原因,让农民们一直到18世纪之后才获得了足够的食物。

第一个原因是这两样东西由于宗教的阻碍,普及得相当缓慢,据说很多主教都宣称,像土豆这种长在土里的肮脏东西,《圣经》上提都没提过的玩意,只配给妓女吃;第二个原因是虽然科学革命已经开始,但一直到18世纪后期,科学家才发现氮,19世纪才可以人工合成氮肥,没有这玩意,产量的提高是有限的。那时候,为了供养整个欧洲,需要80%的人去种地,而21世纪的今天,欧洲种地的人口,只有1.5%,这就是科技的力量;最后一个原因就是17世纪是地球的小冰河期,经常性的,一个春天下来,农作物都不发芽,直接烂在地里,而上层社会的人口又增多了,这就导致种地的人到了冬天没吃的,只能活活饿死。一旦有天灾,城市的大街上就挤满了大量的乞丐,有一本17世纪末期的日记这样记载过,“街道上出现无数可怜人,他们因饥饿而垂死,没有面包。为了延长一会生命,他们开始吃不干净的东西——流浪猫肉,屠宰场流出的牛血,厨子扔在下水道的内脏等等……”

由于上面三个原因,中世纪之后的几百年,欧洲的农民依旧生活得很困苦,我前面说,国王、主教、科学家动不动就活个七八十岁,实际上,当时整个欧洲的平均寿命只有30岁左右,农民中能活过40岁的,少于20%,比起中世纪,也没差多少。顺便说一句,人类的寿命出现指数型的飙升,是在19世纪之后的事情了,也是在欧洲率先开始的。

17世纪前后生活有变化的,是一个新兴阶级,也就是中产阶级。

今天所谓的中产阶级,在发达国家,一般是指经济上相对独立,占人口大多数的中等收入人群,但十七世纪我们说中产阶级,指的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一开始的时候,那些通过经商或者开工厂发了大财的普通人,都热衷于回乡下去买一块地,然后通过各种办法,比如说联姻,或者捐助,把自己弄到贵族的行列里去,随便弄一个骑士或者绅士的头衔,也算是光宗耀祖,这些人的行为,完全是模仿贵族,也没什么可说的。

但问题是,除了这些大富豪,社会上还出现了很多小富豪,甚至多了很多从事文职工作,收入也不菲的阶层。一来这些人不像是大富豪那么有钱,二来也没有那么多贵族头衔给他们,所以这些人一边对贵族头衔艳羡不已,另一边,却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隐隐约约之间,也有和贵族们分庭抗礼的架势。

比如说在住房方面,从17世纪70年代开始,伦敦就出现了那种三层的,砖式结构的房子,这种房屋看起来是不如传统的那么高大,但内部却完全现代化了,更小但效率却更高的壁炉,合理的客厅,餐厅和卧室布局,厨房不再是和房子分离的,并且离餐厅很近,所有这一切,都让居住变得更舒适,也更有家庭的气息,房子不再是中世纪那种大到吓人,寒气森森的堡垒,而是充满浪漫情调的家,甚至一直到今天,大多数欧美家庭居住的模型还是近300年前的这种。

除了房子里要摆满从各大洲游历带回来的稀奇玩意之外,新兴的资产阶级在饮食上也更加精致,一边追随传统贵族们的茶和咖啡,一边还有自己独特的饮食风尚,比如说葡萄酒,就是因为他们而流行开来,像今天出名的法国拉菲酒庄,玛哥酒庄,都是在那个时候,被这些小资产阶级吹捧起来的。

我们说这些人虽然没有获得贵族的头衔,但也丝毫不妨碍他们把自己当贵族看待,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很多有了点儿钱的男人们,都要求周围的人称自己为Sir,也就是先生,并且要称呼自己的老婆为夫人。前面说过,这两个头衔以前都是人家贵族的称呼,所以,1650 年的时候,一个法国作家发出了一声感慨:在这个世纪之前,可从未听说过要称秘书、律师、公证员和商人的妻子为夫人的。

小姐(Miss)这个名词也是从这时候起,被很多未婚的,但是经济上比较独立的女人接受,成为她们的一个尊称。但实际上,如果我们真的考证这个词,它是从Mistress变化而来,原意是情妇,后来不知道怎么滴,变成了对未成年女孩子的一个称呼,到了17世纪,又成了独立女性的称呼,至于说今天,那我就不敢说了。

总之吧,尽管穷人依旧是穷人,但由于中产阶级的诞生和壮大,并且因为他们无限度地向贵族们看齐,导致中世纪之后的几百年,尤其是17世纪,欧洲渐渐变成了一个消费社会,大量的奢侈品被制造出来,又被抢购一空。毫无疑问,这对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后来启蒙运动的旗手们,对这一点,也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伏尔泰说过:“(奢侈)很多余,却很有必要”,而孟德斯鸠说得更明白一些,“富人不挥霍,穷人将饿死得更多”。

看起来,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好像还挺理性的,而且我们也都知道,他们的很多思想,也深入到了我们今天社会的方方面面,传统上的评价,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后,欧洲思想界的又一次伟大飞跃,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从下一集开始,就让我们走进启蒙时代,去看一看那些熟悉而伟大的人物,这些家伙到底是不是真的理性,还有,他们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思想财富?

谢谢大家的支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红人馆粉丝

    “海上马车夫”这个绰号真是给荷兰叫土了,人家明明是金融业的先驱,结果起这种外号。

  • Lynda37

    這麼快又更新了

  • 汤圆缘

    总结太必要了!边听边忘,已经懵圈了

  • Wildroses

    真牛,一句话都不能错过

    三丫家的丫 回复 @Wildroses: 一个字都不能错过

  • 晓舒_BJ

    这部分总结讲的真好,尤其还补充人民生活的部分,受益匪浅👍👍👍🌹🌹🌹

  • 疯狗吃太阳

    第二次总结。这一集要背下来!

  • 三丫家的丫

    德意志800万青壮年在30年战争中死去

  • 一醉雨听风一

  • 宇智波田岛波弥夜须

  • 电眼小白兔_

    听爽了。这一段打得好乱之前一直搞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