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注释】
扶苏:即唐棣树。又称栘、夫栘,字又作扶疏。段玉裁《说文注》:“扶疏谓大木枝柯四布。”适宜生长在山地疏林间或灌木丛中,不耐潮湿。
隰:低洼湿地。 荷华:荷花。
子都:古代美男子之称。《孟子·告子上》:“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
狂且:愚狂的人。马瑞辰《通释》:“且当为伹字之省借……狂伹,谓狂行拙钝之人。”
桥松:高达的山松。桥为乔的假借字,高大。
游龙:红蓼,又称红草。喜生在水边湿地,枝叶和果实均可入药,有清热化痰、解毒、明目之疗效。红蓼所以称游龙,郑玄解释,是因为该草枝叶放纵,恰如红色游龙。
子充:指美男子。《孟子》:“充实之谓美”,一说,充与姝读音相近,意思相通。
狡童:狡黠的年轻人。骂人的话,犹言家伙、小子。
一、郑风
郑国始封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朝,始封之君为宣王弟,名友,即郑桓公;初封之地在郑(今陕西华县西北)。友为幽王朝司徒,深感王朝将乱,向太史伯请教逃亡之地,太史帮他选中了济、洛、河、颍四河之间包括虢(今河南荥阳北)、桧(今河南新郑西北)之国在内的地区,作为未来的生存之地。不久,王室大乱,郑桓公死,桓公之子武公率众东迁,灭掉虢、桧,将新的都城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市)。东迁后的郑国地处要冲,北靠黄河,西依嵩岳山地,西南有南起于谢(今河南南阳市东南)北至于郏(今河南郏县)的山川土野,东南有广阔平原。土地肥沃,河流众多,物产丰饶。其中的溱水、洧水,分别发源于郑国西北山地,合流后流经都城附近而东南入颖,它们与《郑风》密切相关。这里,西周礼乐文明的影响不大,但远古文化累积却十分深厚。前一点,《国语·周语》载太史伯之言曰:“谢、郏之间……未及周德。”就是说,郑国有大片地区西周礼乐文化的流布薄弱。这一点为现代考古发现所证明(李学勤《秦与东周文明》)。至于远古以来文化累积深厚,也是为考古发现证明了的。在属于裴李岗文化范围内的舞阳县贾湖村遗址,曾发掘出土过距今七八千年前用禽鸟腿骨制的七孔笛;在距郑国都城不远的长葛石固,也发现过时代稍晚的骨笛;再后来,考古发现今天的郑州曾一度为商代都城。古老的文化原野,袭居的是一批具有时代特点的新人。
郑风突出的一点即其对传统的突破。《论语》中,孔子曾言“郑声淫”。这引发了古来学者的议论。《左传》载“季札观乐”曾言:“美哉!其细已甚。”先言“郑声”乐调是美的,又言其“细甚”。所谓“细”,应该是指郑声的新风格:相对古乐的厚重沉稳,郑声可能是高亢的,曲调是细腻委婉、柔曼绵长的。这样的风格完全不像“先王之乐”那样强调厚重节制,就如同后世古典音乐与流行乐的泾渭分明。孔子所以说“放郑声”“郑声淫”(《论语·卫灵公》),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论语·阳货》)应是站在古典立场上对“郑声”的新风格表示不满。
二、《山有扶苏》,男女相会时节女子对男子的俏骂之辞。
诗以高下不同的树与花起兴,言高树与湿地花朵各有其美,言外之意,是自己怎么就这样倒霉,本想遇到美男子,却偏偏遇上轻狂愚笨的家伙。读这样的句子,不要以为诗中人所见,真的就是貌丑心邪坏青年。所谓“褒贬是买主”,骂的厉害,未必真就厌恶。子都、子充都是当时美男的高标准,犹如今日女孩家心中“白马王子”。“不见……乃见”的句式,看上去像是失望,其似乎也不过是拿子都、子充的标准,揶揄一下对自己有意思的男子,当不得真。还有,狂且、狡童的骂,也不是真骂,更不意味着拒绝,骂一下对方,毋宁说是想在以后交往中占据上风。此外,也可能是女子对那些在自己面前自我感觉良好“狡童”“狂且”的回应,目的是灭一下他们的傲气和威风。这些就是所谓“打情骂俏”了。
仔细观察,郑风的男女相悦,其实是古老风俗在当时的复苏。《郑风》多的是广大乡野男女们在一定时节的聚会歌唱,与流行于卫地的桑间之喜有明显分别。就是说,随着郑国宽松文教政策的实施,沉寂多年的古老婚恋风俗,又在溱洧水泮复活了!相会的男女们,口含天籁以相感,自由择偶,各遂所愿,与礼乐的歌唱迥然不同歌唱兴盛于一时。采诗官们注意到郑地古风歌唱的独特,予以采集、加工,其主要目的或许出于“整齐风俗“的考虑,但客观上却完成的是对野性婚俗歌唱的保存。
《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注释】
惠:疑问词,相当于其。字应作叀,甲骨文中常见。出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引唐兰说。旧解作好、对我好,不确。句意为你可思我吗?
褰(qiān)裳(cháng):撩起衣裳。古代上衣下裳,裳,类似今天的裙。
溱(zhēn):郑国水名,古又称潧水、郐水,发源于今河南新密市境内,东南流与洧水合流。东南流经郑国都城,至今河南西华县入颖。溱洧水泮,与卫之桑中、陈之宛丘一样,为当时男女会合之地。
狂童:狂妄、任性的小子。
且(jū):语气词。
洧(wěi):郑水名,发源于今河南登封阳城山地,东南流接纳溱水后(今称双洎河),经郑国都城西南,东南流至今河南西华县入颖。《左传·昭十九年》:“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渊即深潭,在新郑东南不远处。
这样诗篇今人说它是爱情诗,也对,却有点不太准确。准确说,应该是溱洧河泮男女相会打情骂俏的风情诗。这样风俗的起源甚为古老,到周代,似乎政府也有意利用这样的风俗,促成乡野之民的婚姻,以繁殖人口。如此,就有《周礼·地官·媒氏》等文献所记载的仲春之月,政府允许男女自由相会,男女“奔者不禁”。男女相会的地点一般就在桑林、水边,所谓“奔者不禁”就是女子未经家长同意就跟看中的男人去了,政府对此不加干涉。同时,政府还派专门的人员负责“阴讼”之事,即解决在这样的时节里出现的男女纠纷。至春秋,在郑国“未及周德”的地区此等风俗还比较盛行。在这样的“会男女”的盛大节日,男女盛装前往,互相对歌,尽力表现自己的美好,《褰裳》,以及《山有扶苏》、《野有蔓草》等,就都是古老的“野性”婚恋习俗下的男女风情之诗。
喜欢李老师讲的诗经,亲切有温度。贾湖的骨笛应该是大型鸟类的翅骨做的不是腿骨,因为翅骨天然中空不需要打孔。
李老师讲得好有趣!
专业性挺强~慢慢理解~哈哈
据说元宵节就有男女相会的意味。我以为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武丁嫁妹当然要有仪式。山野村妇自有其理。即使当代乡村,大操大办有之,自由独行亦有之。风之性也,巽入万物。
李老师的语言好生动!
褒贬是买主,喝彩是闲人。
李老师讲的真好
献花🌹
听李老师讲解后,觉得诗经不再面目可憎,竟是如此有趣。象探到了一个人美好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