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亚非。我们今天继续讲《论语》“为政”篇第4章的内容。上次课,我们正好讲完了孔子五十而知天命的人格境界,因此这次课,我们就接着讲孔子说的“六十而耳顺”的深刻涵义。
“六十而耳顺”,这一人格境界是表面上看起来最简单、认真思考起来又最难明白、因而最容易引起认知上的歧义的人格境界了。就字面意义而言,人们免不了会问,耳顺很难做到吗?以至于五十岁都知天命了,还要到六十岁才能做到耳顺?在人们的日常经验里,似乎一般脾气好的人,就很容易做到耳顺。说到这里,我想起自己几十年前作为知青在农村插队时的一件趣事。当时啊,我们邻村有个老好人。听人说他随和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任何人对他说任何事,他都一律回答说:“那就好、那就好。”据说有一次啊,他在路上遇到一位故人,他向人家问好,又问人家父母大人可都安好?那位故人回答说,一向还好,就是父亲不久前不幸去世了。他依然条件反射般地回答说:“那就好,那就好!”结果气得那位故人半天说不出话来。这当然只是个笑话。而且,这也并非孔子所说的耳顺,倒是更接近孔子所反感的乡愿。我们就先不在这里讨论它了。我们要明白的只是,耳顺作为孔子六十岁才达到的一种人格境界,并不像它字面上显示的那样简单。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