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国文物常识》关于中国文物,我们不可不知的常识

6《中国文物常识》关于中国文物,我们不可不知的常识

00:00
20:08

章节名称:

《中国文物常识》关于中国文物,我们不可不知的常识

文稿内容:


——• 音频文稿 •——

今天为你解读的是《中国文物常识》。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是19万字,我会用大约2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你讲解书中的精髓:关于中国文物,我们不可不知的常识。

近几年,中央电视台接连播出了几个高热度、高内涵,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像《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等,都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喜爱,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央视爸爸。其中一个介绍国家文物的节目《国家宝藏》在豆瓣的评分高达9分,节目以优秀的制作获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而群众对节目的认可和谈论也反映出了人民群众对于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但是节目篇幅有限,所能展现了文物,只不过是我国几千年文明中的冰山一角。而我们需要了解的也不是成千上万的具体文物,而是广泛的文物常识。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进程中遗留下来的遗迹、遗物,是前人的智慧结晶。研究历史文物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中国文物常识》是一本以文学角度来讲解文物知识的书,语言简明生动,内容涵盖历史人物的衣食住行各方面,能够快速地丰富读者的知识储备,提高读者的人文修养。

这本书的作者沈从文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作家,更是一位杰出的历史文物研究者。沈从文先生的一生几乎可以分成两个主要阶段。前一阶段他专心文学创作,曾两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是中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启明星。但在1948年却遭到了左翼文化的猛烈批判,从此他转向了文物研究工作,为我国的文物研究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接下来我就为你详细讲述书中的内容。

第一个重点是玉器是古代社会的历史缩影。

第二个重点是以文物为媒介,走进古代人民的生活。

第三个重点是文物是生活艺术的载体,体现了古人的精神文化。


 

好,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重点内容,玉器是古代社会的历史缩影。玉器在我国文物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是古代社会的历史缩影,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玉在古代的寓意十分美好,常被用来表达珍惜高、高尚之意。《诗经》中曾用“君子,温其如玉”来称赞男子身上温润谦和的品德和温文尔雅的气质。这句话流传至今,被进一步美化成浪漫协议的“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蕴含着才子佳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愿。玉之所以能够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除了本身润泽的品质和稀缺资源的价值,以及巧夺天工的雕玉记忆,与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们为其赋予的高贵地位更是分不开。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石之美者,有五德”,这个石之美者就是玉,是一种天然矿石,玉出现的时候很早,根据我国现有的资料记载,早在近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玉器就已经登上了人类的历史舞台,并且在近万年的发展中自成一种玉文化,见证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起初,未经雕琢的玉石只是旧石器时代的一种生产工具,比如玉铲、玉刀、玉斧。比起审美功能更加具有实用价值。殷商时的雕玉技艺逐渐成熟,出现了平面透雕、线刻浮雕和圆雕等多种雕刻方法。但是这个时候,大量的雕钰只属于统治阶层,他们用玉来装饰衣物、宠物、兵器,而平民只能使用石斧、石镰、兽骨等原始工具进行生产。玉器由平民制作,却被统治阶级享用,这种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了封建社会里尖锐的阶级对立,为玉在后期所拥有的政治地位做了历史铺垫。

周代时,玉的采取和雕琢,有了专门的属官,叫工正。工正们采取的玉多是河中的子儿玉,不能做大型的雕刻。大型的玉需要从山里采,叫山材玉,汉代时就已经有人采用山材玉了,不过只是个小件儿的玉石,大件儿的山材玉的采取和雕刻是在13世纪。但这对玉的发展无关紧要,对玉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周天子为了表示君人臣贵,民众于宝,将从殷商王宫里收获的大量宝玉分给了诸侯。这种做法在舆论和思想上巩固了新王朝的统治地位,也让玉从此获得了名正言顺的政治地位。

天子用的公章是圭、碧、玉玺,诸侯联姻宗庙祭祀、婚丧庆吊等,也要用到不同形状的玉,玉在周代变成了一种礼器,同时也是当时社会的制度象征。周礼春官中记载,周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这六种玉圭被称为六瑞。我们从中可以很明确地看到周朝制度将玉分成了6种不同等级的礼器,表示等级尊卑。到了周后期,玉不再限于王亲贵族之间的流通,一些新兴阶级的知识分子也有了佩玉的习惯。《礼记》中赋予玉德的思想和内涵,言明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知识分子对玉的高度肯定,始玉获得了普遍的社会地位。

西汉时玉的应用更加广泛,种类也更加繁多。有祭祀用的黄琮璧,士大夫们佩戴的横,观看星秀用的璇玑,女子打扮用的玉玑、玉簪,饮食用的玉碗、玉壶,还有殉葬用的、被死去的贵人握在手里的玉豚、含在口中的玉蝉,穿在身上的玉甲等等不尽其数。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雕玉的工艺也不像以前那般精细了,但玉的价格依旧高昂。当时的一匹上等的丝绸值15000钱,购买一个小件玉器却需要两万钱。

明清之前,玉的雕琢都有实用的功能。自明代起,玉又具备了被赏玩的功能。明清玩玉的人十分看重玉的价值,不同的质地、不同的颜色、不同的产地决定了玉的不同价值等级。每个时期对玉的色彩的认可程度有所不同。明万历年间的高濂在其著作《遵生八笺》中表示,玉以甘黄为上,羊脂色次之。而明末的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却认为欲以白绿两色为真品,红黄之色的不过是奇异的石头并不是玉。到清代时,士大夫们又特别偏爱红玉了。他们认为红玉上的血丝是佩戴之人的精神化成的,渐渐地,玉变成一种可以与人的精神互相感应的灵通宝物,更加受到人们喜爱。

玉从奴隶主的专属品到封建社会的制度象征,再到文人大夫的身份象征,一步步地见证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其文物价值确实非比寻常。我们今天对玉的了解和学习,实际上也是一次对历史文化的反思。

 

好,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第一个重点内容。说完这个,咱们接下来说第二个要点,以文物为媒介,走进古代人民的生活。在古代玉的专属权,大家都掌握在贵族阶层的手里,无法反映大部分普通百姓的生活情况。那么与古代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类文物,就成为我们走近和了解古代人民生活的最佳媒介了。在这部分,我们会从古代人民最为贴身的服饰和装饰的发展方面入手,追溯些许斑驳的历史风貌,了解历史常识。

我们先思考一下衣服是怎么出现的呢?一是御寒的需要,二是生产技术的发展。传说,皇帝的妃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技术,春蚕吐丝,人们就有了制作衣服的原料。后来人们又从蜘蛛结网中得到了启示,学会了织布的技术中能织布成衣。也许这些传说并没有多少可信度,但是衣服的制作确实是原始社会的智慧结晶,人们最早用来缝制衣服的工具是骨针,那个时候的衣服大概只是几片叶子或者一张兽皮。根据云南寨山出土的铜器上的刻文,考古学家们推测出,最早的织布工具叫“地机”,顾名思义,“地机”就是坐在地上织布的。那时候还没有梭子,妇女提线需要用手,再以比较重的石器压线。经过千万次的提线,压线、穿织才能得到一匹布。

周代的礼制要求女子有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德,其中的妇功指的就是纺织之类的工作。此时织布已经不是简单的生产了,因被赋予了道德意义,从而起着教化社会的作用。

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所追求的衣服式样不同,这跟当下的生产能力和政治需求、文化需要有很大关系。殷商时,人们已经能织出很薄的绸子和一些矩状花纹的锦缎,但是这些是供贵族穿用的,大部分的平民只能穿麻葛或者是粗毛布衣裳。男子头戴帽子,上衣长至膝盖、下穿裤子,这种打扮主要是方便劳作,女子多用玑来装饰头发,一般为一只斜插于发,更讲究一点的是双玑对插。

西周重视礼乐制度,贵族阶层十分注重排场。衣服的款式被加大加长,以显出威风。周天子出席美中场合的衣服都有特定的礼服,连出行的车马颜色都必须与衣服相衬。帝王冕服龙袍的制作技艺在此时达到成熟。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多战乱,人们的衣服都带有战争元素,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贵族华服、胡服和甲衣。当时的甲衣得到极大发展,我们现在知道的最贵重的战役就是犀甲是以犀牛皮做成的,以上有用彩漆绘制的花纹。除了甲衣的发展之外,战争还影响到贵族的穿衣习惯。贵族穿衣必佩宝剑,用以表明自身具有战斗力。此时的贵族衣服比周代更加华丽,成年男子头戴高冠,在随身佩戴的宝剑上镶金嵌玉,用以固定腰间皮带的皮带钩,也必用金玉做成,品类多样,做工精细。女子将眉毛画得很浓,在两颊点上胭脂与涂满胭脂的嘴巴形成一个三角形,发型样式也变得丰富起来,甚至出现了妇女带拳拳帽的风气。

战国后期,因为赵国战力不强,经常受到中原大国的欺负。当时的国君赵武灵王就下令推行胡服骑射政策,借此改革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故而其熙小袖的上衣,尖尖帽和传统皮靴等便于作战的齐射的衣服,也成了当时的流行风尚。社会进入了秦朝大一统时期,衣服的样式也得到了统一规定,官家子女需要在腰间记挂名称为组绶的丝绦,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等级。平民男子带头巾,或者像平顶帽一样的帻,汉代绸子变得普遍,在贵族心中不再金贵,取而代之的是绣有各种山云鸟兽花纹的锦绣细毛织物和细麻布。魏晋时,人们的穿衣风格变得朴素,颜色淡雅,布料多为麻或葛。

唐朝则将衣服颜色明确的分出了等级,黄为尊,红紫色次之,然后是蓝绿色,最次是黑褐色,白色的等级最低。虽然唐代以胖为美,但是唐初的女士服装是比较窄瘦修长的。由此可以推测出,初唐时期的女子还是以瘦为美的。不过真正以瘦为美的朝代要数宋代,女子内穿紧身衣裙、外套小袖对襟褂子大衣,行动起来更添几分弱柳扶风的风韵。渔民和农夫的衣服也越来越显得短小、清简。元朝时期的便服没有太大的变化,大多沿用唐宋的式样。此时,长江上游已经产出棉花,棉花被织成棉布,自然地出现了一些棉布衣服。但是寻常百姓家是用不起棉布的,他们在家多是敞露胸的打扮,出门时再带上一种用细藤编织的帽子,这是他们虽入主中原,但是骨子里却保留着蒙古民族的粗犷作风的缘故。

明代时出现了一种四方平定巾和六合一统帽,前者是知识分子官戴的头巾,寓意天下平定,后者是商贩和市民戴的,寓意全国统一。眉勒又称抹额,在明代十分盛行。女子不论贵贱,都在额间系带此物。女子穿长背心,古称马甲。不过根据图片资料显示,此时的马甲并不是我们如今所说的马甲。明式马甲很长,一般过膝。

清朝的服饰装扮与明代的服饰风格发生了迥然不同的变化。男子不再蓄发挽髻,而是剃发垂辫,不再着宽衣长袖,而是着箭衣蹄袖;不再穿大统袜、浅面鞋,而是深鞋紧袜。服饰的具体样式,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经常看宫斗剧的朋友就会比较容易想象和理解。

 

好,以上就是本书第二个重点。下面来为你说最后一个重点文物是生活艺术的载体,体现了古人的精神文化。我们看古代影视剧,尤其是宫斗剧,都会看到贵人们会在衣物上描龙绣凤,缝制衣服也要用凤羽金丝线,寻常百姓家贴在墙上以呈祥瑞的年画里,总少不了鱼的形象。这些随处可见的生活艺术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能够影响着我国人民几千年的审美呢?

龙凤图案常在绘画、雕刻、陶瓷、彩绘等艺术品上出现,关于龙凤的成语也很多,像龙章凤姿、龙凤呈祥、龙蟠凤逸等都有十分美好的含义。总之,龙凤在我国艺术创造的各种形象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这跟我国人民对权力和爱情的尊崇和追求有关。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的人们相信君权神授,帝王是真龙天子、帝后是齐物凤凰。秦始皇的玉玺上就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字样,而龙在人民的想象中是能够上天入海,翱翔于九州的神兽。二者在隐隐中就有一丝神思契合。史记中记载,黄帝是乘龙飞天的,跟随皇帝的大臣们也抓住龙的胡子,到天上做了神仙,从此,龙就成了统治者的福娃,变成封建社会的政治形象。龙袍、龙椅、龙床是皇帝的专属配置,表示君威神圣不可侵犯。如果普通人用了龙的样式,将被视为犯了大不敬之罪,要被下狱。因为龙的政治形象深入人心,古往今来有很多统治者为了能够名正言顺地获得统治地位,就宣称自己是龙之子。史记高祖本纪中就说到刘邦是神龙与昭灵夫人所生之子。

比起高高在上、威严尊贵的龙凤的形象就显得亲民很多。凤冠、凤钗、凤袍虽然属于王亲贵族的专属,但是民间女子也可以使用凤的图案。他们在鞋子或者罗裙上秀凤是不犯法的。凤也有既定的政治形象,却没有他所代表的爱情意义深入人心。关于凤凰,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一些浪漫美好的爱情故事,比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一曲凤求凰,比如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千古名句。

关于鱼是如何成为我国吉祥物的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想到几个词语,鲤鱼跃龙门、年年有鱼、如鱼得水,鱼水和谐。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我国早期的社会文明发源地,自然地,鱼与百姓生活最为息息相关,于在日常生活中就有很高的出镜率。“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人们看鱼儿在水里游动是多么的欢乐呀,丝毫没有人间的烦恼。它们悠然摆尾,竟然有些像还未长大的龙在水里嬉戏,他们在光影下互相追逐的情景,又有点夫唱妇随的意思。所以鱼水和谐都用来形容称心如意的爱情,鱼的形象又成了寓意着农业丰收、年年有余的祥瑞。鱼的种种特征,都契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要求。既然神龙用不起,凤凰用多了又腻,那就用鱼吧。

殷商时期的一些文物上早就会有鱼的图案。在商代时还发现了大量的小玉鱼。春秋战国时期,直接传出了鱼龙交变的传说,知识分子们佩戴的玉佩出现了一半是鱼,一半是龙的样式。隋唐确立科举制度后,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鲤跃龙门,从此青云直上天子堂,是每个寒门学子的人生梦想。

鱼型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出现了鱼型的钥匙,叫鱼钥。官员之间公务往来的信件叫鱼符,中等以上官吏才能佩戴的鱼袋,千里传音的鱼书,名家的画纸上总也少不了几条鱼。鱼形变成一种最接地气的艺术,上至王亲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能享用,同时又反映着各种各样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

好了,说到这儿,我们今天聊的内容就差不多了,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我们所说的要点。首先我们讲到了玉器是古代社会的历史缩影。玉的出现很早,从早期的生产工具到政治权力的象征,再到知识分子的人格象征。一次次的身份转变,反映了我国封建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其次,我们讲到了以文物为媒介走进古代人民的生活。根据出土的文物资料显示,各个朝代的衣服样式都有各自的特性,这是因为每个朝代的政治理念和文化发展不同,所反映出来的人民生活也不同。最后我们讲到了,文物是生活艺术的载体,体现了古人的精神文化。我们在出土的铜器或者是其他文物上,几乎都会看到龙凤和鱼的图案。龙凤和鱼之所以备受我国人民喜爱,是因为他们身上的传说或者是特性契合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能够轻松满足我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文物是活的历史,尊重文物、学习文物常识,不仅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又增强了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