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知识-抱厦

中国古建筑知识-抱厦

00:00
09:56
中国古建筑知识-抱厦
抱厦,是什么?

那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充满文艺名字抱厦从名字上看不了解的人很难将其和古建筑联系在一起如果把建筑各部分比作人的话那抱厦就像一个紧紧抱住大佬大腿的小卑微

那抱厦的身份究竟是什么呢?
01
抱厦又称“抱夏”、“龟头屋”是指在主体建筑之一侧突出1间或3间的小房子四周均可突出,一般突出于建筑之前
如果“抱厦”建在正房北侧就称为“倒座抱厦”,如果建于正方两侧则称之为“耳房”。抱厦还经常被设计成带柱子的入口空间,但其外形是房子,而不是廊子。
这么一提醒你是不是感觉好像在很多中国古建筑中都见过它呢?确实如此抱厦的历史很悠久了

抱厦从哪来?

02
隋唐时期
抱厦出现,其形式是“在主建筑的四面均可接建房子”
小贴士
我国古代单体建筑外轮廓单一,隋唐以后因建筑体量较前朝有较大发展,单体建筑空间组合方式增多,所以抱厦应运而生。
宋代

抱厦已确定为一种建筑形式广泛运用
小贴士
由于建筑制度严格,所以抱厦多在于规模大的建筑中出现,包括宫廷建筑、庙宇建筑、官署建筑和楼阁中。
比较典型的是北宋年间的隆兴寺摩尼殿,正殿四面都向外突出建了抱厦。
元代
抱厦仍出现在官署、寺庙建筑中
清代中期
小贴士
亲王府中出现了抱厦,《八旗通志》记载“裕亲王府有抱厦五间,定亲王府有抱厦房一座八间”。
抱厦有啥用?
03
真的是抱大腿的吗?
当然不是,相反,抱厦在古建中的作用可大啦!

扩大建筑内部空间
抱厦既可以作为主体空间的一部分,与主体连为整体也可以与主体空间分开形成单独的附属空间
代表作 河北省正定县隆兴寺内的摩尼殿
作为著名的宋代抱厦建筑其形式是四面正中均建抱厦

代表作特点

建筑空间上
这些抱厦扩大了主殿的建筑空间
并且丰富了建筑外轮廓
同时也突出了主体建筑入口处的艺术形象
视觉效果上
通过四周小抱厦的烘托
使主体建筑获得一种众星拱月的艺术效果
另外,抱厦人字山面与屋顶造型协调统一
使建筑外观更加精致优美
能获得丰富的视觉感受,还能突出建筑重点

作为建筑的过渡空间
随着抱厦建筑的发展,其作用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建筑角度来看抱厦可以看成半封闭半开放空间的“过渡空间”与建筑内的“封闭空间”和建筑外的“开放空间”形成了过渡丰富了庭院内的空间变化
作为“过渡空间”人可以在这里停留或进行其他活动比如在炎热的夏季夜晚,人们可以在这里纳凉、聊天等
代表作名称 冀南山区传统民居徐家三进院
代表作特点
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来达到有趣的视觉效果、空间效果
当人们站在庭院的最南边时
仰视正房只能看到抱厦,无法看到正房的屋顶
使人惯性的认为正房就是坡屋顶
这样不仅有良好的立面效果
同时还节约大量的建筑材料,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由于冀南山区的民居院落规模较小所以在庭院内抱厦还可以取代廊道的作用
抱厦增加了单体建筑之间的相互联系让人们在刮风下雨时可躲避风雨让人们在抱厦下欣赏庭院中的风景


装饰建筑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空间轮廓及平面布局相对简单通过抱厦与主体建筑组合可以丰富建筑的空间层次和立面形象除了上述实用功能外抱厦也在一些建筑中作为装饰、造型要素等加以运用
代表作名称 我们所熟悉的故宫角楼
代表作特点

故宫角楼的四周
重檐歇山抱厦依附在歇山主体建筑上
四周抱厦与十字歇山顶以相似的风格重复出现
不仅在形式和风格上取得协调统一
而且重复出现的重檐抱厦增强了建筑的节奏韵律
优美的歇山抱厦在建筑中构成丰富的轮廓和层次
(是不是以前只知道歇山顶,现在知道要有“重檐歇山抱厦”)

除此之外,抱厦还经常出现在一些多层塔楼的入口或建筑四周来增加建筑的艺术形象。
抱厦都有哪些“皮肤”呢?

04
根据抱厦与主体的连接可归为三大类:
一种是与主体采用“勾连搭”的方式连接
小贴士即两栋或多栋房屋的屋面沿进深方向前后相连接,在连接处做一水平天沟向两边排水的屋面做法。
第二种是在主体一侧突出 1 间 或 3 间,由两个九脊殿丁字相交,插入部分的抱厦
小贴士这种抱厦屋脊与主体屋脊相平行,艺术特征与前一类抱厦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这类抱厦在立面上所占比重更大,对整个建筑的艺术形象具有重要影响。
第三种是抱厦的“亲戚”,名字叫破风
小贴士“破风”是在古代建筑中比较特殊的抱厦。这种抱厦采用简化手法加以运用,将正檐向上撩起一块三角形或弧形的抱厦与主体建筑组合。
但在中国这种抱厦实例较少反而在日本发展的比较成熟在日本许多神社及其他类型的建筑中都可以看到
通过上述内容,相信大家对于抱厦有了一定的了解啦。其实中国古建筑中对于抱厦的运用十分的广泛,小伙伴们可以去找找那些熟悉的古建中被自己忽视的抱厦吧!

抱厦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演变,它不仅仅是“抱住”了建筑主体,还给建筑类型、建筑风格创造出了多元化的丰富局面,对于近现代建筑也有积极的影响,可以说是一大功臣啦!

下次再见到它,可不要再忽视它了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