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相关学说

第6讲 相关学说

00:00
15:45

第三章 情志疗法的理论基础


情绪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在中西医均有一定的基础。中医学理论认为,“百病生于气”,并对情志作用于身体的方式进行了详细论述。西医学、心理学也将情绪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这类研究中,通常将某些疾病或身体变化看作是情绪应激反应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结果。大量的实验性研究也证实了情绪与身体指标之间的关系,情绪变化可以引发机体病变。


因此,通过情绪释放和化解也可以改善人们的身体状况,成为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但现阶段在实践操作层面仍然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国内外研究中对于情志记忆和疾病之间关系的探索,主要是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不断发现情绪记忆对人的长远影响,并试图建立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对于情绪与疾病之间明确的对应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致病的情绪问题尚没有系统性成果。对于一般疾病,如失眠、头痛、焦虑等功能性疾病,西医临床治疗的手段主要是作用于机体本身,心理疏导只是辅助性手段;中医特有的七情学说和情志致病理论,对功能性疾病,大多通过心理咨询、冥想、瑜伽或传统精神疾病药物进行治疗。


本书所论述的情志疗法不仅对中医情志观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确立了情绪与疾病的对应关系,创立了安全、简单、易于操作的具体方法,是中医情志学说的较新研究成果和实践应用手段,为开展情志疗法普及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本章主要介绍情志疗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学说


一、中医情志学说


(一)中医整体观

中医对疾病的研究建立在人体脏腑器官的相互作用及外邪、情志因素影响的基础之上,同时综合了养生学、西医学、哲学、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作为一种宏观而且注重整体的医学,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组织器官都不可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存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机体的内外环境也是协调统一的。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在不断产生矛盾而又解决矛盾,在这个过程中,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因某种原因遭到破坏,且不能立即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病因。


中医并不是把人放在一个独立的物质层面上研究的,而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因此,中医治病讲究的是祛邪与扶正,寻求身体中各个器官的平衡。同时,中医还强调通过养生的方式主动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在创造人体内在脏器和谐的过程中改变自身与外在世界的不和谐。中医“治未病”思想由来已久,最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从人体的整体论出发,讲求“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未病先防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以防止病情加重,病愈防复以阻止疾病复发。


中医治病并不以消除病症为目的,而是强调整个人体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在明确病因后,中医并不主张找到病原体并杀死它,而是通过调节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在加强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同时,激发人体的内在潜能,从而依靠人体自身的力量治愈病症,使人体更加强健。中医学认为,疾病的产生源自人体的阴阳失调,当通过服用中药等方法改变人体环境使之达到阴阳平衡时,病邪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人体自然就会痊愈。


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正常,气血阴阳协调平衡,即所谓“阴平阳 秘”。当人体在某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异常,气血阴阳平衡协调关系受到破坏,导致“阴阳失调”,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便发生了疾病。精神状态受情志因素的直接影响,若情志舒畅,精神愉快,则气机通畅,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正气旺盛;若情志不畅,精神抑郁,则可使气机阻滞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正气减弱。因此,平时要注意精神调摄,保持思想安定清静,不贪欲妄想,使真气和顺,精神内守,增强正气,从而减少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七情致病理论


情志可以被理解为当人的内在需要和外部刺激出现不同时,个体基于不同的认知评价所出现的主观感受,并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其中有代表性的 7种主要情志活动为喜、怒、忧、思、悲、惊、恐,称为“七情”。


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协调作用,不会致病。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当情绪不断累积时,会对身体形成持续地攻击,导致身体不同部位的病变,进而形成严重的疾病。


《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说,这些指的就是情志会使身体产生气,即生命能量的定向与定位反应,形成身体各器官规律性变化和身体中能量的淤堵,损伤脏腑器官,造成功能失调,使身体出现各种疾病或者加剧病情。


七情致病的主要过程就是通过强烈的情志刺激进而影响脏腑气机的正常运行,最终导致脏腑气机运行失常,气血痰瘀郁滞,甚或阴阳失衡,精血亏虚而发生疾病的,故而情志调畅则气机畅达、脏腑和谐、气血协调、阴阳平衡。


正所谓“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由”指病的根由,而病根就是“心”,“心”指的是人的心理变化,也就是人的思想。这就是传统中医理论所讲的“病由心生”。


七情致病的特点主要有以下 3点。


(1)直接伤及五脏:人的情志活动与五脏有密切关系,而脏腑功能活动主要靠气的温煦、推动、气化和血液等的濡养。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 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喜、怒、思、忧、恐简称为“五志”,分属五脏。七情内伤,则直接影响相应的脏腑,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而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情志所伤的病症,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如思虑劳神过度,常损伤心脾,导致心脾气血两虚,出现神志异常和脾失健运等。郁怒伤肝,怒则气上,血随气逆,可出现肝郁气滞之两胁胀痛、善太息等;或气滞血瘀,出现胁痛,妇女痛经、闭经,或瘿瘤、癥瘕等。此外,情志内伤还可以化火,即“五志化火”,而致阴虚火旺等;或导致湿、食、痰郁停滞为病。


(2)影响气血运转:《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可见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晕厥猝倒。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精神紧张,心情舒畅,使营卫通利,但暴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状。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闭郁,意志消沉,正气耗伤。


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以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痿、遗精等。惊则气乱,是指大惊伤及心胆之气。思则气结,是指思虑伤脾导致气机郁结,古人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则会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



(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素问·汤液醪醴论》曰:“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由此可见,精神因素还会直接影响疾病的愈后,若患者没有止境地追求某种欲望和嗜好,则会导致经气败坏,荣血枯涩,“神”就会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不仅会使疾病的治疗效果减半,甚至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根据临床观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若患者有较剧烈的情志波动,往往会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若遇事恼怒,肝阳上亢,血压迅速升高,可发生眩晕,甚至突然昏厥或昏仆不语、半身不遂、口眼斜;心脏病患者,也常因情志波动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