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积善成德,改变命运。各位善友同修,早上好。在这美好的清晨,让鸟语花香叫醒我们的心灵,迎接这美好的一天。接下来,跟随云谷禅师,开启美好的早晨!
心死,活人变死人。
中国有一句俗话说:“药石医假病,真病无药医。”所谓的真病,指的就是心病。事实上许多的疾病是导因于心理作用,最浅显如肠胃病,百分之八十以上和情绪脱离不了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常常保持心平气和,许多的疾病自然能够不药而愈。
现代人的病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生病,是躯体的生病;另一类就是心病,是心理功能失调的心理病。一个健康完整的人,必须包含整体两大部分的健康,即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尤为重要。有病就有病因,躯体病的病因有细菌、病毒等等。
心病的病因来自两方面:一是外因,如生活变故、社交能力不强、人际关系紧张的刺激、挫折以及不良的家庭、社会环境等;一是内因,自身个性、性格上的弱点:懦弱、过敏、意志薄弱、内向封闭、心理承受耐力不足、缺乏社会锻炼、患得患失、期望值过高等等。
此外,产生心病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私欲,私欲导致的过喜、过怒、过哀、过乐都会使人产生心病。
晚清时期,江苏南通有一年轻举子,名叫张謇,才华横溢、满腹经纶,赴京考试,得中状元,的确是件幸事。张謇因为太过欣喜,遂得大笑之病,整天嘻笑不休,难以治疗,皇上钦命,让张謇先行治病,待病好后再任职。于是,张謇还乡养病,乘船沿大运河南下。一路之上,每到一处,总打听有无名医,必请诊治,都没有疗效。一路听人说要想治好这个怪病,除非兴化赵海仙不可,他就将海仙之名记在心中。
这一天路过兴化,确有赵海仙其人。张謇便找到海仙之所,请他治病。赵海仙为张謇把完脉,说:“药石虽灵,但君患真心疾,没有药可以治疗。”张謇绝望,怅然而去。海仙等张謇走后,又暗中将一书信交予他的随从,嘱其到了南通后,等张状元口出怨言时,再交给他。
张謇回到船上,忧郁非常,自叹初登科,正当青云直上,可是自己福浅命薄,寿又如此短促,不禁令人忧心,笑声也逐渐减少,谁知到了南通后,其症若失,精神振作,不觉哑然失笑道:“赵某名医,竟也荒唐若此,我已安全到家,哪里像将死之人,是他医术不精,还是有意诈骗?”
这时随从忙说:“状元公不要急,赵先生临别时有一书信在此,嘱托你自看。”随从便将信交予他,原来上面写着:“张先生少年得志,高中状元心花怒放。喜极伤心,心气开张,故笑不休。此时,药石已无可为,故以危言耸之,使其收敛心气。估计船抵达南通,病已愈矣!”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代社会里,考取功名是贫寒弟子的唯一出路,而考上的少之又少。在功名利禄面前,很多读书人的心理都是自私的,往往是及第则狂喜,落第则过忧,就像上面例子中的张謇,考中状元后的过喜引发了心疾。常言道:“心病还得心药医。”他遵照名医的嘱托,改变自己的心态,将快乐与他人分享,心疾遂不治而愈。
佛经上说:“心生万法生,心灭万法灭。”世间的一切现象,不过是我们的心识所变现的假象而已,本来空幻的事情,由于心念的活动,能生起种种的幻象;已有的幻象,由于心念的平息,也能归于止灭。譬如黑夜走暗路,看到地上的粗绳,以为是巨蟒盘踞;听到树上沙沙的响声,以为是鬼魅哀号。
古人说:“心不在焉,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果能够祛除心中的疑惧,一切事象只不过如杯弓蛇影般虚幻,是吾人妄自造作罢了。所有的心病都是人自身的原因导致的。因为每个人都有私心,受私心的驱使,许多人会喜怒无常,从而致病。
心病使浑身不适、情绪不宁,吃不香、睡不安,焦虑抑郁、紧张恐惧、怀疑丛生、思绪万千等等;严重者茶饭不思,度日如年,患者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所以说,心病大于身病。
人的心病大都与私欲有关。身体的疾病,需要通过药物、保健来理疗,而心病只能用心来医,只要抛却自私之心,内心无私欲,心病自除。
人生的大病,在佛法里说,就是时时刻刻盘踞在我们心中的贪、嗔、痴。身体上的病痛,可以请求医师来医治,但心理上的大病,再高明的医师见了也会束手无策。所谓的“贪”、“嗔”、“痴”都是私欲,私欲往往引发心病,而心病又大于身病。所以说,要想不被心病缠绕,就要在内心摒除私欲,使心灵不再受私欲的困扰。
病由心生,去除贪痴嗔恨就会慢慢好起来
是的心病大部分来源于想要的太多
内心世界私心太重,欲望太多,心态不平和。只有通过自我克制来控制自己的欲望,清除那些不可能得到满足的贪欲才能减少自己的精神压力和痛苦。人生之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心身健康,要学会将私欲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进行自我调解、自我限制、自我清除、以保持良好的心里状态。
阿弥陀佛
放下自我 ,利他, 心病就好了。
心病还需心药医
听友184600887 回复 @1356569mjhx: 没有心药,只有自我反省修行调节,放下
背景音乐太吵了
🙏🙏🙏
人的心病大都与私欲有关。身体的疾病,需要通过药物、保健来理疗,而心病只能用心来医,只要抛却自私之心,内心无私欲,心病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