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诗经·国风·唐风·采苓》于晓鹏带读与随讲

292《诗经·国风·唐风·采苓》于晓鹏带读与随讲

00:00
18:01

诗经•国风•唐风•采苓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这首诗反复提到的首阳,是山名。说到首阳山,就会让人联想到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他们是商末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是长子,叔齐是三子。本来他们的父亲遗命立叔齐为君,但是父亲死后,叔齐尊天伦,不愿继承王位,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跑到山里去了,叔齐随后也跑到山里。由此在历史上流传下了兄弟让国的佳话,他们也像尧舜时的许由那般,被视为高逸之士。后来他们的另外一个兄弟做了孤竹国的国君。伯夷、叔齐闻说周文王贤明,曾经到了西岐,可是他们到西岐之后,文王已经去世了,那个时候武王正准备伐纣。兄弟俩扣住武王的马缰绳说,你们的父亲新死未葬,你们却大动干戈,可谓孝乎?纣王是天下的君主,你们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当时很生气,武王的手下欲对俩人动武,姜太公却拦住,说他们是贤士,不能杀害。后来武王伐纣成功,天下宗周。伯夷、叔齐不愿意食周粟,跑进了首阳山,以采集山间的野果、野菜为食。后来有人说你们不食周粟,可是首阳山也是周的山,山上的野菜也是周的野菜。兄弟俩最后就饿死在首阳山。伯夷、叔齐临终前作《采薇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因为首阳山十分有名,目前国内的首阳山有六处之多。一说是辽西的阳山,二说是河南偃师的首山,三说是山西和顺的阳区山,四说是山西蒲坂河曲的雷首山或者叫首山,五说是陕西岐山以西的地方,六说是甘肃渭源陇西的首阳山。据考证,伯夷、叔齐所去的首阳山最有可能是陕西岐山以西或者甘肃渭源的首阳山。但是《采苓》中提到的首阳山,大概是山西蒲坂河曲一带的雷首山,又名首山,首山南坡称之为首阳。

诗中“舍旃”的意思是放弃它,“旃”是“之、焉”的合声,语助词,缓读为“之焉”,快读则读成“旃”。类似的词还有“诸”,缓读为“之于”,快读为“诸”,因为“于”在古音之中读wu1,是合口音,今人则读yu2,是撮口音,其实u与ü都是合口音,u是合口音的宏口音,ü是合口音的细口音。

明代戴君恩《读诗臆评》:“各章上四句,如春水池塘,笼烟浣月,汪汪有致。下四句乃如风气浪生,龙惊鸟澜,莫可控御。细味其语气,当自得也。”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通篇以叠词重句缠绵动听,而姿态亦复摇曳。”这两条都是说这首诗的用字用句,读起来可以摇曳多姿。我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大家可以细细玩味其语气,看看是否如以上所说。

下面我把这首诗再读一遍。

我认为戴君恩之所以如此评说,主要是和这首诗的用韵有关。此诗每章的后四句三章内容相同,韵脚是旃、然、言、焉,按照古代韵书的韵部,属于元部,明显的特点就是每个韵字的韵腹都是大开口音a,读起来有一种龙惊鸟澜、风气浪生、不可控御的响亮,有一种呼号的感觉。而每章前四句的韵字则相对开口度小。比如第一章的前四句是以苓、苓、巅、信为韵脚,属于古代韵书的真部,韵母中都含有细口音i,巅字的韵腹是大开口音an,但是它前面有介音i,把口型相对缩小。第二章的前四句是以苦、苦、下、与为韵脚,属于古代韵书的鱼部,是合口音的韵脚,其中“下”一定是今音与古音有了很大变化,所以现在读起来开口度比较大。第三章前四句的韵脚是葑、葑、东、从,属于古代韵书的东部。这也是对应中古音的韵部而言。因为上古音的韵部,是以中古音《切韵》《广韵》的韵部为基础,上推参考像《诗经》这样的韵文以及汉字的声旁等等,采用系联法找出这些韵字相互之间的连带关系而做的上古音韵的拟音和上古音的研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