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玲老师分享——锅巴稀饭治食积

罗玲老师分享——锅巴稀饭治食积

00:00
06:59

小朋友难免有嘴馋的时候,有时候吃多了就会食积,容易生病。现在的爸爸妈妈遇到这种情况会特别着急,就会去买一些消食化积的药品给小孩吃。


 其实在我小的时候,也会有这种吃多了不消化的情况,这时候外婆就会煮一点锅巴稀饭给我吃。


锅巴稀饭的做法:用柴灶煮饭的时候,多加一根柴,这样就容易形成锅巴,并且会比平时更焦、更糊一些,然后将上面的饭铲起来,保留锅底的锅巴,加一点水,慢慢煨成焦香的锅巴稀饭。


小朋友吃了锅巴稀饭以后,可以消食化积,很快就能进行正常的饮食了。那时候的我们并没有吃太多的药物,但在这种方式的“治疗”,肠胃到目前为止还是挺好的。 因此,就这个角度,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为什么相对焦一点、糊一点的米、面,可以治疗食积呢?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焦糊的食物会致癌,但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并非如此。


1.温可助阳:脾喜温,土代表脾胃功能,炒焦的食物得到了火的能量,火能生土,土性得助,因此让我们的阳气得以复生,不管是对小朋友,还是成年人、老人,都是有所助益的。


2.燥可祛湿:脾为湿土,喜燥恶湿,脾之湿赖胃阳以运之;胃为燥土,喜润恶燥,胃之阴赖脾湿以濡之。脾升胃降,燥湿互济,共同承担运纳。炒焦的食物一般都很干燥,有利于湿气的化解


3.焦气入脾:食物炒焦后,会产生独特的焦香气味,这种香味能让人产生食欲,即是我们常说的芳香醒脾。所以,食物炒焦能够较好的刺激食欲和唤醒脾胃功能


4.焦苦入心助心:“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焦气入心,苦能燥能降,故可助心,而心为火,火能生土,因此也有助于脾胃。


在中药里有一类炭药,将药材烤成半焦状态,同时还保留了一些原药材的性质(谓之存性)。


炭药除了具有原药材的性质外,还有收敛、止血、消胀的作用。
米面类炒成焦黄色后,米里所含的淀粉也就被破坏,分解为活性碳。活性碳可以吸潮气、吸异味、吸污垢。


米面炒焦后,被炒焦的部分能健脾祛湿,将体内多余的湿气吸附成团,从而排出体外。
这类食物除了本身补养身体提供能量的作用以外,还能够涩肠止泻消胀化食有效地防止大病初愈或脾胃虚弱的人,出现食积、食复,以及腹泻等症状


其实肉类炭烤后亦可助消化:在吃烤肉的时候,烤得微微焦黑、炭焦的烤肉,就是消化肉积的佳品。


火烤后出现的焦脆,其功效类似于锅巴、饭焦,可以帮助消化肉积。 但是当我们出现非肉食积,需要治疗时,肉类对比米面,有可能就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导致消化功能进一步减弱,因此我们会选择炒焦的米、面(谷物类),而非肉类。 



资料来源:

[1] 什么是“原汤化原食”,炒焦的食物为何能助脾胃?

[2]食疗:大道至简——焦米

[3] 五脏与五形、五色、五味、五音等的对应关系。

[4]脍炙(摘自徐文兵《字里藏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