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罗永浩再次创业,退出所有社交平台,这一次搞了AR

6月17日罗永浩再次创业,退出所有社交平台,这一次搞了AR

00:00
05:22

【王煜全 要闻评论】粉丝群已经开通

欢迎加入前哨粉丝群,在这里你可以和科技投资人、创业者、各行业专业人士互动沟通,分享心得体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前哨相关活动动态,结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入群方式:
微信扫码下方二维码即可入群


如果您想洽谈合作,请添加创新地图的微信:innovationmap ,并附上简介。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6月13号,罗永浩通过个人微博宣布正式退出所有社交平台,包括微博,再次埋头创业去了。他还提到还会继续接广告代言,偶尔会回来做直播,尽快还完剩余的债务,请债主公司的朋友们尽可放心。


图片


我们一直对罗永浩先生的信用表示认可和敬佩。因为他信守承诺还清债务,从欠债6亿到现在不到1个亿,打算今年11月前后全部还完。他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信用,也为企业家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那创业做什么呢?罗永浩说,这三年来他跟团队做了很多研究,发现有两个方向是真正感兴趣的,一个是电动汽车,另一个是AR,也就是增强现实技术。


老罗觉得,电动汽车从启动到量产,至少要五六年时间,资金量也比手机要大很多倍。这三年造车新势力都陆续进场了,时间窗口也错过了,所以很自然就选择了AR。


那为什么选的不是VR,而是AR呢?因为他认为"VR的本质是游戏机,一年卖到一两亿部就到头了。"要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需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全世界持有量达到几十亿台,每年卖10亿左右,而AR设备就有这个潜力。


老罗计划打造一个千人左右体量的公司,用三到五年时间研发,做出一个消费级别的AR产品。公司大致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团队,硬件团队会每年研发一款仅限内部开发使用的工程机,直到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成功;软件团队负责AR设备的操作系统。


这次做AR操作系统跟以前做锤子手机不同,当时的安卓操作系统已经基本成熟了,老罗的团队能做的也是小修小改,而这一次他决心重构很多底层设计,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OS系统,做出一个像2007年的iPhone+iOS一样的东西。


正好我们科技特训营里对VR、AR和元宇宙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所以今天也借着这个话题,对于AR技术做一些讨论。


虽然VR和AR经常被并列提起,实际上VR已经开始得到了普遍应用,而AR的产业化落地比VR慢很多。我们已经可以买到消费级的VR设备,便宜的只有两三千块钱,但是很少听说有消费级的AR设备。


为什么呢?VR的V是Virtual,意思是"虚拟",提供的就是沉浸式的视觉体验,是可以脱离现实世界的。AR的A是Augmented,意思是"增强",也就是说,把虚拟的东西叠加到你看见的现实世界之上,实现虚实融合的增强。


你可能会疑惑,现在很多公司都做了消费级的AR,比如华为、Oppo,而且价格很便宜,国外的AR眼镜也开发了很多年,像谷歌眼镜、微软Hololens、Magic Leap的One。


图片


其实,这些都不是AR的最终形态,你可以把它们简单理解成"放在眼前的一块显示器"。谷歌的AR眼镜用得最多的功能也就只有打电话、拍照片、录视频,产品推出来的时候,由于跟宣传广告差距太大,给消费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落差。


那么未来真正的AR是什么呢?首先它要能对眼前的3D空间建模,创建出一个高分辨率的数字世界,这就需要类似激光雷达这样的精密传感器;然后要把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之上,人在移动的时候,虚拟信息也要精准定位,这就需要背后有强大的算力;设备要根据现实世界的变化识别、判断、给出反馈以及与人交户,这就需要高水准的人工智能。


这样的AR是融合在我们生活中的。比如我们可以看到眼前朋友的姓名、生日信息,不用担心想不起来名字的那种尴尬;走在街上会直接跳出路边餐厅的评分、菜品特色,不需要拿出手机慢慢查团购App了;去动物园,能直接看到动物的介绍,不需要费力地听解说了。


这背后需要的大量的算力支持、要有能量密度大的电池、足够轻便的设计,不然光AR设备因为计算发热就让人戴不住,何况AR设备和VR不同,是希望像眼镜一样日常戴着的,一天下来耗电惊人。而这些都是迄今为止没有解决的,甚至有很多AR项目还是处于基础研究的前沿,竞争在技术研发层面上展开,不是设计层面,更不是老罗以前一直强调的用户体验层面。


而且我们认为,未来的VR、AR设备竞争会和今天的手机一样,不是一个机型的成功,而是长期的高额技术研发投入。当年的锤子就是单机设计出彩、长期研发能力欠缺。


现在来看,AR的硬件形态没有定型,也就没有足够大的消费者市场。而软件又是依附于硬件的,在硬件不定形的时候去开发软件甚至是操作系统,风险很大,可行性很小。


当然AR也是有一些产业化机会的,微软Hololens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也就是企业应用的AR场景。现在用得最多的是把不同地方的人聚集到一个虚拟场景里,对着一个物体指指点点,比如机械设备的维修、人体器官的医疗教学等等。通过切入小众的2B市场得到生存机会,其实这种AR应用更偏VR,也就是更强调虚拟协作,对虚实叠加的精度要求不高。这无疑是个更务实的技术路线,先积蓄虚拟内容,等AR设备成熟了再把虚实叠加做好。


图片


创业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游戏,不光要有情怀,还要有理性;不光要有具体的研发、销售等硬实力,还要抓住风口,踩对产业化时点。老罗这次回归科技界,选择了一个比当年做手机难上好几倍的项目,在不忘夸奖其敢打敢拼敢冒险的企业家精神的同时,也想给他提个醒,那就是在研判科技产业格局的前提下,三思而行,不要盲目冲动。


毕竟,好不容易靠实力还干净了旧债,千万不要因为情怀再欠上新债。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更多科技产业的底层思考逻辑,会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欢迎关注全球风口微信号,报名加入!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下周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盈盈_hi

    我最盼着陪护机器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