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一阖一辟谓之变:怎么打开《周易》宝藏的大门?

51、一阖一辟谓之变:怎么打开《周易》宝藏的大门?

00:00
13:49

大家好!我是张其成。如果把《周易》比喻成一座储藏珍宝的宝藏,这个宝藏的大门是无比坚固的,也是紧紧关着的,还加了一把密封的锁,那么要想打开这座宝藏,必须找到一把钥匙,必须搞清楚这两扇门的构造,否则无法打开大门,无法得到里面的稀世珍宝。那么这两扇大门是什么呢?这把钥匙又是什么呢?


《系辞传》第十一章告诉了我们这个秘密,《系辞传》说: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意思就是关门叫做坤,开门叫做乾。“户”,是独扇门。一扇单独的门叫户,两扇对开的门叫门。“阖”就是合起来的意思;“辟”,是打开的意思,有一个词叫开辟。乾坤分开来叫户,乾坤合起来才能叫门,所以《系辞下传》第六章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坤大概就是《周易》的大门吧?在八卦中乾坤两卦好比是父亲母亲,其余六个卦就是六个孩子;在《周易》六十四卦中,乾卦和坤卦分别是唯一的纯阳卦和纯阴卦,同样也好比是父母,是最基本的,所以放在开头,分别为第一卦和第二卦。乾坤正是打开《周易》这座宝藏的大门,打开这扇大门就能登堂入室。本来乾坤两卦就是两扇门,但这里分别用了两个动作“阖户”和“辟户”——关门和开门,这个比喻,形象说明乾、坤的特性和作用。乾卦是开门,表明乾卦是开放的、敞亮的、刚强的;坤卦是关门,表明坤卦是封闭的、幽暗的、柔弱的。乾卦和坤卦,一开一合,一明一暗,一阳一阴,一刚一柔。


“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乾坤阴阳的一开一合就叫做“变”,来来往往的无穷变化就叫做“通”。关门又开门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开和关是相反相对的,开和关这两个相反动作相互作用,相交相合,必定会发生变化。进一步看乾坤相交就是天地相交,天地的对立统一,必定会使万事万物发生变化。这就得出一个哲学命题,阴阳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西方哲学认为矛盾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和阴阳都有对立统一的特性,相比较而言,矛盾偏于对立,阴阳偏于统一;矛盾偏于分离,阴阳偏于交合。“往来不穷谓之通”往来,本是指乾坤阴阳的往来变化无穷无尽,进一步推广到所有事物的往来变化。比如《系辞传下》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一往一来又可以看成是一屈一伸,都是正反相对的,相反相成,往来屈伸,不断地朝相反方向变化,按一往一来的规律向前发展,才能通达、通行无阻。就六十四卦次序看,两两一组,后面这个卦就是前面这个卦的反卦或对卦。这也就是老子说的“反着道之动”。“变”和“通”两个概念合起来就有了一个词叫“变通”。


“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乾坤阴阳表现出来的就叫做“象”,有了具体的形状就叫做“器”。“见”同“现”,表现出来是“象”,合起来就叫“现象”。我们今天还说一个词叫“形象”,其实形和象是有区别的,“形”是有形状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但“象”是没有形状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却可以表现出来,也是可以感受到的。广义的象是一切外在表现,是用五官感受或者身体感受到的,包括看得见的形也属于广义象的范畴;但如果分开来说,能看到的、有形状的叫做形,“形乃谓之器”,有形状的东西就叫着器——器具、工具,乾和坤表现出来的六根阳爻和六根阴爻就是形;没有形状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表现出来可以感受到的叫做象,“见乃谓之象”。乾和坤隐藏的打开和关闭的变化过程就是“象”。


乾和坤还有实际的作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根据乾坤可以制造器物并使用它就叫做“法”,还可以被人民广泛使用到现实生活中就叫做“神”。为什么?因为从制作器物到使用器物都必须有乾坤-阴阳的法则,所以叫着“法”。“出入”可理解为进进出出,也就是反复使用,“咸”是都的意思,制作的器物不仅能反反复复使用而且被老百姓广泛使用,但普通百姓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一定是有神妙的作用、神奇的力量,所以叫着“神”。


那么打开乾坤这扇大门的钥匙是什么呢?就是“太极”。《系辞传》第十一章接着说: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这是一段非常有名的话,是讲八卦怎样形成的。大家都很熟悉,意思也很清楚。简单地地翻译一下:所以易有太极,太极生出两仪,两仪生出四象,四象又生出八卦,八卦可以判定吉凶,判定吉凶就可以创造伟大的事业。


这一段的意思虽然简单易懂,但深入分析,你会发现有十分深刻的哲理。


首先看“易有太极”,太极这个概念太重要了,它就像打开《周易》宝藏的钥匙,搞懂了太极,就懂得整部《周易》的道理。我们先来看“易有太极”这句话,为什么说“易”里面有太极,而不是易生出太极?说明易和太极不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而是包容关系,“易”可以包容太极,而且可以包容后面的两仪、四象、八卦。说明“易”范围极其广大,无所不包,“易”就是整座宝库,就是大门,就是钥匙,就是天地万物一切的一切。那什么东西能包容天地万物一切的一切呢?只有虚无。正如《系辞传》第十章所说:“易,无思也无为也”,易就是无,既是世界形成之前的虚无本源,又是世界形成之后的存在依据,是世界宇宙万物的本来样子——本来面目。“易”就是老子《道德经》说的“道”,也就是老子说的“无极”。当然老子《道德经》比《系辞传》要早,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易传》不仅反映了儒家的思想,也吸收了道家的思想,这就是我经常说的两个观点:《易经》是先秦诸子哲学的总源头,而《易传》则是先秦诸子哲学的集大成者,是先秦哲学的最高峰。


那么“易”和“太极”究竟是什么关系?“太极”又隐藏什么秘密呢?


我下一讲接着说。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李老师开讲了

    非常值得收听

  • 朮强

    乾坤 易之门

  • 晓燕_zhao

    为啥非要有大门还加锁?宝藏啊!人人追求宝藏,无论是财富保养还是智慧宝藏。怎么打开呢听教授讲过,觉得也不是那么难啊。大道至简,只是我们不识。

  • 张炜琼

    变与通

  • 九月九_xm

    开智

  • 李健55566

    乾坤,天地之道!

  • 王文贤_n6

    易有太极!老师讲的好!

  • 谐频M喜马拉雅

    儒家讲的“易”就是道家所讲的“道”和“无极”。(张其成)

  • 王文贤_n6

    打开乾坤大门的钥匙就是易,就是太极,

  • 王文贤_n6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