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齐物论》中,我们讲到,庄子所处的时代,儒、墨、名、纵横等百家争鸣,各自推行着自己的一套是非标准,以博取统治者的青睐。各家之间唇枪舌剑、争论不休,彼此否定对方所肯定的,肯定对方所否定的。所谓的知识,在各家的眼中,已经沦为了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被用来勾心斗角、攫取功名利禄。
所以在《养生主》的开篇,庄子提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一个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但人心却欲壑难填,这世界又是如此地纷繁复杂,世俗的价值判断永远没有定准。如果以有限的生命和精力,跟随着无穷的欲望,去追逐那些无限而又不确定的东西,那必然会无比地疲惫。在已经极端疲惫的情况下,若仍不停下脚步,就等于加速奔向生命的终点。
老子曾说:“故知止而不殆。”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引来困顿和危险。庄子在《齐物论》中也说过:“故止其所不知,至矣。”一个人如果能在这无限的物欲和认知之流中停下脚步,那就是最高的境界。但是人身处于世俗世界,往往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你不想追逐迎合世俗的是非善恶,但世俗的是非善恶却会找上你。最明显的就是,不同的人对你和你的行为会有不同的看法。
这时候怎么办呢?庄子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当你的行为被别人视为是“善”的时候,就要自觉地远离功名利禄,不要被这些东西给缠住了;当你的行为被别人视为“恶”的时候,就注意不要让自己触犯法律、遭受刑罚。总而言之,就是一方面要超脱世俗的是非善恶,另一方面避免身心被这些东西伤害。这样一来,就可以保护自己的身体,可以保全自己的人性,这不仅是对生身父母的孝顺,也是让自己尽享天年的保证。
接下来,庄子为我们讲述了四个寓言故事。
第一个,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庖丁解牛”的故事。
一个叫庖丁的厨师,帮文惠君宰牛。只见这庖丁手抓、肩顶、脚踩、膝抵,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骨肉分离的声音,刀进出的声音,彷佛形成了某种韵律,与场上的歌舞和谐地统一。
文惠君惊叹道:“妙啊,太妙了!技术怎么能达到这种地步?”
庖丁放下刀说:“臣的爱好是道,胜过技术本身。臣一开始学宰牛的时候,眼中总是看见一整头牛。三年之后,臣眼中就再也没有整牛了。如今,臣只靠心神去感受,而不靠眼睛去看,耳目等器官的作用都停止,完全靠心神自己去运行。根据牛天然的纹理,臣的刀穿行于肌肉间的缝隙,进出于骨节间的空处,完全根据牛自身的结构来操作。所以,即便是那些经脉交错、骨肉盘结处都不会有丝毫阻碍,更不用说那些大骨头了。那些比较优秀的厨师,刀用一年才有缺口。那些一般的厨师呢,一个月刀就断了。如今臣这把刀,已经十九年没换了,宰了也有数千头牛了,但刀刃还像新磨的一样。骨节之间是有间隙的,而刀刃几乎没有厚度。以没有厚度的刀刃进入有间隙的骨节,那空间太宽大了,游刃于其中一定是有余地的。所以刀用了十九年还是像新磨的一样。然而尽管如此,遇到某些地方特别难处理,我还是会很谨慎,眼神专注、动作缓慢,操刀细微,完成之后,整头牛一下子就解体了,就像一堆土散落。这个时候我提着刀站立,环顾四周,心中无比舒畅,然后再把刀擦干净收起来。
文惠君听完说:“好啊,我听完庖丁的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
如果把这个故事单独拎出来看,我们很容易得出熟能生巧的道理。但作为《养生主》中的一个部分,庄子主要想表达的,却是人应该怎样活着的问题。
我个人从中得到六点启示:
第一, 不要把人生看成“整牛”,也就是不要把人生当成任务或负担。而是以开放平和、随遇而安的心态,一点点去探索人生的旅程。用心走好每一步路,尽情享受沿途的风景。
第二, 顺应人生的自然纹理,不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不可得而求之。
第三, 使自己成为没有厚度的刀,舍弃一些不必要的世俗纠缠,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欲望,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执念。
第四, 找到世俗世界中的间隙,远离是非矛盾的纠缠,尽量避免身心与外物过分摩擦,保持内心的纯粹,让人性永远如新。
第五, 面对复杂的人生问题,必须谨小慎微,不要让自己失足沉沦,被情感和欲望所吞没。
第六, 学会功成身退,收敛自己的锋芒。
接下来,我们来看庄子的第二个寓言。
一个叫公文轩的人,在街上看见右师,惊叹道:“这是什么人呢?怎么只有一条腿?这是天意呢,还是人为的呢?”
随后公文轩又自言自语:“是天意不是人为。天让他只有一条腿,人的形貌都是天生的。所以可知这是天意不是人为。“
右师是先秦一种地位颇高的官职,一方面受到君主的恩赐,过着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他的身心自由,却大大受制于君主。若是天生断腿,这个右师应该没机会当官。所以,他的断腿应当是遭受了某种刑罚所致,属于人为。但庄子却借公文轩的口,说他这是天意所致,为什么呢?因为庄子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应当是自由自在无所挂碍的。既然右师自困于牢笼之中,被物欲所牵累,那么失去身心的自由也是必然。因此断了一条腿,也可以说是天意所致了。而且,既然已在樊笼之中,一条腿和两条腿又有何分别呢?下面,庄子用另一则寓言,继续阐明这一点。
沼泽中的野鸡,每走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物,每走百步才能喝一到口水。但即便如此辛苦疲惫,它却不求被人养在笼子里。身在笼子里虽然有吃有喝,精神旺盛,但并不自在。
显然,这则寓言与上一则形成了对照。右师就像被养在笼子里的鸟,虽然每天锦衣玉食,在普通人面前气焰旺盛,但却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身心自由。而庄子自己恰如那只野鸡,虽一生贫苦,有时还为生活发愁,但他却拒绝为官,宁愿做一只翩翩起舞、自在逍遥的蝴蝶。也许在庄子看来,身心的自由自在,是人活着最大的意义,若被种种枷锁束缚,那便与行尸走肉无异。
相比于人生中遇到的种种困苦,人们最难跨过的那道坎,是生命必然的终结。然而庄子在死亡面前却风轻云淡,认为生死不过来去。来看最后一则寓言。
老子去世,他的朋友秦佚去吊唁他。到了那里,他只哭了三声就出来了。
老子的一名弟子问他:“您不是我老师的朋友吗?“
秦佚说:“我是啊。“
弟子说:“那您这样子吊唁他,合适吗?“
秦佚回答:“合适啊。我一开始认为老子是得道的“至人”,应该没有太多世俗的牵绊,但今天我看好像不是这样。刚才我进去吊唁的时候,发现有些老人在那哭,就像哭自己的儿子。一些年轻人在那哭,就像哭自己的母亲。这么多人会聚在这,其中肯定有一部分人,明明不想说话却说了,明明不想哭却哭了。这是违背天意、违背真实情感的,这些人忘记了人的本性,这在古时候被称之为反叛自然的罪行。该来的时候,老子他来了;该走的时候,老子他走了。安于客观形势,顺应自然的变化,这样哀乐的情绪就不会入侵心中,古时候把这叫作解开捆绑住的心。
在这一则寓言中,庄子描绘了三类人对于死亡的不同态度。第一类人是“至人”,就像老子和秦佚,他们把生死看作来和去,该来的时候来,该走的时候走,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没有任何哀乐的情绪参杂在里面。尽管老子自身不被生死所困,但他身边有一些人对他感情很深,这些世俗的普通人,受到主观情感的羁绊,不愿接受老子死亡,所以他们发自内心地在痛哭。但是,人一旦多了,难免参杂个别虚伪的人。这些人就是第三类人,他们本身对老子的死亡无所谓,但出于某些私心,在那里装模作样说一说、哭一哭。秦佚之所以哭了三声就出来,就是要和这些人分别开来。
显然,庄子个人所崇尚的,是“至人“对于生死的态度,即“安时处顺,哀乐不入于心”。文章的最后,庄子提出: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一根蜡烛总有一天会燃烧完,但火种却会一直传下去,没有穷尽的那一天。
人的肉身虽然会死亡,但精神却能永远流传;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有终结,但整个人类却会一直繁衍下去;人的个体生命虽死,但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却永远不会消失。
在文章的结尾,庄子把人有限的个体生命,置于无穷的境域中,就是为了消除世人对死亡的恐惧,正与开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形成了呼应。
感恩遇见
主播讲的语速平稳,吐字清晰,声音富有情感。
船长您的解读可有书出版
庄子的思想,真的很伟大!
经典,读一百遍就有一百次的感悟!
人类思想的终极境界就是庄子,前无古人,后面也绝对无来者了,一辈子一本庄子绝对足够了
讲的挺好,如若语速再慢点就更好了。
听起来好温暖啊!
庄子伟大的人物
心里很无聊,无所事事,偶然间打开听到庄子,瞬间心平气和得到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