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段 关于道的一点头绪(二)

第四段 关于道的一点头绪(二)

00:00
10:24

合校版本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通行本第十四章)


真经释义

凭借现在的道,用来驾驭现在的存在,用来知晓远古的开端,这称为道纪。


真经解读

“道”虽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可“道”就在那,因此“道”还是可以善加利用的。凭借现今这个“道”可以做什么呢?至少可以做两件事:一、驾驭现在的存在;二、知晓远古的开端。

虽然对于“道”摸不着头脑,但老子还是理出了一点头绪,那就是人们可以凭借当下的“道”来御今知古。人们通过“道”可以驾驭现在的存在,即以无形之“道”来驾驭有形之“有”。如何来驾驭呢?就是用“道”的规律来指导物质世界中的一切活动。此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理。而且,人们通过“道”还可以知晓远古的开端,即以“道”的演化来推知宇宙的创生。如何来推知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为后话,暂且不提。

通行本《道德经》将“执今之道”的“今”字改成了“古”,于是本句就变成了“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这一个“今”一个“古”,虽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老子讲“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第一章),“道”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所以,若想驾驭现今的事物,必须要用与现阶段相适应的“道”才行。如果还是抱着过去的“道”不放,那就是墨守陈规、固步自封,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汉武帝之后,中国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社会思潮从百家争鸣、变法革新逐渐转变为克己复礼、循规蹈矩。人们做什么事都得守古制、讲老例儿,决不敢进行丝毫变革。这可能就是通行本《道德经》把“今”改成“古”的原因所在吧。

本节评述

本节对道体的神秘莫测进行了一番描述,告知人们“道”是无法用普通的感官来感知的,即便是用心探寻也叫不出它的名字来。最后老子话锋一转,告诉人们,虽然“道”难以被人感知,但它的规律还是可以被了解的。这个规律就是道理。人们可以通过道理来御今知古,领悟了道理也就是抓住了“道”的头绪。

老子在本节中又提到了“道”的几个特性:

1、无形无色

2、无声

3、无法触摸

4、无名

5、属于非物质领域

6、深远无边

关于“道”的规律和宇宙起源这些“道”的头绪,老子在后面的文章中还将为人们慢慢解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可道非

    “执今”“执古”各有其理。“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强调的是鉴往知来。何况,这里所“执”的是“古之道”,并非“古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