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代中国人的工作、学习生活

1《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代中国人的工作、学习生活

00:00
28:26

今天为你解读的是《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15万字,我会用25分钟为你讲解书中的精髓:古代的中国人是怎样工作、学习和生活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古天乐和萱萱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寻秦记》,掀起了古装穿越剧的风潮。《寻秦记》讲的是现代香港人项少龙穿越时空,回到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寻找秦始皇的故事。 这部电视剧将历史事实和大量现代元素巧妙嫁接,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和一致的好口碑!

从那时起,“穿越”就成了影视剧的热门题材。穿越古装剧一窝蜂涌向观众,但大多都粗制滥造,让人哭笑不得。比如,在一部关于武则天的电视剧里,竟出现了武则天坐太师椅的镜头。然而,太师椅是宋朝才有的。谥号是皇帝、皇后及大臣去世后,朝廷追加给他们的封号。但有些古装剧里,皇帝明明还活着,却被称为太宗、仁宗。

这些电视剧为什么会频频出现各种低级错误?毫无疑问,这是因为剧组人员缺少古代文化常识。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就叫《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它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通识性经典作品,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科举官场、吃穿住行等各方面。这本书自1961年出版以来,历经四次重要修订,至今仍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最全面的参考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编写及修订工作,历时四十余年,倾注了三代编者的心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本书的编委阵容非常豪华,汇集了我国学术界泰斗级人物。主编王力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早年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师从梁启超等国学大师。后来,他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分别担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教授。他写过《汉语诗律学》等四十余部学术专著,主编过《古代汉语》等著作。王力先生已于1986年去世。这本书的审校工作,主要由国学家姜亮夫和著名作家叶圣陶完成。

今天这期音频,我将从以下三点出发,为你解读这本书。

第一点,古人为什么要观测天象,天文与农业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第二点,古人为什么挤破头要进入“体制内”,“体制内”的组织架构是怎样的。

第三点,古人在吃穿住行方面都有哪些讲究。


先说第一点,古人为什么要观测天象,天文与农业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天文学是人类最古老的学科之一。上古时代,人类还处于蒙昧状态,对世界的认知很模糊。我国民间流传着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以补天的神话传说。我们的老祖宗认为,宇宙由一个天神在统领。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都由神灵主宰。人们将这些神灵起了名字,比如雷公、电母等。

在古代,天文与农业的关系极为紧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社会的国家之一,季节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为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古人时常观测天象,这反过来又极大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

七曜是最重要的天文概念之一,曜,左边是日字,右边是翟字。它是指太阳、月亮,还有金、木、水、火、土这五星的合称。古人用“七曜”来表达对宇宙星辰的崇拜。中国武术中,借用了“七曜”这一概念,指人体中的头、手、肩、肘、胯、膝、足这七个部位。“曜”这个字,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但在一些奇幻类网络游戏中,却经常出现。

古人观测日月和五星的运行,以二十八星宿作为坐标。二十八星宿,代表二十八个不等份的星空区域。过去,对二十八星宿的起源,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是中国人发明的,有人认为是印度人发明的。直到1978年,这个问题才算有了定论。

当时,我国湖北随州出土了曾侯乙墓,下葬的年代是公元前433年。在这座墓穴里,发现了一个长方形的衣箱,箱子以黑漆为底色,上面印有朱红色的二十八星宿图案。这二十八星宿按顺序排列,与《史记》里《天官书》的二十八宿名称基本相同。

考古学家认为,这个衣箱是个天象模型。把箱盖假想为天空,人抬头看天,视线透过箱盖,则箱盖上的二十八星宿就是逆时针排列的,与宇宙中的二十八星宿位置完全一致。这个衣箱,证明我国在战国早期就已形成二十八宿体系。大家可以想象一下,2000多年前,古人就已经对星空体系理解得如此精准了。这个时间,比印度人发明二十八星宿时间要早,由此推断,二十八星宿确实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

今天,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个词——四不像。在中国古代,人们用四种想象出来的动物,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这四种动物分别是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和南方朱雀。苍龙、玄武、白虎和朱雀这四种动物,源于中国远古的星宿崇拜。

尽管古人的天文知识丰富,但由于历史条件和科学水平所限,那时的天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宗教迷信绑定的。古人常常将奇异的自然现象和人间祸福联系起来,在古代,日食被视为不祥之兆,是对最高统治者的威胁。彗星也被视为灾祸的象征,直到今天,民间仍保留着“扫把星”的说法。

如今,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收集与十二星座有关的小物品。西方的十二星座并不是近年才传入我国的。1974年,河北宣化出土了辽代张世卿墓葬,里面就发现了黄道12宫彩绘星图,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西方十二星座。这说明,早在一千多年前的辽代就已经有十二星座了。

在我国,天文学推动了农业发展。而农业和历法又有千丝万缕的关联,说到历法,必须得说说二十四节气。201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二十四节气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二十四节气扬名世界。

二十四节气,是指我国农历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二十四节气对农耕生产具有重大指导作用,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它不是谁一下子就发明出来的,而是在历朝历代中,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二十四节气里,每一个节气,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就拿清明来说,就有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宫廷斗争非常惨烈,大臣介子推保护太子重耳出逃,在弹尽粮绝时,他把自己大腿肉割下来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坐上了王位,为感激介子推当年的救命之恩,要给他加官进爵。介子推不愿做官,躲进大山里。有人放火烧山,想把他逼出来。结果介子推就是不出来,被活活烧死了。这时,重耳后悔不已。为了纪念介子推,他规定这一天为寒食节。在民间,老百姓会在寒食节这天扫墓、祭祖、插柳、踏青等。寒食节最早是在清明节前一天,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大家基本上把这两个节并到一起过了。

说完了天文和历法,我们再来简单说说古代的计时法。

古代纪年历法是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它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天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形成了六十甲子。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年、纪月、纪日等。一般认为,天干地支发源于东汉。六十甲子的纪年法,一直沿用至今,从未中断。有一点要注意,一般历史年表记载的西汉以前的干支,都是后人推算上去的。

说到这里,想起一件趣事。很多乐迷可能都听过 “水木年华”的歌,《一生有你》当年不知感动过多少人。“水木年华”主唱之一叫卢庚戌。庚戌二字,就是干支纪年法。卢庚戌生于1970年,那一年恰好是庚戌年。

好,我们小结一下古人的天文和历法知识。在古代,人们将日月和金木火火土合称为七曜,早在战国之初,就已经有了二十八星宿体系,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具有极大指导作用,计时主要是天干地支法。


再来说说第二点:古人为什么挤破头要进入“体制内”,“体制内”的组织架构是怎样的。

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分子可以有很多出路,比如,当白领、当老师、当艺术家,当然了,公务员也是条不错的路。但在古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就悲催多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人认为,读书的终极目标是进入官场,也就是所谓的仕途。一个人读再多书,如果不能做官,那也会沦为众人的笑柄。所以,孔乙己尽管知道“茴”字有四种写法,还是会被大家瞧不起。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官本位社会。官场,就是“体制内”,能进入“体制内”,意味着你这辈子将衣食无忧。在生产条件落后的农业社会里,保证你能吃饱喝足,绝对是天大的福利。古人当然要挤破头往里冲了。想进“体制内”很不容易,需要迈过一道道高门槛。

在隋朝以前,我国已有选拔人才的制度,但都不成体系。到隋炀帝时,科举制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历时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人才选拔机制。科举制度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打破了世袭关系垄断这种方式,为中下层读书人提供了进入上层社会的通道。我们现代社会的高考制度,就留有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子。

唐朝继承了隋朝的科举制,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该制度。从唐高宗以后,进士科考试成为全社关注的大事,能参加进士科考试,就意味着极有可能当官。进士科考的内容,是诗词歌赋和政治事务。在唐代,主持中央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礼部相当于是今天的教育部。参加进士科考,要请名师向考官推荐,才有考中的可能。考中以后,要称呼主考官为恩主,把自己称作门生,同一年科考考中的人,互相之间称同年。

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级别,由唐高宗李治创制。李治,大家都不陌生,就是武则天的丈夫。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考中以后统称为进士,殿试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它也成为大部分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唯一途径。因此,很多读书人一辈子都在考试,一直不中,还一直考。比如《儒林外传》中,范进中举的故事,就辛辣讽刺了科举制对普通知识分子的残害。

读书人一旦有幸考中,得到一官半职,那就是光耀门楣的大事,在族谱上都得大写特写一笔。读书人进入官场后,也不是一劳永逸,要想保住乌纱帽,就得了解官场学问。官职反过来叫“职官”,在古代,职官特指职官设置制度。历朝历代的职官制度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中央职官和地方职官两种。

先说中央职官。在秦朝,皇帝下面设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个重要职位。其中,丞相帮皇帝打理国政;太尉掌管全国军机大事;御史大夫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汉武帝以后,丞相地位虽然尊贵,权力却逐渐缩小。比如,霍光以大司马的职位帮皇帝处理朝政,地位远在丞相之上。唐宋以后,对职官又进行了一些改动。

很多古装剧里,我们经常能听到,尚书、侍郎之类的称谓,它们是什么意思呢?

要解释尚书侍郎的含义,首先要说说六部。六部是中国古代中央最高政府机构。隋代始定为吏部、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后来到唐朝,由于要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所以将“民部”改为户部。

六部各司其职。吏部主管官吏的任免权、绩效考核、升迁降级等,类似于今天的中央组织部;户部主管土地、户口、财政等,类似于今天中央财政部;礼部主管文化教育及大型典礼活动等,相当于今天的中央文化部和教育部。刑部主管刑罚诉讼等,相当于今天的司法部。兵部主管全国军队,相当于今天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工部主管水利工程等,相当于水利部和建设部。各部最高长官统称为尚书,副长官则称为侍郎。

另外,中央还有监察官和谏官。检察官对百官进行监督,有点像今天的纪检部门;谏官对皇帝进行规谏,说俗点,就是专门给皇帝挑错。此外,皇帝还有文学侍从。文学侍从是皇帝的人才库和智囊团,负责编纂典籍,帮皇帝写诏书等工作。

下面说地方职官。

秦朝时期,人们把县以上的行政单位称为郡,行政长官是郡守。太尉管军事,监御史管监察。在汉代,皇帝子弟的封地被称为国,国和郡平行。公元前154年,西汉爆发了著名的七国之乱,这是地方势力与中央皇权之间巅峰对决。七国之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随后西汉诸侯势力基本被清除,皇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隋唐时期,县以上的行政单位是州或者郡。刺史是州最高长官,太守是郡的最高长官。这两个职位是同级。宋代没有太守,刺史也成了虚职。古代官署一般都设有主簿,主簿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文官。宋朝以后,县的主簿成为县令的助理。

到了元朝,行中书省成了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明朝呢,在元朝职官的基础上做了改动,简称为布政司。有战事时,明朝派朝臣出巡,处理军务,称为巡抚。当巡抚解决不了时,再派总督出面处理。总督和巡抚都是临时指派的职官,不算正式的地方官。直到清代,总督和巡抚才成为固定职官,巡抚是一个省的最高长官,总督则要管理一个省或者几个省的政务。

好,我们小结第二点。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选择人才的重要手段,科举制给普通读书人提供了上升通道,但也残害了一些死读书的人。古代最高级的考试称为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第一名称为状元。古代的职官主要分中央和地方两种,历朝历代都有变化,其中,六部分管全国不同领域政务,六部最高长官称为尚书,副长官称为侍郎。


最后,来说说第三点,古人在吃、穿、住、行方面都有哪些讲究。

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人,只要有钱,可以吃中餐、西餐、日餐;可以穿牛仔衣、哈伦裤、高跟鞋;可以住楼房、别墅、四合院;可以坐地铁,开汽车、乘飞机。那么,在古代,人们又是怎么生活的呢?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有多大。我们就先从吃说起。

人们常说“五谷杂粮”,“五谷”分别指:小米、黄米、麦子、豆类、麻子。它们都是当时人们的主食。面食也是古人的主要食物。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墓里出土的土文物看,唐朝时,面食技术就已经很发达了,有的面点是模具压制的,有的面点是手工捏制的。里面甚至还有北方人爱吃的饺子和焦圈。

古人特别注重祭祀,祭祀时通常要宰杀牲畜,祭拜天地。古人把牛羊猪称为三牲。祭祀时,牛猪羊都齐全叫太牢,只有猪羊没有牛,则叫少牢。古时候,牛最珍贵,只有权贵才吃得起,老百姓只能吃猪肉和羊肉。

因为爱吃、会吃,古人发展出高超的烹饪技能。比如,炒、炸、煎、焖、烩、烤、炖、煮、蒸等,还衍生出川菜 、鲁菜、 粤菜 、徽菜等著名的八大菜系。中国美食能名震世界,绝对是有充分理由的。古代最著名的吃货当属曹雪芹了。在小说《红楼梦》里,别的不说,光是刘姥姥在大观园里尝的那道“茄鲞”,就不知馋坏了多少人。

说完了吃,再来说说古人的穿。

上古时期,男子都要戴帽子,帽子分冠、冕、弁(bian四声)三种。冠是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为黑色,是最尊贵的礼冠。冕和冠外形不同。冕上面有一块长方形的版。最初天子、诸侯和大夫在祭祀时都要戴冕,“冠冕堂皇”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弁也是一种比较尊贵的冠,用鹿皮做的弁,类似于我们说的瓜皮帽。老百姓没有戴帽子的权利,只能佩戴头巾。

今天,当我们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秦俑的头饰各不相同,一共包括三种样式。这里面大有学问。其中,包红头巾的,是下层士兵;戴红色梯形长板帽的,是下层军官;戴左右两瓣黑色帽子的,是最高级的将军。这种帽子叫双鹖(he二声)尾冠,只有最高级的将军才有资格佩戴这种军帽。

在古代,皇帝可以有很多件龙袍。不同的龙袍,用于不同的季节和不同场合。比如乾隆的龙袍,就有吉服、朝服和常服之分。重大节日时,穿吉服;正式场合穿朝服;在非正式场合,穿常服就可以。

龙袍只能皇帝和皇后穿,连太子都只能穿蟒袍。龙和蟒有什么区别呢?龙是五爪,蟒是四爪。皇帝皇后的龙袍用明黄色,皇太子的蟒袍用杏黄,其他皇子的蟒袍只能用金黄,而亲王郡王等只能穿蓝色蟒袍。

在古代,私藏龙袍是重罪,罪可致死。明朝的大太监刘瑾,身份显赫,专横跋扈,得罪了不少人。太监张永利被他长期打压,心里憋了一肚子火,后来,张永利逮着一个机会,向明武宗揭发刘瑾,说他想谋反,明武宗大吃一惊,派人去抄刘瑾的家,结果在刘瑾家查出百万黄金,还有龙袍、玉带等皇帝专用衣物。人证物证俱在,明武宗大怒,当场就判了刘瑾死罪。曾经风光无二的大红人,就这样草草了结了一生。

皇帝穿龙袍,皇亲国戚穿蟒袍,那老百姓穿什么?裘和袍是普通人御寒的衣服。古人穿裘,毛冲外,但在接见宾客时,裘皮衣服上要加一件罩衣,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大不敬。袍指的是长袄。一般来说,富人穿裘,穷人穿袍。汉朝以后,袍逐渐演变成为官员的朝服。

除了衣服,古人还有许多配饰。古代的君子,腰间都会戴玉佩。玉佩,是贵族阶层身份地位的象征,在一些古代故事里,玉佩也常被当作男女定情之物。

除了吃和穿,居住环境是古人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古人对居住环境也很看重,住所要讲究风水。理想的风水格局一般要求,屋子坐北朝南,屋后有山,屋前有河,这样的住所既安全隐蔽,又能满足狩猎和耕作。

上古时期,宫指一般房屋,并没有尊卑贵贱之分。秦汉之后规定,只有王的住所才能被称为宫。古代宫室一般都坐北朝南,内部分为:堂、屋、房。堂是客厅,堂后面是室,相当于卧室,卧室左右两侧是东西房。房子建在高出地面的台基上,要进前堂的话,必须要上台阶,所以才有“登堂入室”的说法。

古人筑墙,很早就运用版筑技术。所谓版筑技术,指把土夹在两块木板中间,中间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版外用木柱衬着,用杵捣坚实,筑完之后,拆除木柱木板,一堵墙就算砌好了。版筑技术在古代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今天看到的临洮秦长城,就是利用版筑技术筑成的。交通出行,也是古人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

现在,许多大城市都有地铁和共享单车,许多人还有私家车。各种交通工具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极大方便。但在古代,出行就没那么方便了。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也从侧面说明了古代交通和通讯的落后。

那时候,人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马车。战国以前,车马是相连的,没有无马的车,也没有无车的马。一般说乘车,指的是乘马车。马车以左为尊,重要人物坐左边。马车夫坐在中间,另外有个人坐在右侧陪同。打仗的战车是例外,主帅会坐在战车中间位置,左右两边会各有一名护卫。所以,在影视剧里,诸葛亮是坐在战车中间的。古代还有牛车,但牛车一般都是用来拉货的。

从商代出土的文物来看,大多数马车都配有两匹马。商朝晚期,才出现了四匹马的车。驾驭四匹马的缰绳,一共有六根,这就是所谓的六辔。六辔的系结法是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以后,才被人们所知道的。里面运用了很多力学原理,科学地用六根绳索,牢牢驾驭住了四匹马。

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人骑马了,但骑马不是普遍现象。直到战国时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从匈奴那里学来骑马术,此后,越来越多人开始骑马,骑马之风渐渐盛行。

好,我们小结一下古人的吃穿住行。在古代,以五谷为主食,面食手艺也相当成熟,牛肉是贵重资产,只有贵族和富人吃得起,普通人只能吃羊肉。贵族男子戴帽子,老百姓只能戴头巾。兵马俑头饰不同造型代表不同地位。皇帝的龙袍大有讲究,皇帝在不同场合穿不同龙袍,皇子郡王等只能穿蟒袍。老百姓一般穿裘或袍。古人住所很讲究风水,房屋要坐北朝南,院落分堂、室、房三种。古人说的车一般指马车,牛车一般用于拉货。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今天聊的内容就差不多了。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本书的要点:

首先,我们聊了古人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古人日、月、金、木、水、火、土合称为七曜。曾侯乙墓的出土衣箱证明,二十八新宿是中国人发明的。天文学推动了历法发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第五大发明。古人采用天干地支法记录时间。

其次,我们科举制度和职官制度。科举制始于隋朝,完结于清末,是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第一名俗称状元。职官可以分为中央职官和地方职官两种。

最后,我们聊了古人的吃穿住行。皇帝有多件龙袍,老百姓穿裘和袍。古人以五谷为主食,贵族才吃牛肉,老百姓只能吃猪肉和羊肉。古人的住所很讲究风水,古代的交通工具以马车为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本书,精彩呈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走进这本书,犹如走进一座博物馆,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的吃穿住行、耕作劳动、考试做官等各方面的细节,仿佛跨越千年时空,与古人展开对谈。

古代文化常识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义务多学习和多普及中华文化精髓,让更多同胞和国际友人了解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静享读书7563

  • 天机喵

    改成会员免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