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苏轼辑评

《定风波》苏轼辑评

00:00
07:37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嘉祐六年(1061)中制科。神宗熙宁间通判杭州,历知密(今山东诸城)、徐(今属江苏)、湖(今属浙江)等州。御史劾以作诗讪谤朝廷,贬谪黄州(今属湖北)团练副使。哲宗元祐间累迁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颍州(今安徽阜阳)。绍圣初,以“讥斥先朝”罪名,贬谪惠州(今属广东),再贬儋州(今属海南)。徽宗嗣位,苏轼赦还内地,途中染病,病逝常州。谥文忠。苏轼的一生处新旧党争之中,主张政治改革,但不赞成贸然激进;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但并不迂腐保守。这种态度使他同时受到新、旧两党的排挤,饱尝宦海浮沉。然其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大起大落,几起几落,却能泰然处之,随缘自适。其丰富之经历、才情、学识一寓于文学艺术,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其古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宋代大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代表有宋一代诗歌新风和最高成就;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一扫晚唐以来绮艳柔靡积习,开创了“以诗为词”、雅逸豪放之新风气,对后世文学影响极深。有《东坡集》、《东坡乐府》。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品讲析】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静,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同时,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中“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句通过“竹杖芒鞋”与“马”的对比,隐喻远放江湖、安步当车实胜奔走官场,因而非但无所畏惧,反觉一身轻松,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

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下片着眼于雨后。“料峭”三句所写寒风吹酒醒、斜阳送晚照的景象,含有风雨令人清醒、晚景或尚有望的达观。“回首”三句是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写出了诗人备受打击后胸怀旷达、淡泊人生、意存退隐的心情。这首词写眼前景,想心中事,言在此而意在彼,隐喻寄托,“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置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辑评】

       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莫听”二句明写诗人道中遇雨时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潇洒风度,暗示他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镇定自持、泰然处之的心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