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风旭语丨今天,以他们之名!

荷风旭语丨今天,以他们之名!

00:00
06:14

江北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荷风旭语》专栏,通过声音、笔触和镜头,传承历史记忆,感受英雄烈士、爱国志士的精神魅力,以及在他们的精神指引下,新一代江北人如何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故事。


今天,在江北新区红色广场,庆祝南京解放73周年暨江北新区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正在举行。一面名称为“荷波志愿服务队”的旗帜在红色广场迎风飘扬,江北新区“红马甲”队伍充实新的力量,一抹抹“志愿红”忙碌在大街小巷,成为南京新主城最靓丽的风景线。


王荷波和范旭东,一位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先驱、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一位是中国化工奠基人、爱国实业家,他们恰似爱国主义教科书,又像两座信仰的丰碑,绽放着光芒,激励着广大江北人民传承伟大精神,为美好生活不断前行。
一百年前,工人出身的王荷波为了让广大工友不再受屈辱和压迫,手执红旗,率领几百名工人冲向浦镇车站,站在铁轨中间,扑向冰冷的钢轨并卧倒在轨道中示威抗议。在他四十岁生日那天,工友们抬着一块写有“品重柱石”金色大字的木匾,表达对他的敬意。

成为共产党员后的王荷波,很快组织起浦口党小组、浦口铁路工会、浦口铁路工人俱乐部。无论作为早期的普通工人还是后来成为的革命家,王荷波始终饱含对党、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如今,一座王荷波雕像竖立在江北新区红色广场展馆内,数以万计的社会团体、学子前来参观学习,品重柱石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江北人。
而在距离红色广场不远的大厂街道范旭东广场内,同样屹立着一座醒目的雕像。它所雕刻的人物范旭东,与王荷波一样,在江北的历史上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果说浦镇机厂是中国铁路工程的先驱,那么在江北卸甲甸的永利铔厂则作为“远东第一大厂”将民族化学工业的光辉历程徐徐拉开,“大厂”这一地名也步入历史舞台。
上世纪初,国内化工原料极其匮乏,范旭东发出了“要振兴以农立国的中华,兴办氨酸工业实为当务之急”的疾呼。多方努力下,1934年,由范旭东任总经理的永利铔厂建成并投产。然而好景不长,抗战全面爆发,侵华日军深知永利铔厂的军用、民用价值,通过各种渠道对范旭东等人威逼利诱,但范旭东一直坚持“实业救国”的原则,在厂区被多轮轰炸并沦陷的危机时刻,仍然拒不妥协。

如今,走在江北新区,走进南化公司,依然可以感受到范旭东当年艰苦的创业精神和赤诚的爱国情怀。

榜样的力量撑起城市精神脊梁,在江北新区这片饱含红色记忆和先辈不朽事迹的土地上,奋进、勇敢、担当已成为最鲜明的城市品格,“有事一起扛”,“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精神处处彰显。

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面前,“我离得近我来当志愿者”,“我是医护人员,我有经验”,“我是党员我先上”,大家守望相助,挽紧臂膀,筑牢铜墙铁壁的防线,与看不见的病魔勇敢搏斗。

江北新区浦厂小学教师和学生组成了“荷波志愿服务队”江北新区红色广场红色志愿讲解支队,在节假日时间,孩子们变身小小讲解员,为大家现场讲解红色公益电影。
江北新区大厂街道“旭东志愿服务团”成员,“老杆子咖啡”老板张欢,在这几年疫情期间,陆陆续续给周边防疫工作人员送咖啡等饮品,最多的时候一天之内送出200杯咖啡。

中小学的课堂上,抗洪抢险英雄杨太平烈士,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忠烈英魂......孩子们在主题队课团课期间,大声朗读着江北地区先烈们的感人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7个街道“大工委”、82个社区“大党委”、502个网格党支部,新区全面激发党组织对各方资源、力量的调动作用,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
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2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理论宣讲“声”入人心,在基层一线帮助解决大家的急难愁盼事儿,成为一座座宣传、教育、引导、服务群众的“文明堡垒”。
当前,江北新区正在建设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的大道上奋勇向前,在先辈精神力量的感召下,大家都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参与到文明建设的实践中,经济建设和城市文明同步发展,激发出新主城蓬勃向上的力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