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何曾止一望,一岳却只是一岳。诗圣最早的一首诗,画出了圣人年轻时的何等模样?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解,晨昏不同。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显得渺小的群山。
注释
1、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2、夫: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3、如何:怎么样。
4、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5、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6、造化:大自然。
7、钟:聚集。
8、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9、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10、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11、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12、荡胸:心胸摇荡。
13、曾:同“层”,重叠。
14、决眦:决,裂开。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15、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16、会当:终当,定要。
17、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凌,登上。
18、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摘要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作品赏析
全诗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齐鲁青未了”,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描写泰山的近景。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
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为了看够,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
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写诗人并不满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揽盛景的心情。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创作背景
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作品评价
宋·范温《潜溪诗眼》:《望岳》诗云“齐鲁青未了”,《洞庭》诗云“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语既高妙有力,而言东岳与洞庭之大,无过于此。后来文士极力道之,终有限量,益知其不可及。《望岳》第二句如此,故先云“岱宗夫如何”……无第二句,而云“岱宗夫如何”,虽曰乱道可也。
明·高棅《唐诗品汇》:起句之超然者也。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顷见岱宗诗赋六本,读之既尽,为区检讨用儒言曰:“总不如一句。”检讨请之。曰:“齐鲁青未了。”
明·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
明·钟惺《唐诗归》:三字得“望”之神(首句)。险奥(“荡胸”二句)。定用望岳语景作结,便弱便浅(末句)。此诗妙在起,后六句不称。如此结,自难乎其称,又今设身为作者想之。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齐鲁青未了”五字雄盖一世。“青未了”语好,“夫如何”跌荡,非凑句也。“荡胸”语,不必可解,登高意豁,自见其趣;对下句苦。郭浚曰:他人游泰山记,千言不了,被老杜数语说尽。只言片语,说得泰岳色气凛然,为万古开天名作。句字皆能泣鬼磷而裂鬼胆。
明·王嗣奭《杜臆》:“齐鲁青未了”、“荡胸生云”、“决眦入鸟”,皆望见岱岳之高大,揣摹想象而得之,故首用“夫如何”,正想象光景,三字直管到“入归鸟”,此诗中大开合也。······集中《望岳》诗三见,独此辞愈少,力愈大,直与泰岱争衡。诗垂近千年,未有赏识者。余初亦嫌“荡胸”一联为累句,今始知其奇。钟伯敬乃谓:“此诗妙在起,后六句不称。”犹然俗人之见也,又谓:“定用望岳语作结,便弱便浅。”请问将用何语作结耶?
清·金圣叹《杜诗解》:“岳”字已难着语,“望”字何处下笔?试想先生当日有题无诗时,何等惨淡经营!一字未落,却已使读者胸中、眼中隐隐隆隆具有“岳”字、“望”字。盖此题非此三字(“夫如何”)亦起不得;而此三字非此题,亦用不着也。······此起二语,皆神助之句(首句)。凡历二国,尚不尽其青,写“岳”奇绝,写“望”又奇绝。五字何曾一字是“岳”?何曾一字是“望”?而五字天造地设,恰是“望岳”二字(“齐鲁”句)。二句写“岳”。“岳”是造化间气所特钟,先生望“岳”,直算到未有岳以前,想见其胸中咄咄!“割昏晓”者,犹《史记》云:“日月所相隐辟为光明”也。一句写其从地发来,一句写其到天始尽,只十字写“岳”遂尽(“造化”二句)。翻“望”字为“凌”字已奇,乃至翻“岳”字为“众山”字,益奇也。如此作结,真有力如虎(末二句)。
清·黄周星《唐诗快》:只此五字,可以小天下矣,何小儒存乎见少也(首二句)。“割”字奇(“阴阳”句)。“入”字又奇,然“割”字人尚能用,“入”字人不能用(“决眦”句)。
清·张培仁《古欢堂集杂著》:余问聪山;老杜《望岳》诗“夫如何”、“青未了”六字,毕竟作何解?曰:子美一生,唯中年诸诗静练有神,晚则颓放。此乃少时有意造奇,非其至者。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上六实叙,下二虚摹。少陵以前,题咏泰山者,有谢灵运、李白之诗,谢诗八句,上半古秀,而下却平浅;李诗有六章,中有佳句,而意多重复。此诗遒劲峭刻,可以俯视二家矣。《龙门》及此章,格似五律,但句中平仄未谐,盖古诗之对偶者。而其气骨峥嵘,体势雄浑,能直驾齐、梁之上。卢世㴶曰:公初登东岳,似稍紧窄,然而旷甚。后望南岳,似稍错杂,然而肃甚。固不必登峰造极,而两岳真形已落其眼底。
《诗学纂闻》:起轻佻失体。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齐鲁青未了”五字,已尽太山。
清·汪师韩《读杜心解》:公望岳诗凡三首,此望东岳也。越境连绵,苍峰不断,写岳势只“青未了”三字,胜人千百矣。“钟神秀”,在岳势前推出;“割昏晓”,就岳势上显出。“荡胸”、“决眦”,明逗“望”字。未联则以将来之凌眺,剔现在之遥观,是透过一层收也。······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清·杨伦《杜诗镜铨》:“荡胸”句不必可解,登高意豁,自见其趣。“割”字奇险(“阴阳”句)。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四十字气势,欲与岱岳争雄。
清·延君寿《老生常谈》:予尝谓:读《北征》诗与荆公《上仁宗书》,唐、宋有大文章,后人敛衽低首,推让不遑,不敢复言文字矣。此言出,人必谓震其长篇大作耳。不知“齐鲁青未了”才五字,《读孟尝君传》才数行,后人越发不能。古人手段,纵则长河落天,收则灵珠在握,神龙九霄,不得以大小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望岳》一题,若入他人手,不知作多少语,少陵只以四韵了之,弥见简劲。“齐鲁青未了”五字,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此十字气象旁魄,与岱宗相称(“造化”二句)。奇情写望岳之神(“荡胸”二句)。抱负不凡。邵子湘曰:语语奇警(末二句)。[7]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男,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一望何曾止一望,一岳却是只一岳。 眼读诗圣最早诗,望出青春何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