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罗 导读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特福的一位富裕的市民家庭。他少年时代曾在当地的一所主要教授拉丁文的“文学学校”学习,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较丰富的知识。他干过很多职业,这使他有了许多社会阅历。
莎士比亚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本,不久即开始独立创作,但他生前没有出版过自己的剧作。写作的成功,不仅为莎士比亚赢得了上层社会的青睐,也为他赢得了下层人民的喜爱。
其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二世》等,被称为“英国戏剧之父”。他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诗。
《奥赛罗》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是莎士比亚大约于1603年所写作的,目前所知这出戏最早于1604年11月1日在伦敦首演。《奥赛罗》是多主题的作品,其中包括:爱情与嫉妒的主题、轻信与背信的主题、异族通婚的主题等。
关于《奥赛罗》一剧的评论,英国就有人热情肯定此剧:“从诗行与剧情,特别是从剧情来看,它是一出很好的戏”,主要人物“描绘得好”,“诱惑的场面”卓越地显示了伊阿古恶人的“癖性”……
对于主角奥赛罗的看法通常有两种:他是位坚强博大和灵魂高尚的英雄,其所以杀害爱妻,只是由于轻信,尤其是奸恶者伊阿古过于狡猾所致,另一种是奥赛罗并不那么高尚,而是个自我意识很强和性格有缺陷的人,他是急不可待地就听信了伊阿古,责任在他本人。
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但由于他是黑人,婚事未被允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奥赛罗。
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的婚事。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情,说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梦娜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梦娜身边。
奥赛罗骁勇善战,心地单纯,但他狭隘、轻信又过于嫉妒,因而受了小人愚弄,铸成无法追悔的大错。
苔丝狄蒙娜敢于冲破一切阻挠去爱自己所爱的人,表现出新人的精神风貌,但她缺乏生活经历,过于温厚善良,未能识别恶人所设的陷阱,也不善于体察奥赛罗的情绪变化,一味说情,加深了误会,招致杀身之祸。
她至死还爱着丈夫,体现了莎士比亚的爱情理想。伊阿古是个极端自我中心主义者,他怀疑和仇视一切真善美的东西,是恶的化身,他在毁灭他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
该剧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结构最完美的一部,语言优美动人,情节极富戏剧性,是世界各国经常上演的剧目。
《李尔王》是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故事本身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后在英国编成了许多戏剧,现存的戏剧除莎士比亚作品外,还有一个更早的无名氏作品,一般认为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改编于后者而创作的。这是一出感人的历史悲喜剧,情节紧凑,动人心弦,人物的行事、对话、反应也都合乎逻辑。
在人物的对话上,也过多地不符合李尔王时代,像中世纪似的。托尔斯泰曾详细批判过此剧。但不可否认,这出戏剧在此后的几百年中,一直广受好评,除了托尔斯泰,几乎没有著名的人物对其提出过批评。客观地说,托尔斯泰的评价并非没有道理,不过考虑到莎士比亚的时代,莎士比亚对此剧本的改编也有其现实意义,莎士比亚是想通过此剧来反映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
《李尔王》也是威廉·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
该剧叙述了年事已高的李尔王意欲把国土分给3个女儿,口蜜腹剑的大女儿戈纳瑞和二女儿里甘赢得其宠信而瓜分了国土,小女儿科迪利娅却因不愿阿谀奉承而一无所得。
前来求婚的法兰西国王慧眼识人,娶科迪利娅为皇后。李尔王离位后,大女儿和二女儿居然不给其栖身之地,当年的国王只好栖身荒郊野外……科迪利娅率队攻入英国,父女得以团圆。但战事不利,科迪利娅被杀死,李尔王守着心爱的小女儿的尸体悲痛地死去。
莎士比亚站在人文主义者的立场,通过王室家族的内乱和李尔王传奇性的大起大落,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伪善的人伦关系,肯定了同情、博爱的道德原则。
莎士比亚生活在封建制度开始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上升的大转折时期。当时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中世纪蒙昧主义思想走向没落,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世界观日益深入人心,人文主义在社会文化思潮中开始占据统治地位。
莎士比亚则以他的剧作,大胆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及其对人性的禁锢,强烈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伦理思想的要求,为人文主义在英国和欧洲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