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头巾88:为什么宋江听说黄安死了,嗟叹不已,听说栾廷玉死了,又嗟叹不已呢?

水浒大头巾88:为什么宋江听说黄安死了,嗟叹不已,听说栾廷玉死了,又嗟叹不已呢?

00:00
12:03

上次我们说到,梁山对待黄安,江湖上,朝廷中,大家都在睁着眼睛看着,政策上的是杀是留,所造成的影响力,对于山寨的人才汇聚事业,对于山寨的统战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宋江才一到山寨,一成为领导,马上就动问黄安的处置结果。


但是,当宋江问道:“黄安那如今在那里?”的时候,晁盖的回答却是:“那住不彀两三个月,便病死了。”面对晁盖这样的处置与态度,书中说,宋江嗟叹不已。




宋江在嗟叹什么呢?他所嗟叹的,就是山寨失去了一个有用的人才,就是山寨在招纳人才的做法上,失了分,在江湖招纳贤才与日后官军的统战工作中,都造成了无可挽回的不利影响。对山寨的事业,造成了战略损失。


从宋江对黄安事件的战略重视,与晁盖对黄安事件的漫不经心,我们可以明确看出,两位领导,在对于人才招纳,对于统战路线上,彼此迥然不同的思路与心态。




当老天把亲手松绑,亲自招纳人才的机遇都送到了晁盖面前,晁盖也觉得对方品性无亏,本事高强,也有心招纳的时候,竟然最终也能一事无成,不仅没有招纳成功,一个人才反而在自己眼皮底下给活活耗死了。晁盖对人才招纳的热情,也真是太low了。


所以,这么一个对别人爱来不来,你死在我眼前我都不求你,你来了都要严格审查的晁天王,他怎么会为了朱仝的是否愿意来山寨,而去积极地筹划,要急吼吼地去断人家的后路,急着要人家马上上山呢?!这哪是晁天王,这明明是宋公明嘛!




之前我们曾经阐述了,晁盖晁天王不仅不愿意强迫他人上山,最喜欢他人投奔自己,而且对于人家的投奔,也持有严格苛刻的审核眼光,对于在道德上没有达标的人,他不仅不收纳,他还要推出去斩首,显示了强烈的道德原则。所以,这么一个是非分明,原则性极强的晁天王,他对于一个自己不愿意上山的朱仝,又怎么会强人所难,去出阴招逼迫,去断人后路呢?因为在晁天王眼中,断人后路本身,就是一桩非常不磊落的事情,在有道德洁癖的晁天王眼中,显然就是一桩不仁不义的事情了。


所以,某种程度上,晁盖晁天王就犹如是那个不愿意逼迫他人,总要你情我愿的仁义的刘皇叔,那么宋江宋公明,在断人后路方面,是否就仿佛是信奉手段论的曹阿瞒呢?其实,细细推究,也并非如此。


至于具体情形到底如何,倾听细细分解。


文本+音频:布衣豆腐(原创版权,违者必究)

插图:唐鼎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扎成筛子

    可惜黄安没赶上宋江这个领导在位啊

    布衣豆腐 回复 @扎成筛子: 哈哈就是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