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译“遍全书”,《美国高等教育史》是怎么出版的 |新京报快评

错译“遍全书”,《美国高等教育史》是怎么出版的 |新京报快评

00:00
03:59

近日,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副教授王慧敏撰文批评《美国高等教育史》一书的翻译“不负责任”,错译“遍布全书(几乎每一页)”,“有些地方有明显的机翻痕迹”。从王慧敏副教授的“翻译商榷”一文,也能够看出,这本书确实问题多多。据悉,该书已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多个官方网络商店下架。

如王副教授所说,选择该书译者来翻译这本专业性很强的书,本身就错了。据介绍,该书译者葛玉梅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在读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哲学、社会学与翻译技术”。除了本书,葛玉梅还翻译过《武曌:中国唯一的女皇帝》《代号“孤儿”:剑桥间谍之谜》等。

可见,译者的专业与教育学、教育学史以及美国史无涉。由非专业出身的译者来翻译某一专业的书籍,自然存在先天不足等问题。

就拿《美国高等教育史》这本书来说,以我粗浅的经验来看,译者首先要对美国历史、美国教育发展史以及美国高校沿革史有深入了解,否则在翻译此书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碰到知识难点。对这类知识点,如果事先没有清楚的认识,就可能出现明显错误而不自知。而在翻译过程中查阅资料,是很难弥补这种知识上的缺陷的。

事实也是如此。比如王副教授指出该书译者在书中把“州长”翻译成了“州总督”,这就是对美国历史不了解所致,而Harvard、Yale这些学校什么时候应该翻成哈佛学院、耶鲁学院,什么时候又只能翻成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背后涉及这些高校的沿革历史,如果对此不了解的话,就会大错特错。批评者称译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背后就在于非专业出身这一先天不足所致。

当然,这么说不是否认非专业出身人员的翻译水平。实际上,眼下在国内学术翻译圈,由专业人员翻译本专业书籍的,屈指可数,而更多的是由具备语言翻译能力的人来承担翻译工作。这是一个无奈的现实。

但是,这并不能作为翻译作品质量差的理由。非专业研究出身的译者,通过深入研究该学术领域,在翻译过程中更加谨慎、细致地对待疑点难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专业不足的缺陷。

此外,出版社也应邀请专业人员来为译稿把关,同时进行精编精校。这些流程也可以避免译文出现硬伤。

然而,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一书中,如批评者指出的,还出现了把Penn(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缩写)翻译成佩恩大学等错误。

这些问题的出现,就不简单是学科知识缺乏,而是在翻译、编辑、审订等流程上过于粗疏所致。换句话说,出版社在对待这本书上,没有严格执行出版流程制度,导致译者的错误最终“如实”呈现在读者面前。在这些问题上,不能单纯去批评和指责译者,出版机构也该“守土有责”。

十多年前,国内学术翻译领域就存在这些乱象,为何现在仍旧没有改善?对译者的激励不足恐怕是重要原因。

翻译报酬太低、学术类翻译不能当学术成果等,都是非常现实的因素。此外,有些英文汉学著作中引用的古诗词,翻译成中文要一一找到出处和原文,非常不易。我曾读过一本涉及地方志的学术书籍,译者需核对地方志原文并且把书翻译出来,密密麻麻的注脚无不显示译者的艰辛程度不亚于作者本人。

在这种情况下,试问有多少专业出身的学者愿意参与翻译工作?所以,要改变国内学术翻译的现状,必然要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吸引有专业能力的学者充当译者。如果这一点不解决,我们就很难杜绝一些翻译笑话的再度出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