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引申
再做一个简单的引申会给我们很多的启发,上边的论述其实也是给了一个药物炮制的基本法则,这个炮,是火,炮制调气之厚薄,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在药物进行炮制的时候,例如说很多说要炮制到焦黄,微黄,黄为主,如果这个火候我们认为这仍然是少火的范畴。
当一位药如果被我们制黑了,炮制变成黑色的时候,我们认为气就衰了,它就变了,所以说在炮制药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目的,这个药物炮制是为了什么,要让它的气更壮一些,我们要用少火。如果要把它的气缓冲一些,让它弱一些,要散一散,那就要把它用壮火把它的气卸掉。这是一个火的壮和少可以调制我们一味中药的气的厚薄。还有一种关于气的厚薄,如用水去洗,埋到地底下,其实是在增加阴,
让这个气变薄,这是炮制。炮制不光是用火,炮制有太多的方法,水洗,埋地,炮只是前边的一个词,一个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做一个代表,所以炮制药物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一个系统,炮是针对气,可以作为代表。味,对味要进行调制,例如说用味炒,也就是说用姜汁炒,例如姜半夏,用醋炒,醋柴胡醋香附,这是味炒,可以让这个味变厚,水洗,可以让味变薄,因为味厚则泻,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根据炮制方法,根据一味药物,可以根据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对气味进行调制,通过对气味的调制,使它能够更加符合于人体形气精的调和,这样就对药物有了一个整体的,框架性的,原则性的把握,这是在学习中药的时候必要的前提,是要把形而上的道要与身体的生命之象进行融合的过程。
这个思维过程是学习中医从理论到实践必不可少的思考,不能够只记简单的药物功效就开始去治病,那仅仅是皮毛。一定要学习《黄帝内经》里边,阴阳应象四个字,阴阳之道,形而上,象是气,形而下,也就是说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气要融会贯通起来。要把中医的基本原理从阴阳一直到形体,然后再融合药性辨别气味,再辨别它跟人体的相互的作用关系,那么就为临床治病奠下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学习中医,这种对结构知识的结构框架必须要建立,如果不建立这个知识层次的框架。学得的知识是零散的,就像一个杂货铺,虽然记了很多,却没有结构,必须要认真的讨论形和气的关系,形怎么转气,气怎么能够转形,形气之间是如何进行转化的,作为人体之间的形气的转化还要维持这种存在,还有吃的饮食,它又和身体如何融为一体,必须要把它进行深度的思考以后,临床治病才能游刃有余,在诊断的时候,把脉的时候才能够更加的精准。
也就是说基础非常的重要,基础是万丈高楼的根基,所以在学习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把论形与气进行深度的思考,才能实现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完美的对接。
占座
江湖茶谈_三才阁 回复 @叔声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