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
对于出生在特立尼达岛的印度裔英国作家 V·S·奈保尔来说,童年时代那个加勒比小岛从未在他的生活和文学创作中隐形过,哪怕在他曾刻意逃离的时期也是如此。本期节目,许知远将讲述关于奈保尔儿时的成长经验,并重新回忆、想象自己的童年。
| 时间线 |
4:00 可能任何父亲和母亲跟自己小孩子的关系,都像是一个重新发现自我的一个过程
5:16 帕特里克·弗伦奇可能是在世的历史人物中最坦白、最直言不讳的一个作家,他赤裸地暴露了奈保尔所有内在所谓黑暗的东西,这种惊人的诚实让这本传记极富魅力
12:42 奈保尔传记中提到的所有成长经验都是他之后写作最重要的素材,因为驱动他所有观察和书写的都是那种对身份的强烈的焦灼
14:07 奈保尔那种敏锐的观察力或许跟他不依附于任何稳定的关系有很直接的关系,他只属于自己,只属于自己的写作,自己的观察,不用为任何事情做出妥协
14:40 《世事如斯:奈保尔传》节选
| 工具箱 |
《世事如斯:奈保尔传》
是今唯一一本得到奈保尔本人授权的传记。曾获《纽约时报书评》选出的十佳图书。《世事如斯:奈保尔传》以罕见的坦诚,用大量采访、书信和文档,展现了一个非同寻常的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是令人爱恨交加的文学大家,他对写作的热诚近乎疯狂近乎恶魔。他自大,小气,不忠,他有着饱受争议的不论生活。《世事如斯:奈保尔传》前所未有地获准接触大量极为隐秘的私人资料。详细描述出才华盖世目空一切的奈保尔穷困的童年,一路的彷徨与思乡。他的恶与善美尽现。
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1932.8.17—2018.8.11)
简写维·苏·奈保尔或V·S·奈保尔,英国印度裔作家。1932年8月17日,维·苏·奈保尔生于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1950年获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1955年定居英国,并开始文学创作。其主要作品有《通灵的按摩师》、《重访加勒比》、《非洲的假面具》等,曾获得布克奖、毛姆奖、诺贝尔文学奖等多个奖项,与石黑一雄、拉什迪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2018年8月11日,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去世,享年85岁。
约翰·温斯顿·列侬(John Winston Lennon,1940.10.9—1980.12.8)
出生于英国利物浦,英国男歌手、音乐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摇滚乐队“披头士”的成员。1952年9月在进入Quarry Bank初级中学之后开始喜欢上音乐。1955年初在学校里组织了一个摇滚乐队“the Quarrymen”(采石工人)。1960年组建“披头士”乐队,并开始在各地的俱乐部演出。1965年获英国女王颁发的大英帝国勋章。1970年披头士乐队解散后,列侬发行了《约翰·列侬/塑胶小野乐队》与《想像》等专辑,也创作了《Give Peace a Chance》、《Imagine》等歌曲,列侬同样也参与了许多社会活动,用音乐来呼唤和平,参与了反越战活动。1980年12月8日晚上10点49分,约翰·列侬在纽约自己的寓所前被一名据称患有精神病的美国狂热男性歌迷马克·查普曼枪杀,年仅40岁。1994年入选摇滚名人堂,2004年入选《滚石》杂志评出的“历史上最伟大的50位流行音乐家”。
陈友仁(1875—1944)
祖籍广东顺德,出生于中美洲英属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1913年任交通部法律顾问、英文《京报》总编辑。1922年起任孙中山外事顾问、英文秘书。1926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委员,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1931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四届中央委员,先后任广州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1933年参加福州事变,任福建人民政府外交部长,后流亡巴黎。1938年回香港参加抗日活动,香港沦陷时被日军拘禁押解到上海,多次拒绝参加汪伪政府。1944年在上海病逝。
我也是会老是回味亲密无间的童年伙伴,不管当时的我们做什么都极其的有趣和心灵相通美好,可是长大一切就不那么美好,更多的是残酷,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制约、猜忌等等,一切的一切都变了颜色,褪去了色彩,有的只是相斗,太难,如若你不爱斗就会被请下场,不知道是社会的悲哀还是个人的悲哀
30岁这年 我开始想念小学时期的乡间小路,还有欺负我的同学。很奇怪。
沙哑嗓音,貌似也不难听
越亲近的书越想搁置起来,观赏一番,始终不舍得打开,更不想读完……原来这是有着同感的。
今天更新晚了
這首歌真好聽。
好
喜欢
听到回忆姓“菜”的同学的感受,我的眼泪奔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