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安徽历史文化名人是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
朱光潜,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他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朱光潜的父亲朱子香,是乡村的私塾先生,颇有学识。因此,朱光潜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家教,父亲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使朱光潜如沐春风,这也影响了朱光潜后来的学术事业。
他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而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 ,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
朱光潜不仅著述十分丰富,他本人更是具有崇高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学术品格。他勇于批判自己,执著地求索真理。同时,他也是一位以救国兴邦为己任的爱国知识分子。在旧中国的漫长岁月中,尽管道路有过曲折,但他追求真理,向往光明,在复杂的斗争中,辨明了方向,看清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解放前夕的关键时刻,他断然拒绝了国民党当局的利诱威胁,毅然决定留在北京。他在与广大人民一起迎接解放的日子里,曾兴奋地说:“我像离家的孤儿,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恢复了青春。”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视野十分开阔,对中西文化都有很高的造诣。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也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在他的700万字的论著和译著中,不仅对中国文化作了深入研究,同时对西方美学思想作了介绍和评论,融贯中西,创造了自己的美学理论,在我国美学教学和研究领域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在我国文学史和美学发展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近代继王国维后的一代美学宗师。而且,他还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在日本、德国、英国、荷兰、法国、美国等国家都有人专门研究他的思想。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下面我们要介绍有关朱光潜先生的一些事迹
三立座右铭
朱光潜一生中曾三立座右铭,给人们留下了悠长的思索。
第一次,是在香港大学教育系求学时,他以“恒、恬、诚、勇”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恒,是指恒心,即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持之以恒、百折不挠。
恬,是指恬淡、简朴、克己持重,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诚,是指诚实、诚恳,襟怀坦白,心如明镜,不自欺,不欺人。
勇,则是指勇气,志气,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
这四个字不仅集中反映了朱光潜先生求学时的精神状态,而且贯穿了他的一生。朱光潜先生曾说:“这四个字我终生恪守不渝。”
第二次,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时。朱光潜先生兴趣广泛,学过文学、心理学和哲学。经过比较和思索,他发现美学是他最感兴趣的,是文学、心理学和哲学的共同联络线索,于是把研究美学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当时,他的指导老师著名的康德研究专家史密斯教授竭力反对。
他告诫朱光潜说,美学是一个泥潭,玄得很。朱光潜先生认真思索后,决定迎着困难上。这时,他给自己立下这样一条座右铭:“走抵抗力最大的路!”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学研究中,终于写出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具有开创意义的论著。
第三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座右铭共6个字“此身、此时、此地。”此身,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
此时,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
此地,是说凡此地(地位、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这“三此”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当代、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在这条座右铭的激励下,朱光潜先生不断地给自己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在他80多岁时,依然信心十足地承担起艰深的维柯《新科学》的翻译任务。
朱光潜先生三次所立的座右铭,由于环境不同,侧重点自然有异。第一次,主要是确立做人求学之志;第二次,侧重点是理想、事业的抉择;第三次,在学有所成后,对自己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从朱光潜先生三立座右铭中,我们除了看到一个自我砥砺、矢志以求的形象外,难道不应该获取更多的人格力量和思想的启迪吗?
朱光潜的读书方法
朱光潜认为,读书并不在于多,最重要的是要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世界上有许多人读书为的只是装点自己的门面,就像是暴发户炫耀自己的家私一样,以为越多越好。但这样的方法,这在治学方面只能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关于读书方法,朱光潜有两个建议: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第二,读过一本书,比须用笔记录下精彩的地方,并写下自己对于这些精彩部分的意见。记笔记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加深记忆,而且可以鞭策我们读书时读得更仔细。
晚年风趣
朱光潜先生晚年时,经常在北大燕南园一段残垣断壁边,静静地坐在青石板上。看到学生走近,老人拄起拐杖,慢慢绕到残垣之后,隔着那段残破的矮墙,递过一枝盛开的花朵。
同学们被老人家浪漫的举动吓怀了,便加快脚步,慌张地跑掉了。
后来同学们才知道,老人家竟是美学大师朱光潜。是那位写过鸿篇巨制的朱光潜,至今仍对中国美学有深切的影响力!他中西合壁,学富五车,却又是如此赤子心性。
那时的中午,朱先生总是独自静坐在青石板上,目光中充满童真,凝望着来来往往的后生。
先生对后生的爱,让人动容。那时,许多家境贫穷的学生时常到先生家索要钱票。先生乐善好施,家门大开,从他悟彻一切的目光中可以知道,朱先生不问得失,完全是一位打碎了算盘的人。
那枝花朵不是自然界中一枝普通的花朵,它分明是人类精神之树的果实,是一代宗师无言的暗示。在即将熄灭生命之火的岁月里,先生不断越过隔墙,把旷世的风范吹进晚辈们的心灵中。
1984年夏朱光潜由于多年工作过于疲累,患疲劳综合症,出现脑血栓。1986年3月6日,朱光潜在北京病逝,终年89 岁。在他逝世的前3天,他神志稍许清醒,趁家人不防,竟艰难地沿梯独自悄悄向楼上书房爬去,家人发现急来劝阻,他嗫嚅地说,要赶在离开之前把《新科学》的注释部分完成。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责编:马露星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