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逵人物介绍
中国东晋的时候,国家偏安在长江以南,北方被少数民族政权占领,南北之间多次发生战争。长期的战乱导致人们轻易地生离死别,人们越发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易逝。于是,当生命的长度难以预料时,东晋人开始追求生命的宽度——他们张扬个性,追求自由,崇尚精神的超脱,醉心于艺术和自然的美,形成了著名的魏晋风度。
在这一时期,文人雅士层出不穷,中国的文化艺术得到了辉煌的发展,文学、经传、绘画、书法、雕塑都被刻上魏晋的独特印记。大家都知道的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和大书法家王羲之就是东晋时名士的代表。而我们的家乡安徽在东晋时也钟灵毓秀,诞生了无数的名士和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来自安徽省濉溪县的东晋名士——戴逵。
生平介绍
戴逵,字安道,是东晋的著名画家、雕塑家。他博学多才,除了绘画和雕塑,还擅长弹琴,在书法和文章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当时的人们都要尊敬地喊他一声“安道先生”。
戴逵出生在一个士族家庭,父亲和祖父都在东晋朝廷里做过大官,他的哥哥也因为为国家立下战功,被封为广信侯。他从小就很聪慧,喜欢读书学文,弹琴绘画,还喜欢琢磨一些有意思的小发明。后来东晋朝廷听说戴逵的博学多才,多次派人请他出来做官,戴逵都拒绝了,为了逃脱朝廷的征召,他好几次迁徙住所。戴逵隐居在乡野,修身养性,钻研技艺。闲暇的时候,和当时的名士谢安、王徽之、郗超等人游历名山大川,谈论和切磋书法绘画的技巧和境界。
世人都赞誉戴逵是高风亮节的隐士,士大夫也都称赞他炉火纯青的绘画和雕刻才能。他的人物画形神兼备,山水画意境深远,比如《七贤图》、《嵇轻车图》、《嵇兴图》、《陈太丘二方图》、《临深履薄图》等等,大大的推动了中国传统绘画风格和技艺的完善发展。戴逵的雕刻也名传千古,他在南京瓦官寺作的五躯佛像,和顾恺之的《维摩诘像》及狮子国的玉像,共称“瓦官寺三绝”。
东晋名士往往流传了许多具有风雅趣味的有意思的故事,让后世的人们读着故事就能想象他们的当年的风骨,戴逵也不例外。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讲几个关于戴逵的小故事。
不为王门伶
由于戴逵博学多才,出类拔萃,自然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当时东晋的武陵王司马晞,听说戴逵弹琴十分美妙,就派人请他到自己的家里去奏琴。戴逵深深地痛恨那些假装风雅、事实上奢侈放纵的官僚贵族,没有同意。
司马晞还没有死心,又派了戴逵的一个认识的朋友去请他,并且送了戴逵厚重的礼物。戴逵觉得他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于是当着那个朋友的面,将自己最心爱的琴砸碎在地上,大声地冷笑说:“我戴安道不是王府的艺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去的,你还是别在这纠缠我了。”朋友被戴逵震住,只好灰溜溜地带着礼物走了。从此,戴逵决定终身不入朝为官,带着家人搬到会稽剡县,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王徽之雪夜访戴
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也擅长书法,是东晋时的大名士。
戴逵隐居在会稽剡县的时候,王徽之家住在会稽的山阴,很赏识戴逵的道德操守和书画技艺,经常和戴逵一起研究学问,游山玩水。
有一天半夜里,天上纷纷扬扬地下起了鹅毛大雪。这样美好的景象,一生能遇到几回?王徽之不愿就这样睡觉,白白浪费了这样的美景,于是立即穿衣起床,叫小童温来热酒,一边饮酒一边欣赏那纷纷扬扬、漫天飞舞的雪景。几杯酒后,猛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绪涌上心头。也许是美景难以永远存留的遗憾,也许仅仅是对孤独寂寞的感伤。不知道怎么地,就想到了朋友戴逵,兴致起来,巴不得立即与他见上一面。
等不及到天亮,他就让小童找了一个船家,不顾雪天夜晚的寒冷,连夜兼程来到剡县。赶到戴逵家门口的时候,天已经亮了,雪也快停了,船家原以为王徽之会上岸去,没想到他却让船家原路返回。船家不理解他的作法,王徽之回答说:“我是乘着拜访戴安道的兴致而来,现在拜访他的兴致尽了,自然该回去,为什么一定要见到他呢?”
戴逵听说这件事后,不仅不生气,还笑着说:“徽之不被世间的礼仪所束缚,做事只遵循自己的心意,不愧是与我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啊!”
责编:马露星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