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人集——吕其明
小朋友们,大家好!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安徽历史文化,今天就让我们先从了解的安徽历史名人开始吧。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安徽历史名人的名字叫做“吕其明”,是不是感觉听起来有些许的陌生感。好啦,小朋友们,现在就让我们赶紧一起来认识认识吕其明老师吧,一起走近吕老的艺术人生吧。
吕其明(1930-),安徽无为人,1930年5月出生。父亲吕惠生是一位革命烈士,在抗日战争的峰火中为国捐躯。10岁随父去淮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先后在二师抗敌剧团、七师文工团、华东军区文工团任团员。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音乐创作,先后在二师抗敌剧团、七师文工团、华东军区文工团任团员。1955年回上海电影制片厂任作曲。1964年,历任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联委员、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创作了60多部电影、200多部(集)电视剧的音乐,还有10多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成为中国乐坛的风云人物。2011年荣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
吕其明1930年5月出生于安徽无为,父亲吕惠生是当地很有威望的教育界人士,抗战时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担任新四军第七师皖江抗日根据地行政公署主任。1940年,新四军二师“抗敌剧团”演出小歌剧《农村曲》,相中吕其明扮演剧中的逃难孩子小毛,这一年,10岁的吕其明和他12岁的姐姐吕晓晴就在新四军这个革命的大家庭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抗战剧团的生活是艰苦的,但对小小的吕其明来说,却是进了一所没有围墙和门牌校徽的生活大学、艺术大学,他在那里唱歌、演戏、教歌、行军、打仗、宣传鼓动……九年的剧团生活在吕其明今天看来,仍是他人生经历中最宝贵的一个关键时期,这期间,父亲吕惠生慷慨就义,对他的成长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尽管吕其明当时年龄不大,但他却早早懂得了将个人的命运、悲欢、荣辱和祖国、和人民融合在一起,用真诚、智慧的劳动来回报祖国、人民和人民军队的养育之恩。
1949年11月,吕其明依依不舍地脱下心爱的军装,转业到陌生而又新奇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学过小提琴的他被分配在管弦乐队担任小提琴演奏员。这一段时间,强烈的作曲愿望激励着吕其明。在演奏时,他注意乐队的演奏效果,从中学习管弦乐的作曲技巧,工作以外,他几乎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音乐理论的学习上面,四处寻师学艺。
1956年,26岁的吕其明接受了为电影《铁道游击队》作曲的任务,抗日根据地的生活给了吕其明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在写作中,他的脑海里像过电影般浮现出过去他见过的身穿便衣,扎着子弹带,手拿套筒枪或大刀的游击队员的形象,他采用山东民歌中富有典型意义的调式落音、音调,创作了一首具有浓郁山东地方风格、通俗、淳朴的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展示游击队员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随着电影的上映,这首好听的歌曲马上传唱开来。
作曲是一门技巧性、专业性很强的艺术,随着作品的增多,吕其明的心中萌发出创作交响音乐的目标。为尽快实现这个目标,1959年,吕其明带职进了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整整学了5年作曲、2年指挥。回忆起那段岁月,吕其明由衷地感慨道:“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认为很值得,没有那7年的学习,就没有我今天的这些作品。”
1965年,吕其明接受了第6届“上海之春”音乐会序曲的创作任务。这是中国第一部以歌颂红旗为主题的器乐作品。当他进入构思、酝酿时,往事一幕幕跃入脑海:燃烧着的村庄,硝烟弥漫的战场,奋勇杀敌的战士、天安门前升起的五星红旗……他不由热血沸腾,乐思如泉涌,经过一个星期的日夜拼搏,完成了管弦乐序曲《红旗颂》的创作。在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由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乐团、上海管弦乐团联合首演的《红旗颂》,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部作品至今仍经常被一些电影、电视、音乐会所引用,也成为在广播、影视、晚会上演奏最多的作品之一。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电影、电视音乐、器乐作品和声乐作品的创作中,吕其明结出了累累硕果。他陆续为故事影片《铁道游击队》、《白求恩大夫》、《庐山恋》、《城南旧事》、《雷雨》、《焦裕禄》等200多部(集)影视剧作曲,创作了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交响乐《郑成功》(合作)、交响诗《开拓》、《国旗·一九九七》、管弦乐组曲《雨花祭》、弦乐合奏《龙华祭》等十余部大、中型乐器作品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合作)、《微山湖》等300余首不同体裁和形式的声乐作品。从1980年以来,吕其明曾先后获24项音乐创作奖,其中故事片《城南旧事》音乐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电视剧《秋白之死》音乐获得第八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音乐奖。
1990年5月,年近花甲的吕其明离休了,离休后的吕老更加忙碌,管弦乐组曲《雨花祭》、弦乐合奏《龙华祭》都是他离休后的力作。1998年11月,吕其明家里来了三位不速之客,他们是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一进门,他们就提出,要请他为扩建后的纪念馆谱写背景音乐。
吕其明是烈士后代。他的父亲吕惠生就被囚禁和杀害于雨花台。吕其明对三位客人说:为烈士纪念馆写背景音乐,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光荣。当客人问他有什么要求时,他说,有一个要求,希望再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瞻仰学习。他又与纪念馆“约法三章”:一不取报酬;二不住高级宾馆;三不接受媒体采访。
半年后,一部深沉、委婉,令人思绪万千的管弦乐组曲诞生了,它就是《雨花祭》。《雨花祭》是为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写的背景音乐,这部作品长达60分钟,分为15个乐章。作为烈士的后代,吕其明不取分文报酬,将自己的感情全部倾注在这部作品中。他在对实地考察后,回到上海,每天五六点钟即伏案写作,一写就是十几个小时。半年之后,一部深沉、委婉、令人思绪万千的《雨花祭》终于诞生了。从1999年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新馆开馆以来,这首背景音乐就没有停过,《雨花祭》的总谱也一直保存在纪念馆内吕惠生烈士纪念墙前的玻璃柜里。吕其明说:“我的作品能和烈士们共存,和父亲共存,我感到无上的荣耀。如果父亲能知道,也一定会含笑九泉。”
事后,有人问吕其明,你为什么提这些“不合时宜”的“约法三章”,他回答:为革命先烈写一部音乐作品,是我心中多年的愿望,感谢雨花台纪念馆给了我这样一次机会,我谢都来不及呢,怎么还能要什么报酬,当然,更不能宣传自己了。像这样的艺术家,现今屈指可数!
在有生之年,无私地奉献,为党为人民多做一点有益的工作,是吕其明的人生信条。从部队这个大熔炉中走出来的吕其明,始终把自己当成普普通通的一个兵,离休后,他怀着报恩的心情,行程数万里,回部队“娘家”无偿地为部队服务。如今,由吕其明作曲的长春飞行学院院歌、合肥炮兵学院院歌、人民解放军第一军第四师师歌、云南边防雷达旅旅歌……正被各地的官兵们传唱着,唱得那么雄壮,那么嘹亮!
吕其明老师为安徽的历史文化做出了不可取代的贡献,我们应该铭记和尊重他,并向着他的方向努力,为安徽历史文化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好啦,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讲述就到这里啦,你们是不是对吕其明老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呢?
责编:马露星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