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之《官针》(3).aac

《黄帝内经灵枢》之《官针》(3).aac

00:00
07:19
《黄帝内经灵枢》之《官针》(3)

【原文】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
故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
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三曰关刺,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五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 

【译文】所谓“三刺”是指可以使谷气出而产生针感的针刺法,就是先浅刺进入皮肤,以宣泄卫分的阳邪;然后再刺入一些,以使卫分的阴邪能够外出,而其刺入的深度,也只是稍稍深一些,比皮肤的浅层略深,透过了皮肤,接近了肌肉,但还不能达到分肉之间;最后再将针尖深入到分肉之间,这时就会使谷气出而产生酸麻重胀等针感。所以古医书《刺法》中说:“开始时浅刺皮肤,可以驱逐浅表的邪气,而使血气流通;此后再刺入较深,就可以宣散阴分的邪气;最后刺入极深,到了一定的深度,就可以通导谷气而产生针感。”其内容说的正是这种“三刺”的针刺法。
所以,运用针法来治疗疾病的医者,不知道每年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加临的时期,每一节气中六气盛衰的情况,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引起病情的虚实变化,就不能成为良医。
针刺法有五种,可以适用于与五脏有关的病变。第一种叫做半刺。半刺法,就是浅刺进入皮肤后,很快就急速出针,而并不损伤肌肉的针刺法,其动作就好像拔去毫毛一样。其主要目的就在于使皮肤轻微地感受一下刺激,以疏泄皮肤浅表部的邪气。因为肺主皮毛,所以这是和肺脏相应的针刺法。第二种叫做豹文刺。豹文刺法,就是在病变部位的前后左右,针刺多下,而使刺点像豹的斑纹一样的针刺法。这种刺法,以刺中络脉、放出瘀血为标准,用来消散经络中的瘀血。因为心主血脉,所以这是和心脏相应的针刺法。第三种叫做关刺。关刺法,就是直刺两侧四肢关节附近之筋的尽端,用以治疗筋痹病。但在针刺时要注意不能使它出血。因为肝主筋,所以这是和肝脏相应的针刺法。这种刺法,也称为渊刺。此外,它还有一个名称,叫做岂刺。第四种叫做合谷刺。合谷刺法,就是在患处中间正刺一针,左右两侧各斜刺一针,呈鸡足一样的形状,并将针刺入到分肉之间的针刺法,用以治疗肌痹病。因为脾主肌肉,所以这是和脾脏相应的针刺法。第五种叫做输刺。输刺法,在操作时,进针和出针的动作都较快,直刺而入,直针而出,且要将针深刺至骨的附近,用以治疗骨痹病。因为肾主骨,所以这是和肾脏相应的针刺法。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