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第100集-“德,命,形,性”是什么意思?

【天地】第100集-“德,命,形,性”是什么意思?

00:00
11:26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德,命,形,性是什么意思?


听到这个主题,大概就知道这一集恐怕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常常在说;,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他固定的命,或是遭遇;,就是形体,有形可见的万物;,就是本性。这四个词要怎么理解?我们谈庄子的哲学哲学要从澄清概念开始。这些概念常常在用,一定要先弄清楚,所以这一集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我们要介绍的是〈天地〉篇的第七章跟第八章,第七章很简单,没有什么复杂,重点都在于第八章。所以先把第七章尧治理天下的时候,后面如何如何发展,到了舜,到了禹,发生了什么事?一个小故事。就简单看一下。


庄子这样写的。


尧治理天下时,伯成子高被封为诸侯。等到尧让位给舜,舜让位给禹之后,伯成子高辞去诸侯之位,回家耕田。禹前去拜访他时,他正在田地里耕作。禹赶快走到下方,站好请教说:以前尧治理天下时,你被封为诸侯。等到尧让位给舜,舜再让位给我,你就辞去诸侯之位,回家耕田。请问这是什么缘故?


伯成子高说:以前尧治理天下,不用奖赏,人民自动向上;不必惩罚,人民自动敬畏。现在你施行赏罚,人民还是不行善,道德从此衰败,刑罚从此确立,后世的祸乱也将从此开始了。你怎么还不走呢?不要耽误了我的耕作。说完就低头认真工作,不再理会禹了。


很简单的材料,不用多作解释。在这里还算不错,把尧说得很好:不用奖赏,人民自动向上;不必惩罚,人民自动敬畏。禹最大的特色是施行赏罚,施行赏罚之后人民还是不行善,道德从此衰败,刑罚确立了,后面就祸乱越来越多了。


这个说法倒是符合我们在前面(〈胠箧篇〉)提过的:你只要倡行仁义、分辨是非,后面就会有各种问题了。所以伯成子高很聪明,还是回家耕田算了,在乱世里面只有明哲保身。


这段内容算是相当简单,但下一章就不一样了。我们看到第八章定义什么叫做德,命,形,性这四个词,这章的内容非常的精采,就算是用白话来说,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你都要听仔细了。


庄子这样写的。


在最起始的时候,只是存在,尚未出现也尚未出现;这就是的由来,混同为一而尚未具体成形。万物获得它才可生成的,就叫做;尚未具体成形的分为阴阳二气,往来流通没有空隙的,就叫做;这种流通变动的过程,产生了万物,万物产生之时各有条理,就叫做;形体保守着精神,各自有其规则,就叫做


本性经过修养,回到原有的德;再由德推到极致,与最起始的状态混同。混同才会空虚,空虚才会广大。如此将可融合众人之言;众人之言一旦融合,就与天地相合。这种相合没有任何痕迹,像是愚昧又像是昏沉;这就是最深奥的德,也等同于最大的顺应了。


这段内容要怎么去理解?一开始说得很清楚:最初只有存在,既没有也没有。一有出现就有。我们记得(《老子道德经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只要有人类出现,想要去理解,因为人有认知能力,非去理解不可。首先就要找到名称,给万物界定名称,这个名称就是万物的母体;因为一个名字可以界定它所涵盖的所有的个体,重要的是,他提到这就是的由来。混同为而尚未具体成形。


先这样说,你会比较容易了解:《老子道德经》第42章说得很清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跟这章要对照来看。道生一出现了,出现的时候混同为一而尚未具体成形,这是


二是什么?要跳过去。我们现在讲四个词德,命,形,性,你先这样分:就是最早的是在命的层次;是在形的层次。为什么说是在命的层次?因为他这里特别提到什么叫命。


再听一遍:尚未具体成形的分为阴阳二气,往来流通没有空隙的,就叫做,这是二。阴阳两种力量在互相激荡,并且中间没有空隙的,这个,从这句话就可以延伸到一样东西出现之后,它有特定的遭遇,我们讲命就是遭遇。一朵花开一个月,一棵树可以长两百年,这是它没有空隙的,照它这种生物的特色发展下去。


什么叫做形状的?就是形体,就是三。他说,前面那个,往来流通没有空隙,接着说这种流通变动的过程,产生了万物,产生万物的时候,万物各有条理就是;形体。这二生三就是冲气以为和。和就是阴阳二气某种比例,造成一种和谐的状态,万物就这样出现了,各有它的条理。万物的形体具体出现,等于是到三的层次,所以三生万物就这样来的。


在这里,你听到三个词:第一个是,无就是;第二个是,命这边是;第三是,形就是,万物在这边出现了。


我们跳过了前面的跟后面的还没谈到,你就知道,有它的特色。什么特色?并不是具体存在的东西,具体存在的是,是,是


在什么地方,他怎么说?庄子的原文说物得以生,谓之德;我们从讲老子开始,就把那个德《道德经》的,说这个德跟获得的相通:万物从道所获得的各自的本性就称为德。我们根据的就是这句话物得以生,谓之德。清清楚楚,非常明确的定义。


但是,这个是万物从道所获得的,它不能独自单独去存在。我现在问,如果没有万物,那会有万物的德吗?当然就没有了。因为有万物存在,万物凭什么存在?就凭着给它的才存在。所以这个不能独立成为一个层次。刚刚讲一()、二()、三(),不把德放进去,是这个缘故。


再进一步看,什么是?这有一点复杂了,因为从来说,有时候就把翻译成本性,有时候会翻译的多一点:本性跟禀赋。尤其讲到人的时候,人从道所获得的包括本性跟禀赋,因为人的禀赋代表什么?非去发展不可。


再看,什么叫这两个词不能分开,他怎么说性?他说:形体保守着精神,各自有其规则,就叫做后面提到本性经过修养,回到原有的。当然只有才可以修养本性,其他万物凭着本性就可以生存发展。它永远不可能说,我经过修养变成什么,它没有那个选择的空间。


但人有认知能力,就可以透过认知,采取某种言行表现,就是我的认知做为区分然后到避难到启明。而我的那个,从道所给我的德,我在保存它就是要修练它;修练它就是要回归,根据就在这里。下一句:本性经过修养,回到原有的德;再由德推到极致,与最起始的状态混同。这时候等于跟冥合了。


什么叫做就是说人有形体另外还有精神,各自有规则,这就是人的。既然是各有规则,就代表它可能分途发展。所以庄子前面 (〈齐物论2.1)才会说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这个,在这里都属于这边所说的:形体保守着精神,各自有其规则。


庄子的修练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然后心斋(〈人间世4.5)心永远不会不见;心斋,心还在;心要养要修练,然后让它放空,精神才会真正出现。


你看!这一段讲得多么样精彩,让我们对于老、庄的理解,再一次得到全面的验证。尤其,他里面提到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这句话:本性经过修养,回到原有的德;这个德又跟起初状态混同。


我一再重复这些话,实在是因为在界定它的概念的时候,这是关键。因为你到处看到什么叫,什么叫?经常同时出现,有时候会觉得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讲就是很简单的:从道所获得的给我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德。


是什么?是我的本性跟禀赋。我可以透过修练,最基本的最根本的做法就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看起来好像通通放下、放开了。


事实上,是让我敞开心胸,让在我心中,提醒我的精神也要呈现出来。这就是庄子基本的观点,所以我们可以学到的东西太多了。


下一集的主题是:忘己才可与自然相合。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David大卫哥

    老师,什么是没有空隙?

    听友376468418 回复 @David大卫哥: 大概是说阴阳二气它们是一体两面,阴阳之间往来流动互通,中间没有空隙,是一个整体。

  • 听友376468418

    庄子借伯成子高批评“禹”,认为禹与尧相比,已经是由“无为”变成了“有为”,区分善恶人为干预,其后果必然是导致天下混乱。故他解甲归田是自然的事了。

    听友376468418 回复 @听友376468418: 纠错:禹是“实施赏罚人为干预,”,庄子不是说得区分善恶。

  • 任舟之

  • 任舟之

  • 任舟之

  • 任舟之

  • heart1965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閒,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脩反德,德至同于初。

  • J之大盗

    〈12·8〉原来人的形是由之前的德和命来决定的(人分三六九等),而人成形之后的性是修炼后天的德行形成的,后天的德与先天的德(自根)浑然合成,才能喙鸣合(个人理解是人和,不同化别人,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虎狼丛中也能立身保命)与天地为合而顺。谢谢老师

  • Volimte222

    认知提升

  • 呆呆up

    感觉《内篇》像老师的“讲义”,而《外篇》《杂篇》像讨论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