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张其成。通过《系辞传上》第四章的学习,我们知道“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是对天地的模拟,这种模拟有什么特征呢?第四章最后说了六个字:“神无方而易无体”。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先说一个故事,大家就明白了。我们都看过《西游记》,你看《西游记》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可能大多数人会回答,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尤其是孙悟空在和二郎神大战中,把七十二变更是就被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他可以变麻雀,变鸬鹚,变鱼儿,变飞禽,变水蛇,变土地庙。真是千变万化,可惜变土地庙时尾巴没处安放,只好变作旗杆,结果露馅了。但这种变化被现代很多人质疑。有人说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不是七十二种变化,而是七十二种法术。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七十二变指的是能变成七十二种生物。而七十二种法术原名是地煞七十二术,是接地气的障眼法。我认为孙悟空七十二变和猪八戒三十六变,七十二和三十六并不是实指,而是表示数量多。这里用的是中国人的数字思维,因为《易经》八卦每个卦都是三根爻,老子《道德经》说“三生万物”,所以中国人崇尚“三”,以三表示多,比如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其实是指牛皮绳多次断掉。同样三的倍数也表示多,比如“九牛一毛”“九死一生”“十二分勇气”,九、十二都是三的倍数。同样这里的三十六、七十二都是三的倍数,并不是说孙悟空只能变成七十二样东西,猪八戒只能变成三十六样东西,而是说孙悟空的变数比猪八戒要多一倍。
我要说的是这样变化是“神无方而易无体”的,是千变万化,没有定型的。当然孙悟空的变化比起“易”的变化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我们来看《系辞传》第四章最后:“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易道的广大,可以涵盖包容天地的变化而没有差错,可以间接地去成就万物而没有遗漏,可以通晓昼夜的变化而无所不知,所以《周易》之道是神妙的,没有固定的方位,没有固定的形体。
我来一句一句分析一下: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范围”这个词在这里是动词,是包含、涵盖的意思。“天地之化”是指天地以及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变化,包括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变化。“不过”是指没有过错,没有遗漏。谁能“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呢?谁有这么大的能量呢?当然是“易”,“易”能涵盖天地万物的变化,没有遗漏,没有过错。因为天地万物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如果要一个事物一个事物去研究,对每一个事物穷尽式分析,显然是很困难的,是很难穷尽,很难全面把握的。怎么办?《易经》为我们发明了一种办法,就是取象比类的方法,《易经》创作了卦爻符号,用这些有限的符号将万事万物进行分类,万事万物被分成有限的几类,这样就可以从这有限的符号去推测这一类中的所有事物,用这种方法就可以知道天地万物的变化道理。这就是这一章开头说的:“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周易》是以天地为准则的,是对天地的模拟,所以能涵盖天地之道,能涵盖天地万物的变化而没有过错、没有误差。正因为如此,所以只要读懂《周易》,掌握《周易》之道,就能准确把握天地万物的变化情况。
再看第二句:“曲成万物而不遗”,什么是“曲成”?就是曲折而成、委婉而成。“曲成万物”就是多方设法成就万物、使万物成功。这个“曲”字用得很妙,说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迂回往复、坎坷曲折的,所以成就万物也不可能是直线、是捷径,唐代经学家孔颖达说:“言圣人随变而应,屈曲委细,成就万物。”这个圣人指创作《易经》的圣人,因为能够随时而变、随机而动,顺应变化,不僵化,知道拐弯,知道变通,所以能取得成功,能成就万物。这也就告诉我们要懂得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学习《易经》掌握“曲成”之道,《易经》六十四卦每一个卦都是曲折、委婉的,六根爻总是有吉凶悔吝等不同情况。大家都说六十四卦中只有一个卦是全吉的,就是第十五卦谦卦,这种说法需要分析,虽然谦卦的卦辞和六条爻辞中都有“吉”“亨”“利”“无不利”等说法,但并不是直接形成的,同样也是因为各种谦虚、谦卑、退让的做法才获得的。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总想一夜暴富、一战成名,那都是违背易道的。还有我们不要一条道走到黑,要学会拐弯,学会循序渐进,否则只能是四处碰壁,不会成功。另外“曲”这个字还有涵盖全面的意思,和前一句“范围”的意思差不多。
再看第三句:“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是指通晓昼夜变化的道理而无所不知。前面讲的是天地万物,这里从万物中重点提出了昼夜——白天和黑夜,昼夜是日月运行的结果,“悬象莫大乎日月”,日月是万物中最大的象,日月运行形成的白天和黑夜,又代表了时间的变化,“通乎昼夜之道而知”的“知”既有知道的意思,又有智慧的意思。通晓昼夜变化之道便可知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之道,当然也就有了通达万物的智慧。为什么通晓昼夜之道就能通晓万物之道呢?其实昼夜之道就是日月之道,日月之道就是阴阳之道,阴阳之道就是万事万物之道。所以学《易》,关键在于掌握阴阳之道,掌握了阴阳之道,也就掌握了通晓万事万物的一把钥匙。
最后是一句总结“故神无方而易无体”,这是对“易”的特征和作用的一句大总结,这里说的“神”不是宗教所说的神,而是宇宙生命的主宰,也就是“易”,就是“道”,合起来就是“易道”。“神无方”的“方”就是方位。无方就是没有位置,无所在又无处不在。“易无体”是说《周易》讲的不是形体,而是象征;不是形思维,而是象思维,在“象”的背后蕴藏着大道,所以老子说“大象无形”。“神无方而易无体”是说“易”是神妙的,神奇的,变化无常,没有固定的方位,没有固定的形体。同样这也是学《易》的第八大作用,学了《易》可以具有无形无体的神妙作用,其实就是得了“道”之后的神奇功能。
现在,我把第四章总结一下,这一章指出了《易》的神妙性质以及学《易》的神奇作用。一连用了九个“故”。从“易与天地准”开始到“神无方而易无体”结束,两个都有“易”字,遥相呼应。其中第一句“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是一个总纲,将“易”提升、等同为“天地之道”,然后介绍了“易道”的八大作用,也是学易对我们人生的八大作用:知幽明之故,知死生之说,知鬼神之情状,不违,不过,不忧,能爱,神无方而易无体。
最后,我把第四章朗读一下: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神无方《易》无体 感谢老师的耐心讲解。
神无方而易无体!
学易 八大作用:知幽明之故,知死生之说,知鬼神之情状,不违,不过,不忧,能爱,神无方而易无体。
好棒啊,以前总想读易经,但不知从何下手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目之所及,眼之所见,天地万物都在道的涵盖和成就之中,而这个道恰恰又是最简单朴素如昼夜交替的东西!
张教授讲解周易博古通今儒释道共鸣!易道包罗万象,非常神奇智慧!为您点赞支持加油喝彩!
抓住不易的天地之道后,要根据不同情况不同时位随时变易
我又双叒叕来了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神无方而易无体”
每天听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