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一阴一阳之谓道(上):说说夫妻之间那些相爱相杀的事儿

23、一阴一阳之谓道(上):说说夫妻之间那些相爱相杀的事儿

00:00
17:38

大家好!我是张其成。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周易·系辞传上》第五章,第五章一开头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命题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一章就是在讲阴阳之道的。一提到阴阳,我们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可能你会说,这多么简单、多么粗浅,不就是男的是阳,女的是阴吗?我有一个弟子,是个家族企业的老板,有一天他和我聊天的时候向我诉苦:“老师,你不是说男人是阳,女人是阴,男主外女主内,男为主女为从吗?可我的老婆太强势了,无论是家里还是家外都是她说了算,我有很多想法,她都不听我的,我只好让着她,按她说的做。在我家里,她一点也不像个女人,我也不像个男人。”我没有马上回答他,而是问了一个问题:“你们有几个孩子?孩子怎么样?”他说:“我们有两个小孩,小孩很好啊,很孝顺,很活泼,学习成绩也很好。”我又问:“那你们家企业怎么样?”他说:“也很好,企业效益越来越好,规模也在逐年扩大。”我听了哈哈一笑:“那在你家,你妻子就是阳,你就是阴,你就做好阴的一方就好了。”那么阴阳究竟是什么呢?阴阳是夫妻吗?先别急,我后面会告诉你。


“一阴一阳之谓道”看起来很简单,很粗浅,实际上虽然很简单,但一点也不粗浅。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东方哲学智慧,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核。可以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易传》最重要的哲学命题。那为什么不在第一章提出来,要到第五章才提出来呢?这就是《易传》的高明之处,第一章讲乾坤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作用,因为《易经》里第一卦是乾卦第二卦是坤卦,所以一上来就解释乾坤,第二章和第三章讲卦爻象和卦爻辞,因为《易经》由卦爻象符号系统和卦爻辞文字系统构成,第四章就将“易”提升为“道”,讲“易道”的性质和作用,“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但并没有说“易道”是什么?所以这一章一开头就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把《易》道、天地之道的内涵揭示出来。这样循序渐进,环环紧扣。


现在我就来分析一下“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深层含义。“之谓”是古汉语一个固定性结构,这个“之”字意义已完全虚化,“谓”就是叫作,“谓”后面是个名词,是对这个名词作的界定。这一句是对“道”做的界定,这个“道”就是易之道。也就是说一阴一阳就是易之道。那么问题来了,《易经》第一卦是乾卦是阳,第二卦是坤卦是阴,应该是一阳一阴之谓道,可为什么是一阴一阳呢?我年轻的时候也很困惑,后来读了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才明白阴在前阳在后这是老子思想。老子是崇尚阴柔的。从这一点看,“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命题又有道家的味道,当然撇开阴阳的次序先后,“一阴一阳之谓道”同样也反映了儒家思想。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讲阴阳之道。所以我猜测《易传》的作者是孔子的后传弟子,而这位后传弟子又吸收了道家的思想,当然还有阴阳家、法家、稷下道家、兵家、医家等诸子思想。


我们再回到西周早期成书的《易经》,也就是诸子百家的源头《易经》,有没有提出“阴阳”的概念呢?没有!请注意《周易》的卦爻辞文字也就是《易经》经文中并没有出现“阴阳”这个词,没有出现“阳”这个字,只出现了一次“阴”字,但这个“阴”并不是阴阳的阴的意思。这个“阴”字出现在中孚卦九二爻辞:“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意思是鹤在阴蔽的地方鸣叫,小鹤跟着应和。这里的“阴”是指阴暗的地方,也可能是树荫下,还不是哲学意义“阴阳”的“阴”。


那么能不能说《易经》就没有阴阳的思想呢?不能这么说。《易经》是用阴爻阳爻两个符号表示了阴阳思想,八卦是是四对阴阳,是阴爻阳爻的三次组合,六十四卦是32对阴阳,是阴爻阳爻的六次组合。不过《易经》还没有阴爻、阳爻的称呼,而是称“六”和“九”,阴爻称为“六”,阳爻称为“九”。虽然《易经》没有阴爻阳爻的称谓,也没有出现“阴阳”一词,但不能否定《易经》的阴阳思维、阴阳观念。《易经》不仅用两种符号表明阴阳思维,而且在卦名及卦爻辞中出现大量的阴阳观念,比如六十四卦分三十二组,一组的两个卦很多是相对或相反的卦名,如乾与坤,泰与否,坎与离,损与益,等等。正因为一阴一阳的相反相对的属性,所以构成的事物的运动变化,或者说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阴阳的对立、对待的相互作用,这就是《周易》之道。


到了《易传》则是阴阳思维的集大成,是阴阳哲学的最高峰。《易传·系辞传》第五章第一次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说阴阳不仅是万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宇宙构成的根本原理,而且是宇宙万物变化的根本规律。《黄帝内经》很好地继承了《易传》的阴阳思想,《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里一连用了六个判断语,说明阴阳是天地的大道,是万物的总纲领,是变化的起源,是生死的根本,是神明所藏之处。最后说治病一定要从阴阳这个根本上去寻求,其实是说阴阳是治病的根本。


“阴阳”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可以说搞清楚“阴阳”也就基本上搞清楚中国文化了。中国人把阴阳几乎用到了所有方面,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事。雅到文学艺术,俗到吃喝玩乐,阴阳融入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饮食、围棋、国画、书法、诗歌、历法等等。还有就是中国传统的命理、术数等都是以“阴阳”为基础的。


好多人把阴阳看成矛盾,把阴阳关系看成是矛盾关系,是对立关系。这是不对的,实际上阴阳不是矛盾。我来打一个比喻矛盾像敌人,是对立的,要斗争,要战斗,要打出个输赢,要想方设法消灭对方。阴阳不是敌人,倒更像夫妻,夫妻是相对的,分工不同,各自功能作用不同,夫妻之间也会吵架,经常会有意见不一致的地方,但绝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不是敌人,是互补的,更重要的是夫妻要和谐、要相合,才能生孩子,才能使家庭兴旺发达。如果夫妻本来的阴阳关系变成了矛盾关系,那就过不成夫妻了,就只能离婚。我在喜马拉雅《张其成讲黄帝内经》里将经络的三阴三阳比喻成三对夫妻,有的是老夫少妻,有的是老妻少夫,这没关系,只有和谐互动就可以。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听一听。


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是重视“阴阳”,而西方人的传统是强调“矛盾”。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逻辑学提出矛盾律、排中律。矛盾是对立的、对抗的,排斥中间的。其实“矛盾”这个词出自于《韩非子》这本书里说的一个寓言,楚国有一个人卖长矛和盾牌,他拿起盾牌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他拿起长矛说:“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有一个人就问他:“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这个人哑口无言,没办法回答了。所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是“不可同世而立”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就是矛盾。矛盾强调的是对立的事物是一种斗争、分离、排斥的关系,你中没有我,我中没有你,没有中间情况。就像一张黑白对半分的圆图,中间一道直线,一半白一半黑,没有中间,就是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说的要么A要么非A


而《易传》说的“阴阳”虽然和矛盾一样都有对立、对待的意思,但阴阳强调和谐,简单地说矛盾偏于“斗”,而阴阳偏于“和”,阴阳思维强调的是对立的事物之间是一种和谐、转化、统一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有中间的,阴阳之间是彼此消长、互相转化的。就像一张太极图,好比黑白两条鱼儿是纠缠在一起的。西方偏于矛盾思维,中国人偏于阴阳思维。比如治疗新冠肺炎,西医就是想尽一切方法把新冠病毒杀死,而中医用“清肺排毒汤”,是把病毒赶出体外,把自己身体内环境清理干净。这是两种思维方式,两种文化。


所以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道也就是中华大道。儒家为阳,道家为阴,儒道互补。


中国文化就是一阴一阳,一儒一道,一白一黑,一马一牛,两者虽有不同,但绝不是势不两立的,你死我活的,而是和而不同,互补融合。后来从古印度传来了佛家,于是儒释道三家和谐地组成中华文化的鼎力三足。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判断自己的命理是阴还是阳呢?我下一讲接着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博海09

    阴中之阳为真阳 阳中之阴为真阴

  • 听友255185480

    讲的太好,让人心中一扩。

  • 知非lyu梦菲

    一阴一阳是宇宙万事万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宇宙构成的根本原理,是宇宙变化的根本规律

  • 亮子老李

    阴阳是一个矛盾的整体,既对立统一,又互根互存。 感谢老师的耐心讲解。

  • 于航97

    阴阳是最根本的规律

  • 6玅幺夭藥1

    听老师讲“阴阳”,感觉这“一阴一阳之道”好温柔啊~

  • 國学盧

    老师我是本科生艺术学专业,想考中医学的硕士该如何寻路,今年38岁,酷爱上了中医国学。我想考您的硕士再考博士。请老师指导!

  • 朮强

    “阴阳”虽然和矛盾一样都有对立 的意思,但阴阳强调和谐 阴阳思维强调的是对立的事物之间是一种和谐、转化、统一的关系。

  • 王文贤_n6

    阴阳偏于和谐,一阴一阳之谓道

  • 胜物而不伤

    这个讲稿出书了吗?

    张其成 回复 @胜物而不伤: 没有呢,正在编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