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宋-第二十五集:蝶恋花-苏轼

风雅·宋-第二十五集:蝶恋花-苏轼

00:00
24:53

风雅·宋 | 《蝶恋花》: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春景

苏轼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越发体会到,世间的泪水往往是最多情的人流下的。多情的人最容易受伤,很多人在经历了重重伤害后,也慢慢学会变得无情,结出层层茧壳来保护自己。


正所谓,多情自古空余恨。


前段时间重温了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我发现其中有一个“多情-无情”循环。故事中有一个悲情角色游坦之。在星宿老怪面前,他无情无义,用属下做挡箭牌。当他遇到阿紫姑娘时,却变成了一个盲目的情种。当阿紫被挟持,游坦之豪不犹豫当众跪在丁春秋面前,甚至愿意罩上铁面,从此变得面目可憎。这份情感,连当时在场的段誉都自叹不如。游坦之明知自己不敌萧峰,却仍试图从这“大魔头”手中救出阿紫。后来,阿紫双目失明,痛苦万分,游坦之甚至甘愿挖出双眼,让阿紫重见天日。那么,面对多情的游坦之,阿紫是什么态度呢?只有冷漠和绝情。换上游坦之眼睛的阿紫选择立即逃出辽国,去救她真正心爱的萧峰了。萧峰最后因种种失利愧对族人而自杀身亡,阿紫抱着萧峰的尸体,挖出眼珠还给游坦之,然后跳下万丈悬崖。你能说阿紫就是一个内心狠毒、冷血的人吗?可是你看她对待萧峰却又是那么多情。在这个循环里,往往是多情的人被伤害得最深,而这种伤害,对于相对无情的一方而言,是显得那么不值一提。


还是苏轼总结得最为刻骨入髓:“多情却被无情恼。”世间一切情感莫不如此。记得小时候我还不太懂事,无心的一句话随口说出,但是听到这些话的妈妈却会难过好几天,有时候我会看到她偷偷地抹眼泪。那时候我不理解,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长大后,我自己能够感同身受了,却也再找不到机会去弥补了。


其实何止人是无情的,仔细想想,时间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存在。它绝对公正,绝对无私,也冰冷刺骨。李白说:“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我暂且还没有这么强烈的感受,但是前段时间我去长沙的大学城游玩,走在大学生人群之中,忽地意识到:他们应该全部是零零后了!我比他们最少大十岁,而我大学毕业也都已经十年了!想到这里,我有些恍惚,感觉自己与周遭的一切都格格不入。赶紧灰溜溜地逃走了。


带着这份淡淡的伤感,我们一起来品读苏轼的这首经典词作:《蝶恋花·春景》。

蝶恋花·春景

苏轼

我们总说苏轼是豪放派词人,其实,他写起婉约词来也丝毫不逊色,这首词便是一首上乘之作。具体创作于哪一年或哪个时期?目前已经不可考据,众说纷纭。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这首词创作于苏轼被贬官之后。


苏轼的整个中年几乎都笼罩在贬官的阴云之下。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烂漫春花已飘落殆尽,徒留瓣瓣残红在枝头喘息。这是一派典型的暮春景象。一般而言,写出这样的场面,文人心底的伤感之怀就会难以自持,盈满整首作品。然而,苏轼并没有任其肆意,他总能在凋敝中看出生机:“青杏小”,你看,花虽已残败,但那青嫩的杏子已然挂枝,那么的玲珑可爱。于是,这份伤春之愁便稍稍得到了一些纾解。


席慕蓉有一篇散文,题目叫《燕子》,说的是她前几年曾在乡间看到燕子,心里忽地像触了电一般:“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见到燕子,就好像回到了故乡,听见了乡音,重回亲人的怀抱。燕子,总能频频勾起文人心底的那缕浓得化不开的乡愁。“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这大概就是苏轼心中关于家乡最美的回忆吧?眼前好像有些模糊,分不清是家乡还是他乡,一股热流涌进心间。然而苏轼很清楚,自己被贬了官漂泊他乡,故乡又岂是想回就能回的?


所以如果我问你,苏轼面对着暮春残景所生发的伤春之愁,源于何处?你能说出来吗?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明朝文人张岱在他所写的《琅嬛记》中有一段引述:“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汝又伤春矣。’遂罢。”苏轼让小妾王朝云唱这首词,王朝云唱着唱着就泪眼婆娑,不能自已。她说:我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一句就哽咽了。


为什么呢?


这句词脱胎自《离骚》中的句子:“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意思是说,天下哪里没有芳草啊,你为何如此惦念你的故乡呢?王朝云恰是被这一句撩动了思乡的心弦。回想这些年跟随着苏轼,天南海北,四处飘零,故乡早已成为遥远而不可即的回忆。你看那柳树枝头的柳絮随风纷飞,不正像我们这些年来的遭际吗?苏轼你倒是想得开,劝我不必睹物思乡,芳草也并非故乡独有,天涯何处无芳草呢?是啊,芳草处处有,可哪有一处真正属于你我呢?我们不是归人,我们只是过客。“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唱到这,我又想起白居易的那首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我这心底的思乡之愁啊,也如同眼前的芳草一般,无边无际地蔓延向远方了。


没过多久,与苏轼朝夕相伴的小妾王朝云离开人世,苏轼此后一生都不再唱念这首词。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很少见到这种写法。一般而言,写诗写词都忌讳重复。可苏轼写在这里的十六个字中,“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了一半,这就是苏轼有意为之了,读来错落有致,令人回味无穷。


那究竟好在哪呢?


我认为,好在一个“藏”字。诗意之美在于“含而不露”,如果一首诗就像一位美人,那么,最好不要让读者直接看到美人的全貌,而是只露出一只眼睛,甚至是一缕发丝,剩余的部分全部交由读者去想象,这样呈现的美,更富有韵味和意境。我记得前几天央视播出了一则公益广告,奶奶在家教孙女画国画,孙女嫌画幅中空白太多,想多画些山川进去,奶奶告诉她:你不妨画几只飞鸟点缀一下。孙女照做,果然,画面变得开阔辽远了许多。奶奶说:画画不要画太满,那样就不美了。


回到苏轼的词句中来。苏轼在这里写了一道墙,隔开了两个世界。墙里,我们只知道有一架秋千,只能听见少女的笑声。那么,少女长得什么模样?在如何玩闹?有几个人?我们都无从知晓。墙外,有一条路,路上有行人。这位行人听见笑声后是怎样的心情?是否会停下脚步细细聆听?我们同样无从知晓。这就给了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疏落的画面中任由思绪驰骋。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笑声渐渐远去,以至于消失,完全听不见了。不知是女子离开了院子,到别处玩耍去了,还是墙外的行人忙着赶路,渐行渐远呢?总之,先前那青春活泼的一瞬就在这春光中消散了,如一阵轻烟,如朦胧月色,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苏轼在这里继续“藏”。面对此情此景,行人会作何感想?他没有点明,但每一个沉浸其中的读者应当都会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那是一种怅然若失,那是一种恍如隔世,那是一种无可奈何。

如果我们把墙外行人对墙里少女的情愫理解为爱情,未免有些浅显粗陋。刘少雄先生认为,“墙里秋千”是未染尘霜的少女世界,是青春的欢愉;“墙外道”是风霜雨阳交替的现实旅途,是追寻未知的茫然与疲惫。行人忽然停步,并非只为佳人的笑声令人陶醉,更应该是那笑语中的单纯与清朗传入行人耳内心中,带来“似曾相识”的感觉。


何谓“似曾相识”?因为那本就是苏轼自己心底的纯真与赤诚。回想过去官场的种种遭际,其实都源于自己对朝廷新法的态度。新党执政之时,苏轼看到了新法的一些弊端,因而反对新法,为王安石等人所不容;保守派掌权时,苏轼反对不切合实际的尽废新法,所以不被保守派重用。这也难怪朝云评价苏轼“一肚皮不合时宜”。难道苏轼不知道与执政之人不和的后果吗?当然不是。苏轼真的是“一肚皮不合时宜”吗?表面上看是如此,却有着更加深刻的原因。无论是保守派还是新党,采取的措施虽有许多可取之处,但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在维护自己所代表的小集团的利益,唯有苏轼,一心为国为民。然而,他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对国家和人民的热情,却被来自士大夫的“无情”所恼,空有一腔热血,报国无门。


曾经的苏轼也是满心抱负与期盼,渴望通过自己的才学与忠心,为百姓带来福祉,获得朝廷的认可。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棒喝,如今的他,在荒凉残破的旅途中漂泊无依,曾经年轻的心早已蒙上厚厚的冰霜。而这一切,都是源于自己的“多情”。


作家张抗抗也说,苏轼写“多情却被无情恼”,实则在嘲笑自己为官的清正和对忠于朝廷的“多情”。而那个“无情”,借喻了佳人荡罢秋千离去后墙内外的空寂,意指自己遭遇的不公命运。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对“无情”的哀怨,不是普通的男女之情,而是他的热心肠与那个冷世界的冲突;是理想主义与功利主义、耿正人格与奸佞官场的冲突。


在一个薄情的人世间,何苦去做一个多情的人呢?正如文人们为暮春残景而神伤一般,这本是自然规律,“花褪残红”的同时,“青杏小”却也在焕发生机。“草木有本心,何须美人折。”春来春去,花开花落,自有东君主。它们有自己的本心,不为谁开,亦不为人落,一切都是应时而为而已。它们也从来不需要人们的赞美、也不需要人们的哀怜,草木活得自在而通透。


那么我们自己呢?是不是也该学着放下,学着释然?


文稿    严鼎

录音    严鼎

制图    张金香

统筹    孟滕玲  张金香

音乐总监    曾力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