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善知识,我们今天就进入到《大学直指》的第三讲。大家先看我们这个书的第354页,那么昨天已经讲了诚意,那么我们继续看底下: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那这一段就是曾子引用《尚书》中的三篇,以历史人物为例,来说明怎样做到诚意、不自欺。可以分为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
就是我们说诗、书、礼、乐、易、春秋,《尚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经典,也是中国第一部政治文献汇编,是夏、商、周三代历史档案的文献汇编,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基础指南,也是儒家学派的思想本源。
那么《尚书》上面所记载的时代是上至尧舜,下迄春秋1000多年的时间跨度。那么孔颖达曾经奉朝廷之命作了一部《尚书正义》,那么就把《尚书》的文体分为十类,但是我们现在来看就觉得很繁琐了,大概地可以把它浓缩归纳为六类:典、谟,训、诰、誓、命这么六类。
第一类就是典,比如说《尧典》、《舜典》。
第二类就是谟,谟也就是谋划,谋略的谋。比如说像《皋陶谟》,还有一种是《大禹谟》。但是也有考证说,这个《大禹谟》这一篇是伪造的,是三国末年的时候魏国人王肃,他所伪作出来的。那中间有一些话我们都是很熟悉的,像“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出自于这里面。但是也有考证说这一篇是伪作的。
第三类是训,比如说《伊训》。
第四类就是诰,告谕,比如说就是《康诰》。诰是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康诰》是周成王派他的那个叔叔,康叔去治理商朝的遗民,临行之前给他的一篇命令,《康诰》。
第五类就是誓,发誓的誓,誓言,比如说《汤誓》、《秦誓》。
第六就是命,《文侯之命》等等,这个都是属于命令。
这个《虞夏书》里面的有一篇《禹贡》,是中国第一篇地理学著作。那么还有像《尚书·洪范》,是专门讲哲学的。
那么曾子所引用的《尚书》上面的这些篇章,主要是为了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达到“诚意”、“毋自欺”的学养,那么他就引用了《尚书》里面的三篇文章。
第一篇是《周书?康诰》。那么周武王打败了商纣王,建立周朝之后,他只活了四年就死了。他的儿子就是周成王,还很年幼,那么就由周公旦来辅佐国政。那么这个时候,因为另外的管叔和蔡叔就心存不满,所以就发动了叛乱,周公就代表周成王平定了管叔蔡叔之乱。还要治理商朝的遗民,所以就再派康叔,把他封到殷商之地来治理殷商的遗民。临行以前周公旦就奉周成王之命向康叔发表诰词,告诫他如何来治理国家。那么其中有一句就是“克明德”,“克”就是能够,能够明德,其实也就是我们这个《大学》所说的“明明德”。
康叔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弟,也就是说他是周成王的亲叔叔。
《康诰》是这样说的:你是我年轻的叔叔,我封你为一方诸侯,那么你要追忆你的父亲,追忆你伟大英明的先父周文王治理天下有方。周文王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能够明德,克明德,慎用刑罚,所以其实这个词它完整就是克明德慎罚,慎用刑罚。这个是周成王要求康叔要努力做到明明德的境界。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