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心猿”和“意马”,都来自佛经,后来被全真道教沿用
调习意马。(《大宝积经》)
世尊说心如猿猴者,即是以心喻心,猿猴腾跃轻躁皆心所为故。(《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岂可放纵心马,不加辔勒。(《法苑珠林》)
霎时间意猿心马。(《续江东白苎》)
“心猿”、“意马”,在佛经里不能强行分辨。而且据统计,《大藏经》里心猿25处,心马30处。心马反倒比心猿多!
这种比喻,创始于佛教。被道教借用了。一般的时候,拴心猿、锁意马,通常用于传道的诗词中,连着说,是不加分辨的。例如:
守心猿易灭,防意马难狂。(全真七子之马钰)
牢擒意马锁心猿,慢著工夫炼汞铅。(元陈冲素)
要点二:认为《西游记》隐藏着秘诀,就像认为今天的修真小说隐藏着秘诀一样
《西游记》本来就是通俗小说,在一部以追求故事好看为第一要义的通俗小说里,又丝丝入扣地整合进合乎学理的修炼秘诀,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从清代到现在的网络上,无数人认为《西游记》隐藏着大秘密,诸如五行、数字、八卦,都有非常深的含义,其实绝大多数不合学理,乱猜乱引申。
要点三:《西游记》的五行是一个烂尾工程
孙猪沙对应五行中的金木土,这是毫无疑问的,例如回目:
婴儿问母知邪正,金木参玄见假真
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
木母助威征怪物,金公施法灭妖邪
黄狮精虚设钉钯宴,金木土计闹豹头山
但是也仅此而已。收沙僧后,师徒凑齐,有一首诗:
五行匹配合天真,认得从前旧主人。
炼己立基为妙用,辨明邪正见原因。
金来归性还同类,木去求情共复沦。
二土全功成寂寞,调和水火没纤尘。
这首诗里面提到了大量的术语,看上去很美,其实原创度很低,是从元代陈致虚《周易参同契分章注》的章节目录拼凑出来的。
要点四:历代《西游记》研究者,为师徒队伍配五行费尽了心思,然而永远说不圆全
世德堂本陈元之序:
孙,狲也,以为心之神。马,马也,以为意之驰。八戒,其所戒八也,以为肝气之木。沙,流沙,以为肾气之水。三藏,藏神、藏声、藏气之三藏,以为郛郭之主。魔,魔以为口耳鼻舌身意恐怖颠倒幻想之障。故魔以心生,亦心以摄。
然而到了清朝的黄周星那里,他又是一套讲法,整个的大颠倒:
取经以三藏为主,是中意之土;土非火不生,收心猿,是南神之火;火无水不能既济,收意马,是北精之水;水旺则生木,收八戒,是东魂之木;木旺则金制,收沙僧,是西魄之金。
这样黑同行好吗
艺龙给了多少广告费,我携程给三倍
带三字的特别多,怎么想到了歪批三国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可,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不同的人可以解读出不同版本的西游记,中文博大精深,如果是英文写出来的西游记,绝对不会让我们有这么多解释
孙悟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天罡火 地煞功 寒冰掌 突木桩 无影刀
李老师考据确实厉害,但讲故事太拖沓了。阴谋论确实挺无聊,一嘴带过就行了,没必要长篇大论去讲…
看到一个说法是全真教的三五合一,金木土三者可以代表五行。孙悟空是金公,猪八戒是木母,沙僧是黄婆或称刀圭属土。金公,金生水;木母,木生火,一金二火三木四水五土。金水一加四等于五,木火二加三等于五,土单等于五。
被这么一解构,这书竟配不上“大名著”的荣誉称号了,不过是不知道谁凑起来许多故事编辑出来的一本杂书了。
潘南阳 回复 @15372036gqi: 你思考过没有,四大名著里为什么只有红学,没有西学,三学,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