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史》 34 嵇康(1)

《琴史》 34 嵇康(1)

00:00
22:23

一、正文译文

二、延伸阅读
        《琴赋》约两千字,开头有序,结尾有乱,序即序言,乱即结束语,是序乱兼备的赋体结构。嵇康在序中点明了抚琴的心志,在他眼里,诸多乐器之中琴最为贵,“琴德最优”,并对琴制、琴曲、典故、琴声、指法、乐理等详加论述。
        《琴赋》处处体现着嵇康对儒家思想的推崇,然而政局混乱,礼教崩溃,他说自己“性好老庄”,不过是对现实的反叛,对礼崩乐坏的对抗,以及对司马政权的痛恨。清人何焯在《文选评》对《琴赋》给予高度评价:“音乐诸赋虽微妙古奥不一,而精当完密、神解入微,当以叔夜此作为冠。”
        嵇康有一首《琴赞》,全文不长:“惟彼雅器,载璞灵山;体具德真,清和自然。澡以春雪,澹若洞泉;温乎其仁,玉润外鲜。昔在黄农,神物以臻;穆穆重华,记以五弦。闲邪纳正,亹亹其仙,宣和养气,介乃遐年。”第一句是说琴为雅器,琴德“清和自然”契合魏晋风度。第二句讲的是古琴丰厚的表现力和圆润音色。第三句则是追溯琴的历史和形制。末句述说琴之功用。
        嵇康“和”的音乐主张则集中在《声无哀乐论》一文中:“夫哀心藏于苦心内,遇和声而后发。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夫以有主之哀心,因乎无象之和声,其所觉悟,唯哀而已。”他认为乐哀源自心中先哀,而音乐不过是表达个人情绪的媒介而已。

█〔元〕赵孟《松荫会琴图》
        画中高士抚琴动操,知音端坐聆听,悠然神会。侍童侧立,神态专注。远山坡势平缓,水天一色,渐入烟霭。




音乐:《广陵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