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看好中国时,中国“公知”在干什么?

西方学者看好中国时,中国“公知”在干什么?

00:00
07:44

在国际比较中来看懂中国和世界,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维为看世界》。


10年前出版的《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一书中,我专门引述了法国资深学者多米尼克莫伊西的观点:近两年前,雷曼兄弟倒闭;不久之前,欧元近乎崩盘。这两件事开启了历史的新篇章,我们由此迈入了后西方世界。简言之,另一个文明现在已经和我们西方平起平坐。事实上,他们在许多方面更胜我们一筹——从他们对成功的渴望,到他们对自己未来的坚定信心。我们现在必须自问,新兴国家能教给我们什么,而不仅仅是我们能教给它们什么。我当时在书中写下了这样的评论:在这个问题上,西方一些有识之士看得似乎比我们一些知识精英要清楚得多,深刻得多。


去年12月,我们中国研究院举行了年度思想者论坛。我们给论坛定下的主题是后西方时代:中国道路的意义


“后西方时代”的概念不是我的发明。外部世界提出“后西方时代”已经有长时间了。从大历史的叙事来看,德国历史学家史宾格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版了他的名著《西方的衰落》,认为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从产生、发展到衰亡,他认为西方文化正迈向无可挽回的没落。英国史学家汤因比也认为西方武力征伐性质的文明迟早要衰落,他把人类的未来寄托在源远流长而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但这些都是大历史的历史哲学叙事。


关于我们是否进入了后西方时代后美国时代,我们讨论中出现了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我们还没有进入后西方时代,因为西方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宣传实力等方面的实力还远远大于非西方国家,也许要到2035年甚至2050年,世界大概才会进入这样的时代。这是第一种观点。


我们讨论的不仅是后西方时代,也是后美国时代。这两个概念有一定的差别,但相同之处似乎多于不同之处,所以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我们经常混合使用。


第二种观点是在某些方面,我们已经进入了“后西方时代”,比如,非西方世界的经济体量已经超过了西方世界,但另外一些方面,则还没有进入,比如,科技实力、国际机构中的影响力等等。第三种观点是世界已经进入“后西方世界”“后美国时代”,这也是我的观点。


我自己实地走访完百国之后,于200611月在《纽约时报》国际版发文论述美国模式恐将竞争不过中国模式,隐含了世界将进入后美国时代


随着世界进入21世纪,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学人开始不只是从大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西方的走衰,而且是相当具象地分析后西方时代的到来。


2008年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更是引起全世界的有识之士广泛议论后西方时代”“后美国时代的到来。


2008年,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之外还发生了两桩大事,一是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二是俄罗斯武力反击美国所支持的格鲁吉亚。我记得那年英国《卫报》发表了一组题为世界重组文章,就谈这个叫“世界重组”的主题。《卫报》在这个专栏的卷首语这样写道:在柏林墙被推倒以及苏联解体后,西方的思想家们曾宣布历史终结了,西方民主就此崛起。但俄罗斯与格鲁吉亚战火燃起,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崛起,向世界传达了一个信号:国际关系是否会被它们引领到一个全新的方向?”


英国思想家约翰.格雷在这个专栏撰文写道:今年88日,两个大国宣告复出。俄罗斯用的是坦克,入侵了格鲁吉亚;中国用的则是杂技演员.揭开了北京奥运会的序幕。它们说出了同一句话:世界,我们回来了!”专栏提出了人们可能会认为,88日象征着后美国时代的开始。


同一年,美国《外交》杂志前主编法里德·扎卡里亚出版了题为《后美国世界》专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在同年出版的《中国触动全球》一书中引用了他的观点,并提出在“后美国时代”里,没有中国软、硬实力的参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性问题一个也解决不了。


我当时人还在欧洲,感到一方面西方越来越多的西方有识之士看到西方走衰,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国内公知却在呼风唤雨,全面唱响西方,全面唱衰中国,事实上在帮助美国推动它所期望的颜色革命。


但遗憾的是,当时国内知识群体中不自信者众多。有感于此,我由英文写作为主,转入中文写作为主,发表了不少文章、著作和演讲,实事求是地论述中国走强、西方走衰、美国模式将竞争不过中国模式。


时代定位十分重要。中国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讲的就是要有全局观、战略观、大势观、然后顺势而为。时代定性一定要超越静态地看问题,一定要抓住最本质的东西,抓住发展的趋势和大势,我当时就多次指出,中国已经崛起到今天这个地步,如果还被那么浅薄的西方政治话语忽悠,我们的后代将会诅咒我们:你们当时握着一手好牌,怎么会打成了那个样子。


我们进入“后西方时代”“后美国时代”,不是说西方不重要了,美国不重要了,而是说他们不再代表时代发展的大势和方向,就像今天我们很多人还在使用4G手机,但我们说我们已经进入了5G时代,因为5G代表大势所趋。


好,今天就谈这些,欢迎大家继续收听《维为看世界》。让我们用中国话语读懂中国,读懂世界,我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记住_0e嘻嘻

    张维为老师人帅,气正,文也好,自从第一次在东方卫视上看过张老师的节目起,一直关注到现在,还会一直关注下去

  • 咚咚锵49

    视野于宽,眼界越高,看问题就越透彻!👍👍👍

    书虫黎黎 回复 @咚咚锵49: 我一直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国内的很多大咖(感觉是大部分大咖)言必欧美的最新研究成果、西方发达国家的看法...... 很欣慰终于看到、听到不同的声音👍

  • 南山明月香

    西方不亮东方亮!

  • 金锋说

    儒雅睿智的学者

  • 6_q7g6fx

    这么多期节目,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句话

  • 心灵庇护所

    在10多年前有个老人就说过一个观点,第三次世界大战是”文化的战争”,这个预测在当时是没有几个人相信的,现在越来越明确,而这个预测的老人则是曾仕强,虽然曾老千古了,但是眼光绝对是独到的。

  • 听友207446136

    忽悠

  • 心弦倾音

    中国的公知在看好西方

  • H休言

    维为老师博学多才,声音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