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 G大调小步舞曲 Bach: Minuet in G Major, BWV App. 114

巴赫 G大调小步舞曲 Bach: Minuet in G Major, BWV App. 114

00:00
01:34

Bach: Minuet in G Major, BWV App. 114
小步舞曲起源于西欧民间的三拍子舞曲,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
被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的巴赫,曾写过很多首《小步舞曲》。那时,巴赫有许多孩子,所以他经常为那些孩子写练习曲,一些简单的《小步舞曲》也在其中。
这首小步舞曲可能是学钢琴的同学都会弹到的一首,被后人收录于《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第一首,是巴赫1708年在德国魏玛找到了管风琴师兼宫廷乐长的职务后,在“魏玛时期”时写的
1965年美国知名词曲作家 Sandy Linzer 和 Denny Randell 独具慧眼将其填词,并重新命名为“A Lover Concerto”《恋人协奏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小城艾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然而他的一生并不顺利,幸运与苦难在这位音乐奇才的一生中不停交替上演,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的故事。
巴赫生在一个艺术之家,这原本是孕育巴赫音乐才能最好的摇篮,但没想到这个摇篮在巴赫童年就早早破碎了,小小年纪就经历了9岁丧母,10岁丧父,只能靠大哥继续抚养。
因为是音乐世家,所以巴赫的哥哥会教巴赫一些音乐知识,并且教他弹奏管风琴。巴赫一直很刻苦,每天除了学习,还空出很多时间练琴。
巴赫家放着很多音乐资料,可是哥哥就是不让他翻看,无论他怎样苦苦恳求也没用,所以巴赫只得趁哥哥上班和夜晚睡觉的时候,在月光下偷偷地把曲谱一笔一画地抄在本子上。
由于长达半年在月光下偷偷抄写哥哥珍藏的曲谱资料,巴赫的视力严重受损,后来眼疾日益严重,导致他晚年在双目失明的痛苦中度过。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偷学”,巴赫对音乐越来越热爱。在15岁时巴赫离开了哥哥,靠自己出色的古钢琴、小提琴演奏技术考入了音乐学校,才学习一年多就可以创作小提琴奏鸣曲。
年轻的巴赫游走于欧洲各国,使他能够博采众长,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他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但在更长的时间内,他只是作为宫廷乐长委身于权贵门下,即使有过一鸣惊人,也仍然未能改变他“音乐仆人”的身份,直到去世其音乐价值和才华都没能得到当时主流社会的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巴赫发明了拇指运指法,奠定了今日的钢琴指法。他充分发挥古钢琴的演奏技巧,首创五指并用的弹键盘指法,改变了以前“四指运指法”的弹奏传统。
更重要的是,巴赫把音乐从以声乐为主体,发展为以器乐为主体,并使器乐演奏技巧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成为全新的、独立的艺术形式,因而在西方被誉为“音乐之父”。
巴赫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但是在近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甚至被评价为西方音乐史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当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作品时,惊叹道:“他不是小溪(巴赫的名字德文Bach,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