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史录文:加强医疗新技术向基层下沉

北大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史录文:加强医疗新技术向基层下沉

00:00
02:33

3月5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再次提到“深化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着眼推动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等话题。

3月7日,新京报贝壳财经举办“医疗改革背后的产业思考”视频云论坛,邀请相关代表委员以及企业界代表共同探讨:我国基层医疗服务如何提升?如何从产业端解决百姓用药需求?健全全民医保,还要做哪些努力?医疗改革步入深水期,政策挑战和红利在哪里?

在谈及分级诊疗机制在基层医疗有哪些实施难点和痛点时,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史录文认为目前主要有三低:分别是专业人员整体综合素质低、医疗服务能力低、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水平低。“这三低导致了我们老百姓对基层医疗的不信任,害怕在基层耽误自己看病。一般来说,综合性大医院是以研究性地解决疑难杂症为主,结果(目前)大医院的医务人员干的80%的事,都本应该在基层得到解决。”

史录文表示,想要解决这个痛点和难点,一是国家要承担起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素质提升的工作,由国家强化综合性大医院“传帮带”责任。二是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基层规范性服务的能力,让百姓少走弯路,让信息多跑路。三是要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品,让临床诊疗规范、临床路径等快速下沉,“如果老百姓都觉得基层看病不规范,必须去大医院,那么可能会让百姓花更多的钱和时间,专家们也没有体现出引领创新解决疑难杂症的作用,导致整体的双输。”

史录文认为,提升基层能力,必须释放专业人员的积极性,“要从政策角度想办法,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也提及,要全方位推进对专业人员的激励机制。”

此外,史录文还提到,从医疗服务人员结构上来看,目前缺少专业的药师队伍,“即使有了健康产品,但没有正确用药,最终的结果都为零。” 史录文建议,要强化高校教育和终身培训机制, 国家要制定医务人员培训规范,“标准统一了才能快速提升医疗队伍的能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