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副词
1.表示过去:曾、已、既、业、尝——已经、曾经;向——从前
2.表示正在:正、会、方、适——正在、正好;才、甫——刚才
3.表示未来:且、将、行、垂——将,将要
4.表示终了:终、竟、卒、迄——终于
5.表示长短:素、雅——向来;旋、寻、俄而、俄顷、顷之、既而、须臾、斯须、少间、未几、无何——不久、一会儿;暂、且——暂且
6.表示快慢:亟、速、遽、立、即、顿、猝、登即——立即、马上;稍、渐——渐渐
方:作为时间副词,既可以表示正在,也可以表示刚才,还可以表示将来。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正)(《史记·鸿门宴》)
②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刚刚)(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③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将要)(《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且:将,将要,将近,表示未来;还可以表示时间的短暂,暂且。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列子·愚公移山》)
②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暂且)(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曾:céng曾经。这个词的用法主要不在表示时间;而在加强否定语气,读zēng。
①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辛弃疾《永遇乐》)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竟,竟然)(《列子·愚公移山》)
竟:是时间副词,终于、最终;也是语气副词,竟然、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①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终于,最终)(《史记·屈原列传》)
②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竟然、居然)(《史记·屈原列传》)
二、范围副词
1.表示全部:皆、尽、悉、举、并、具、咸、毕、胜、率——全、都;凡——总共
2.表示单独:但、徒、特、第、直、独、仅、才、唯——只,仅仅
3.表示约略:约、可、殆、几、率、大率——大约、大概、差不多
4.表示称代:相、见——有称代人或事物的作用
相:表示共同、互相、递相(一个接一个)、偏指一方(我、你、他)。
①(鱼)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鱼与游者一起)(柳宗元《小石潭记》)
②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与影互相;相吊,互相慰问)(李密《陈情表》)
③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一个接一个,递相)(《史记·屈原列传》)
④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指我,刘兰芝)(《孔雀东南飞》)
⑤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偏指你,裴迪)(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⑥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偏指他,屠户)(《聊斋志异·狼》)
见:偏指一方(我)。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偏指我,王安石)(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三、程度副词
1.表示高度:最、至、极、殊、绝、孔、甚、逼、太、大、良、颇——最、很、非常
2.表示比较度:尤、益、弥、愈、兹——更加、越发
3.表示轻微度:颇、少、稍、略——稍微、略微
颇:既表高度,很;又表轻微度,稍微。
①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很)(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②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稍微)(《汉乐府·陌上桑》)
少:是程度副词,稍微,略微;也可作时间副词,表示短暂,一会儿。
①太后之色少解。(稍微)(《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会儿)(苏轼《赤壁赋》)
稍:在上古,是时间副词,逐渐;作程度副词,稍微,是后起意义。
①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逐渐)(《汉书·苏武传》)
②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稍微)(归有光《项脊轩志》)
四、语气副词
1.表示反诘:岂、其、宁、庸、独、安、讵——难道、哪里、怎么
2.表示揣测:盖、殆、其——大概、恐怕、莫非
3.表示肯定:诚、信、固、良、必——确实、的确、一定
4.表示否定:不、弗、勿、毋、未、非、否、微——不、没有
岂:既可以表示反诘,难道、哪里、怎么;也可以表示一般疑问,是否。
①沛公不先入关中,公岂敢入乎?(表反诘,怎么)(《史记·鸿门宴》)
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表疑问,是否)(《三国志·隆中对》)
其:作为语气副词,可以表示反诘、揣测、祈使、感叹等多种语气。
①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难道)(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表揣测,莫非)(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祈使,该、可)(《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表感叹,真,多么)(韩愈《师说》)
五、谦敬副词
1.表示谦卑:窃、敢、忝、猥、辱
2.表示尊敬:请、幸、惠、敬、谨、伏惟
表示谦敬的副词,是古代汉语特有的词,也是古代特有的礼俗文化,我们将在“古代文化”部分具体讲述。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