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我们来谈谈在倾听中怎样学会辨别,以避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我的一位闺蜜学生小Z最近换了新工作,跳槽到一家互联网公司。来新公司工作半年了,她的一位女上司很欣赏她,一开始逢人就夸她,后来从欣赏变成了挑刺,这么一来,小Z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前几天,这位女上司把她叫到办公室,很严肃地说道:你必须调整好状态,否则现在手上的项目要给其他人做。这位女领导的原话是:我跟你说,要换人的不是我,是斯蒂文(斯蒂文是女领导的Boss)。
被女领导这么一提溜,小Z一下子没了主意,着急忙慌地来找我商量对策。学生把跟女领导之间的对话复述了一下。我笑着说:不让你做项目这件事情,你能跟斯蒂文核实吗?听我这么一问,小Z一下子就明白自己被女领导牵着鼻子走了。
聪明的你一定是听出来了,这位女领导是在刷存在感,因为她很清楚,小Z是无法跟大Boss斯蒂文核实的。所以,那句:我跟你说,要换人的不是我,是斯蒂文。只是一句震慑的话,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无论职场上的工作交流,还是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间的闲聊,我们如何去辨别对方所说的话,面前的这个人,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很多人捉摸不透,为此大为苦恼。宋老师今天就要教会你如何去辨别,避免你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一.学会辨别的方法一:是否被“身份压制”牵着鼻子走
前几天,我的一位正在电视台实习的学生做了一场重要的直播,直播中他需要采访几位主持人前辈。直播结束后,他给我发来了信息:宋老师我本来准备的提问挺好的,可是见到台里的那些前辈主持人,我一张嘴,提问才提了一半,他们就把话头接过去,开始滔滔不绝地讲,然后我听着听着,觉得他们讲得都特别好,我是看着他们的节目长大的,他们讲得特别起劲,我也不好意思打断,等我直播完了,才回过神来,好像他们说的内容,跟我要采访的主题有点远,我被他们带跑偏了。
听完这个故事,你一定会意识到,我的学生采访时,被自己的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了。
发生在我学生身上的这件事,你遇到过没有?对面跟你交流的这个人,比你的年龄大、比的资历深、比你的职位高。还没对话呢,你已经主动矮了半截。出现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你陷入了“身份压制”的漩涡。
什么是“身份压制”呢?“身份压制”是指你与他人交流沟通时,对方的年龄、资历、职位(社会地位),甚至对方的脾气、性格等因素带给你的无形压力,这些压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你的判断力。通常来说,人际沟通中的“身份压制”主要是给某一方带来了消极、负面的影响,破坏了其正常的判断力。
“身份压制”在职场中是资历、职位。比你来公司早几年的大姐找你聊项目设计,明明你的创意也很不错,但她刚说这字体需要改动,你就立马怂了,说:我的想法还不够成熟,你说怎么改,我就怎么改。
如何克服“身份压制”在职场中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呢?在职场中,你需要从你和对方的二元人际关系图中走出来,将对方置于更大一些的人际关系图中:比如,和我的小Boss同一级的其他小Boss们怎么看他?小Boss对我说话很严厉,是不是他跟其他小Boss说话也很冲,在大家眼里就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呢?再比如,小Boss的领导大boss怎么看他?我有时候听不懂小boss的指令,会觉得是我自己理解能力不行,但有没有可能其实大boss也听不懂小boss的项目汇报,所以是小boss自己的表达能力不行呢?再举一些更细节的例子,比如小Boss有一次对我发火,是真的因为我做事不周到,还是因为最近队伍有些松散,小Boss想利用批评我达到他敲山震虎的目的,给其他部门同事以暗示呢?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好比下棋,你不能只看自己接下来要走的那一步,你需要考虑这步棋周边区域的利害关系。特别是对方的领导、对手,这样你就会减轻对方带给你的单一身份压制。
“身份压制”在生活中是辈分、是年龄。逢年过节未婚男女回家,七大姑八大姨问这问那,想着这位是小时候给我买糖的姑姑,那位是给我过年做新衣的二婶,你只能被动配合回答。
面对长辈亲戚的“身份压制”,你可以问对方的孩子情况,你还可以直接告诉对方不要干预自己的个人私事,总之,来自亲戚的“身份压制”更多的就看你的个人目的,是笑脸回怼,还是直接反击回去以绝后患,无论选择哪一种都要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身份压制”在沟通交流时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你在听对方讲话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果这个因素占比过大,那你在跟对方坐下来的那一刻,就已经被他人牵着鼻子走了,还是你自己把绳子交给了对方。
所以,交流对话时,提醒自己,特别是职场中,不要因“身份压制”让自己失去了判断力。将注意力放在对方表达的内容上,对方说了什么,出于什么目的。
二.学会辨别的方法二:是否被“他人感受”牵着鼻子走
我们与他人对话时,将注意力放在了他的表达上,就不会被人牵着鼻子走了吗?当然不是,我们还需要辨别他说了什么,他说的是事实内容,还是他的个人感受,如果你听不出来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感受,你还是会被人牵着鼻子走的。
现在直播带货已经是我们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方式,之前我去刚刚乔迁新居的学生家做客,参观她新家的时候发现,她买了好多洗脸巾,指着占了半柜子的洗脸巾,她笑着说:我是被主播忽悠了,这么便宜的消耗品在家里屯多少都不算多,看看,我家的储藏室简直就是一个大仓库。
学生的经历是不是像极了生活中喜欢买买买的你我,点开APP,本来也没有打算要买什么,不知道为啥鬼使神差的就下了单,等到快递到手,细想一下,好像这个东西家里还有好几个?那么,我们是怎么让主播牵着鼻子走的呢?
来听听这位电商主播是怎么推荐一款高端面霜的吧。
各位妹妹,XXX面霜,我非常、非常、非常的推荐。我已经用空了无数瓶,这一支我每天晚上都会去用它,这一支是让你做完特殊美容之后,你用它,就是事半功倍。这一瓶,真的是油性皮肤,不油腻,稳定,再加30%浓度的玻色因,从肌底强韧起来的一瓶面霜。这瓶面霜,相信我,买它。上模特,很好吸收有没有,那么大一块涂上去,不油腻脸上,油光也没有,清爽到爆炸,皮肤超级的滑,超级、超级、超级的棒!妹妹们,请买它,XXX面霜。
听完这一段,你能分辨出来,哪些话是说这款面霜特殊的成分?那些话是带货主播的个人感受吗?将近200字的解说里,说到这瓶面霜基本成分的只有“再加30%浓度的玻色因”这九个字,剩下的都是感受性的表达。
首先是主播个人的使用体验感受,“我已经用空了无数瓶,这一支我每天晚上都会去用它”,其次,涂抹之后的感受表达:“这一瓶,真的是油性皮肤,不油腻,稳定;从肌底强韧起来的一瓶面霜;那么大一块涂上去,不油腻脸上,油光也没有,清爽到爆炸,皮肤超级的滑,超级、超级、超级的棒!“最后,副词的多次强调的使用:我非常、非常、非常的推荐;超级、超级、超级的棒!
带货主播的售卖方式与以往我们的购物方式都不一样,我们是看人下单,我们相信主播的个人感受和货品体验,你我选择商品的依据恰恰是相信了主播的体验感受。这就是我们明明知道这个商品并不是急需品,还是会不由自主的下单购买的原因,因为我们被主播的感受牵着鼻子走了。
除了带货主播之外,我们刷视频的时候,看到自己喜欢的美食博主刚刚做了一家日式拉面店的视频,他跟我们说,这个面条吃进嘴里的时候,你简直在怀疑人生,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面呢?
于是,看看店铺位置,你立刻出门打算亲自尝一尝。我们都知道,有一定知名度的美食博主探店他们不会说假话,好吃就是好吃,难吃就是难吃。我们相信他的体验与感受。
所以,如何避免自己过度消费呢,下单前你只要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就可以避免自己被带货主播牵着鼻子走了。
1. 这是现在最需要的商品吗?2. 目前手上是不是还有存货?3. 如果是为了图便宜,只是为了囤货,就不要买,提醒自己不要做主播的仓库。以上这三步可以帮助你冷静的对待他们贩卖给你的感受。
三.学会辨别的方法三:是否被“个人情绪”牵着鼻子走
工作中被老板批评做事考虑不周,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生活中,跟男朋友闹别扭,跟闺蜜大骂男友没良心,哪个恋爱的姑娘没干过这样的事。遇到这样的事情,谁的情绪会好呢?
情绪是当下社会极具商业价值的东西。打开手机点外卖,你会发现美团外卖的宣传语知道你今天挨骂了,抖音开屏广告知道你今天失恋了。但是,如果你的情绪,被你的交流对象发现、捕获甚至是利用起来,那么,你可能因为这个,被人牵着鼻子走了。
前几天我的一位学生大晚上找我,哭诉自己在单位被同事当枪使,后悔自己没长脑子。原来他们部门新提拔了一位85后同事M做中层领导,学生之前跟这位领导有过一些过节,她心里一直担心着。部门开会,学生汇报完后,领导M针对汇报提了一些问题,学生担心新领导拿自己开刀,什么也没有解释,一散会就走了。下班时,在电梯遇到同部门一位80后姐姐Z,学生无精打采的样子,一下子让Z姐姐看到了。Z说:瞧你这脸拉得,我觉得你说到挺好的,他就是鸡蛋里挑骨头。看Z姐姐如此安慰自己,学生就把心里话一股脑的都说了出去。结果你应该猜到了,这位Z姐姐打了小报告,我的学生倒霉了。
学生的消极情绪被这位Z姐姐抓到了,对方之所以这边假装安慰她,那边去跟领导打小报告,因为学生的这个项目本来要给这位Z姐姐做,是这位领导想给我学生机会。职场中的嘘寒问暖是很多人渴求的,知心大姐姐也好,爱心小暖男也罢,跟人交流的底层意识始终要绷着一根弦,那就是:我是谁,对方是谁,我们是什么职位关系。最近热播的现实主义题材的职场剧《理想之城》中一句台词给我们提了一个醒,职场中交流与表达很重要的是看关系,特别是竞争关系。我的学生忽视了自己与Z姐姐在团队中的竞争关系,在这位处心积虑的Z姐姐面前流露出来的消极情绪,被人利用。对方把控了她的情绪,学生就这样被人牵着鼻子走了。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职场中的交流是依据关系而指定的。关系捋顺了,说话有了底层逻辑了,就不会被别他人轻易左右了。
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每个人的表达目的各有不同。想要不被人牵着鼻子走,在交流沟通谈话时,你还需要明确这三个问题。与对方的关系:你和他是职场中的上下级关系、同级关系、下属关系,还是生活中的朋友关系,或者是工作事业上的合作关系?因为人际关系决定你在人品上,多大程度地信任对方。好比闺蜜跟你安利一款面膜和一位电商主播跟你推销一款面膜,相信你会把信任票投给闺蜜;领导对你工作成果的看法和与你有潜在竞争关系的同事对你工作成果的看法,通常情况下你更应该重视领导的看法。交流的目的:谈话双方交流是为了解决项目推进中的突发情况?还是同学聚会商量到哪里吃饭?交流目的最终对谁有利,这是关键所在。还是买面膜这事,如果闺蜜作为微商,那么,她向你安利面膜的动机可不仅仅是解决你的大油皮。如果同事跟你有竞争关系,那么ta引导你大吐苦水可能并不是出于安慰你的目的。对方的脾气性格:这是我们在与人交流前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因为脾气性格对于一个人的表达影响最大,一句话不对就发火、喜欢骂人的领导,还是对谁都是笑脸相迎,谁也不得罪但是也不担事的“无为派”领导。性格决定命运,在职场中,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你与他交流的指南针,投其所好才是最优的交流策略:比如,雷厉风行的领导最不喜欢别人在工作和说话上慢吞吞,如果你是一个遇到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的人,那很可能需要加快工作节奏,来适应这样的领导。同样的,如果你是一个火急火燎的下属,那也最好不要去频繁催促一个佛系的领导,而是要学会把工作节奏慢下来。
以上这三方面也是你与他人交流时,倾听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因为这些也决定着你是否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
四:小结今天,我教会你的是如何在倾听中学会辨别,避免自己被他人牵着鼻子走。这节课主要从三方面提醒你:是否被“身份压制”牵着鼻子走、是否被“他人感受”牵着鼻子走、是否被“个人情绪”牵着鼻子走。最后你还需要考虑到:与对方的关系、交流的目的、对方的脾气性格,这三方面的因素。下一节课,我们会来讲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规划内容,做到高效表达。我是宋晓阳,我们下一节课再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