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博龐克Cyberpunk

賽博龐克Cyberpunk

00:00
03:04

賽博龐克(Cyberpunk):是「控制論」(Cybernetics)與「龐克」(Punk)的結合詞


背景:
勞侖斯·普爾森曾嘗試定義賽博龐克文學運動的內涵和社會思潮:
經典的賽博龐克角色是邊緣且性格疏離的獨行者。他們生活在社會群體的邊緣,一個彌漫反烏托邦氛圍的未來:日常生活受到急劇改變的科技影響,普及的電腦化資訊籠罩全球,以及侵入性的人體改造。


起源:
賽博龐克很大部分是源自1960至1970年代的新浪潮科幻運動。


當時的作者們迴避了早期科幻小說的烏托邦傾向,嘗試描繪用藥文化、科技以及性革命所帶來的衝擊。


初期主要倡導者,包括:威廉·吉布森、尼爾·史蒂文森、布魯斯·斯特林和菲利普·狄克等。


其中菲利普·狄克所著作的《仿生人會夢到電子羊嗎?》最受注目,小說於1982年被改編成電影《銀翼殺手》,可以被看作是賽博龐克風格和主題的典型例子。
1984年威廉·吉布森發表的代表作《神經漫遊者》,吸取了龐克文化和早期的駭客文化,確立賽博龐克作為一門科幻類別的地位,其他同樣具有影響力的作者包含了魯迪·魯克和布魯斯·斯特林。
日本的賽博龐克作品始於1982年大友克洋的系列漫畫《阿基拉》,其後於1988年改編成的動畫電影,使得這門科幻類別普及開來。


賽博龐克文學有著強烈的反烏托邦和悲觀主義色彩。他們通常將視角放在未來、科技高度發達時代的底層小人物上,描寫太平盛世表象下,社會的腐朽與人性的墮落,對未來做出悲觀的預言。但也是在這陰暗的角落將會誕生懷有希望的英雄。


今天賽博龐克經常以隱喻意義出現,反映了人們對於大公司企業、政府腐敗及社會疏離現象的擔憂。一些賽博龐克作家試圖通過他們的作品,警示人類社會依照如今的趨勢將來可能的樣子。因此,賽博龐克作品寫作的目的是號召人們來改變社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