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河:冬奥会背后最大的功臣,只因为他做了这件事!

秦大河:冬奥会背后最大的功臣,只因为他做了这件事!

00:00
05:53

激动人心的北京冬奥会刚刚结束,中国队凭借9金4银2铜的优异成绩,位列奖牌榜第三,创历史新高。

同时刷新了不少项目的最好成绩,令人印象深刻的。

不仅有短道速滑选手的激烈竞争,花滑选手的优雅舞步,还有健儿们在雪道赛场上的飒爽英姿。

然而,要举办这样一场盛大的冰雪盛事,自然离不开大面积的冰状雪赛道。

可处于低纬度的中国并没有合格的雪。照搬以往冬奥举办国的经验,可国外又实行了技术封锁。
我们要造出属于中国的冰状雪。

这个艰难的攻坚任务落在了这个70岁老头的肩上,他叫秦大河。

1947年1月,秦大河出生于甘肃兰州。

谁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他会成为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为中国的气象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上学、考试、毕业、升学,秦大河院士的童年跟我们并无差别,若一定要说的话,就是他比我们更加勤奋努力。

高中毕业后秦大河院士考入了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

1978年5月,秦大河被调进了冰川所。

1990年3月3日,一支由6名不同国籍的科学家组成的科考探险队实现了一项壮举——他们经过220个昼夜的艰苦跋涉,徒步行进5968千米,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不借助机械手段徒步横穿南极大陆。

这6名科学家当中就有秦大河院士,当时,他已经42岁,毛遂自荐争取到了这次徒步科考的机会,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人。

临行前,秦大河“舍弃”了自己的10颗牙齿,因为南极大陆没有医疗条件,牙齿的健康很重要,一旦出现问题就无法吃下食物,医生建议,所有有“嫌疑”的牙齿都要拔掉。

为了喜欢的科研,他就这样硬生生拔掉了10颗牙齿,才40岁出头,就只能靠满口假牙吃饭了。

而在横穿南极之初,因为时间仓促,秦大河没学会滑雪,在雪地里行进,没有滑雪板不堪设想,怎么办?

他只能踏在滑雪板上跑着前进,这比起在陆地上跑步不知要难多少倍,几乎每两分钟就摔倒一次,体力上是极大的消耗,他累得连腿都抬不起来了,就把自己拴在雪橇上拖一段路,也不知道摔了多少个跟头、流了多少汗,他终于学会了滑雪。

在横跨南极的日子里,对生命的挑战从未缺席。

他们从早八点出发,到晚六点几乎片刻不停,暴风雪的袭击令人苦不堪言,更为凶险的是穿越冰裂隙地带,冰桥表面看似坚牢,实则一踏即碎,下面就是深达几丈、几十丈的冰沟。有一次行进途中,科考队的牵引犬不小心掉进了冰隙,幸好冰沟不深,被队员们救了上来。

而艰难的一天行进结束后,队员们都去休息了,跑了几十公里的秦大河,还要身着洁净服挖雪坑、采集雪样,观察雪层剖面变化等,每隔5个纬度,还要再挖两米深的雪坑、每2厘米采一个雪样,并将雪样装入携带的净化样品瓶中。

他每获得一个雪样,一个新数据,一张新照片,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3个月下来,光铁锹都挖坏了三把。

最后的一段路途,队员们为全力加速,要求轻装前进。秦大河为了保住珍贵的雪样,宁愿丢掉自己的衣服,宁肯少吃几口食物,也要将它们带在身边。

他可能会冻死,也可能会饿死,却从未想过,要将雪样丢下......

同行的法国队员连连摇头,说他是“疯狂的科学家”。

就这样,7个多月时间,科考队终于到达终点苏联的和平站,书写了人类南极科学探险考察的奇迹!

2016年,70岁的秦大河临危受命,为冬奥会造雪。

要知道,冬奥会滑雪竞技项目使用的几乎都是人造雪。

以高山滑雪为例,运动员滑行时速可达每小时130到140公里,铺设合规的赛道就需要冰状雪。

当时很多国内专家甚至都没有听过冰状雪这个概念。

秦大河带着团队冬天去东北,夏天去新西兰,常年就在零下20度的冰天雪地里工作,一批科研骨干硬生生的练成了野外工作者。

两年后,黑龙江传来喜讯,中国第一条冰状雪赛道获得国际雪联认证通过。

从无到有,中国人这次只用了两年,造雪、保雪、储雪,中国科技再次突破国际垄断。

如今,北京冬奥顺利闭幕,我们的冰状雪赛道完全达到国际标准,为冬奥会提供最坚强的后盾。

而所有人都不知道,这艰难不易的冰状雪背后,凝聚着一位“中国老头”的心血。


然而他却说:我只是一个科研人,一个普普通通的秦大河。

一生逆流而上,平凡终能造就不凡。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气沙

    怎么会有这么苦的孩子,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