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壬寅年正月初十九,让不少国人豪情万丈的冬奥会,自同样让国人增添了些许文化自信,譬如有着所谓24节气文化元素的开幕式,迄今也己过去了十五天,正是一个立春的15日,——这也为杨万里《立春日有怀》的“谁为君王供帖子,丁宁绮语不须工”,予以了一个美妙的注脚。
是的,冬奥继续,立春揖别,雨水径自风流云散,如期降临,仿佛在回答宋•元祐初年,己从被贬躬耕之地黄州(即今天的湖北黄冈)回京任职于翰林院的苏轼《如梦令》之问: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我这里只是开个玩笑,但今己到了雨水时节,北方却确实是仍旧“雪压小桥”,且寒风刺骨!至于华中或华东,也不是苏东坡《如梦令》的最后一句“江上一犁春雨”;2022年的初春似有一些不近人情。
好在古代先人有哲学智慧和人伦情怀凝炼而成的24时气文化馈赠予我们,它指导并温暖、护佑着我们的日日夜夜,如今天的雨水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今天是“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温暖的春天娉婷婷婷地向我们又迈近了一步。
且抛开天文学、哲学等古奥理论不谈,《月令集解》这一段话,简单的意思是说,承续立春时节的阳阴互动和此消彼长,今年的天气开始进一步回暖或继续“东风解冻”,冬之雪渐少而春之降水趋于增多,例如韩愈《初春小雨》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或者韦庄《谒金门》中的“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人间开始有云淡风轻,绿水翠柳的温润宜人气息了。
我们再以“雨”字的训诂为例:古体“雨”字最早见于甲骨文,甲骨文和金文的雨字上横一画像天,天之下是穹隆,云气升腾。下有四行雨点,每行三滳,由云层降向地面,象征天、地、气和而成甘霖。在这个“雨”字的象意中,四是四方或四维;三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至于此后,雨更被赋予了人伦属性,雨露滋润,滋润世间万物,亦如人之美德或恩泽。
当然,无论怎样,我们仍有必要注意:这样一个“雨”字或意象,在《礼记•月令》之中,更含有古人用以确定天地方位和岁月四时的“四象二十八星宿”之观念,即东青龙,西白虎,南方朱雀和北方的玄武,此即“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其中,冬春交替之时,青龙立身,然后主春……需要明确地说,“四象”理论是极具科学水准与人文价值的中国古代天文学之核心内容,绝不是什么迷信或者愚昧,其基本内涵己为当代天文科学所高度认可;我们在以后的节目再适时地予以叙说。
众所周知,《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后人研究先秦时期政治、经济和礼仪制度产生及发展的重要资料,内容涉及哲学、历史、道德、祭祀、文艺及习俗等诸多方面,有着大量的哲理、警句、箴言和训辞,精辟深刻,且极具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其中的《月令》,或者说其所承载的24节气,其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无论我们是否理性的意识到,它与我们的工作与日常生活均有密切关联——它总是无声无息却又须臾不离地陪伴着我们,高悬天穹大地而又涵养着我们的身心与灵魂:
青鬓当时映绿衣,尧功曾预记巍巍。
玄都春老人何在?华表天高鹤未归。
——陆游《感事》节选
今天是雨水时令的第一天,让我们和陆游一起,记住尧舜之祖的恩泽,记住以圭表(也可以说是天安门前的那对“华表”)测天问地而聿始的24节气文化,如《尧典》,如《礼记》,它谆谆教诲、殷殷勉励和滋润、护佑着我们的生活,一如杜甫的诗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谨此和大家一起喜迎春雨!
我是睿熙,感谢您今天的陪伴,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