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之《阴阳应象大论》(2).aac

《黄帝内经》之《阴阳应象大论》(2).aac

00:00
05:42
《黄帝内经》之《阴阳应象大论》(2)

【原文】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译文】味属于阴所以趋向下窍,气属于阳所以趋向上窍。味厚的为阴中之阴,味薄的为阴中之阳;气厚的为阳中之阳,气薄的为阳中之阴。味厚的有泄下的作用,味薄的有通利的作用。气薄的能向外发散,气厚的能助阳生热。阳气太过能使正气衰弱,阳气正常能使正气旺盛;过度亢奋的阳气会损害正气,而正气却依赖正常的阳气供养;过度亢盛的阳气能耗散正气,正常的阳气能增强正气。凡气味辛甘而有发散功用的,属于阳;气味酸苦而有通泄功用的,属于阴。(读注:咸味也起通泄功用属于阴。)
(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气发生偏盛,则阳气受损而为病;阳气发生偏盛,则阴气耗损而为病。阳偏盛则表现为热性病症,阴偏盛则表现为寒性病症。寒到极点会表现热象,热到极点会表现寒象。寒邪能伤形体,热邪能伤气分,气分受伤可以产生形体疼痛,形体疼痛可产生肿胀。凡是先痛而后肿的,是气分先伤而后及于形体;先肿而后痛的,是形体先病后及于气分。风邪太过,则能发生痉挛动摇;热邪太过,则能发生红肿;燥气太过,则能发生干枯;寒气太过,则能发生浮肿;湿气太过,则能发生濡泻。
大自然的变化,有春、夏、(长夏、)秋、冬四时的交替,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变化,因此,产生了寒、暑、燥、湿、风(读注:经文如此,正常排序:风、暑、燥、湿、寒)的气候,气候影响了自然界的万物,形成了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人有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脏之气化生五志,产生了喜、怒、悲、忧、恐五种不同的情志活动。喜怒等情志变化,可以伤气,寒暑外侵,可以伤形。突然大怒,会损伤阴气,突然大喜,会损伤阳气。气逆上行,充满经脉,则神气浮越,离去形体。所以喜怒不加以节制,寒暑不善于调适,生命就不能牢固。阴极可以转化为阳,阳极可以转化为阴。所以说:“冬季受了寒气的伤害,春天就容易发生温病;春天受了风气的伤害,夏季就容易发生飧泄;夏季受了暑气的伤害,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秋季受了湿气的伤害,冬天就容易发生咳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